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水曲柳、胡桃楸是黑龙江省珍贵的用材树种,其最适生区域是张广才岭森林生态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工营造的水曲柳、胡桃楸林分不但能成林成材且比天然林速生。这里关键的技术措施是为其选择适宜的生境条件并营造实生林。  相似文献   

2.
水曲柳硬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朴楚炳  刘伟州 《林业科技》1995,20(5):5-5,22
水曲柳硬枝扦插试验初报朴楚炳,刘伟州,王银河,苏龙云,宋永江(黑龙江省林科所,黑龙江省兴隆林业局,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水曲柳在东北三省造林面积大,每年需要大量的种子。种子园在目前还不能提供大量优质种子以满足造林需要。因此开发与利用扦插技术是改变这种局...  相似文献   

3.
水曲柳种子园无性系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种子园无性系配置的研究姚盛智,许安贵,王冰,李桂生,王国斌(黑龙江省带岭林科所)(《中国林业企业》杂志社)(黑龙江省沾河林业局)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是雌雄异株树种,其种子园建立的最大难题是无性系配置方式和雌雄株在园内...  相似文献   

4.
选取位于哈尔滨市马家沟河边的东北林业大学试验林场(开放森林区域)和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开放和未开放森林区域)中的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和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作研究对象,以城市广场(无林区域)为对照,观测不同区域水平方向上温度和湿度的日变化规律。观察表明,水岸水曲柳和樟子松人工林具有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并且因树种不同而有差异,人为活动降低了水岸人工林的降温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黑龙江省一些地区正在培育水曲柳人工林和种子园,但由于冻害发生比较严重,影响了水曲柳的正常成长,给生产造成了很大危害。例如,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水曲柳栽植区冻害平均发病率为16.2%,个别严重地区达23.4%。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苇河林业局青山种子园,对水曲柳冻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姜涛  肖贵喜 《林业科技》1995,20(3):50-51
复合地板块生产工艺姜涛,王红,肖贵喜,薛金波(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复合地板为三层结构,上层板为柞木、水曲柳等硬质名贵木材;中层板为松木。杨木等软质木材;底层板为杨木、桦本等木材加工出旋切单板。再经拼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是我国主要的胶合板材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林区木材工业的发展,黑龙江省相继建立了一大批胶合板企业。到1987年末,全省共有胶合板企业71家,胶合板的实际产量约为20万m~3。黑龙江省胶合板的主要树种为椴木、水曲柳、桦木、杨木和落叶松,其中椴木约占40%,水曲柳约占30%,桦木约占20%,杨木和落叶松约占10%。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20年生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根序分级方法将水曲柳细根划分四个等级,将各等级活根与死根间的氮(N)含量(μg/cm)差异加以比较,研究水曲柳各级根序死亡脱落前是否发生N的内循环,并量化各级根序细根的N内循环率。结果显示:水曲柳一级根和二级根不存在N内循环,三级根和四级根有N内循环发生,内循环率分别为26.03%和50.93%。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细根N内循环,应该考虑根序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耐盐碱树种的选择盐渍土在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盐渍土面积占陆地总面积10%。我国有盐渍土面积4亿多亩,分布范围从热带海南岛到寒温带黑龙江省,从东部沿海之滨到西部青藏高原,都有盐碱土。我国从50年代开始在盐碱土上造林,70年代开始对盐渍土综合治理,利用乔...  相似文献   

10.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造林苗木水分状况与苗木活力关系试验分析刘俊义,韩东秀,徐正权,张明峰(黑龙江省南岔林业局)(黑龙江省绥棱林业局)近几年来,针对苗木水分状况影响造林成活率这一问题,对伊春林区主要造林树种落叶松、红松、云杉、樟子松、水曲柳等不同苗龄型树苗(按综合分级均为...  相似文献   

11.
柽柳造林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柽柳造林新技术李晓茹,藏敬艳,宗成聚(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绿化办)(黑龙江省森工总局)(黑龙江省投资总公司)黑龙江省盐碱土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其面积约达3000万亩,位于松嫩平原中部的大庆市,是属于重盐碱地区。该地区气候条件恶劣,春秋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  相似文献   

12.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为落叶乔木,树干通直,材质优良,是东北林区三大珍贵树种之一。浙江省新昌县林业局从黑龙江省伊春林科院引种水曲柳,试种在天姥林场,目前长势良好,生长速度跟檫树、杉木相近。1985年5月引种的苗,经四年的生长观察,能够适应本地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3.
水曲柳枝桠材应力木的年轮偏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SEM显微观察技术,对比分析了水曲柳枝桠材断面应拉区和对应区木质部在微观构造上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水曲柳应力木的年轮偏向性问题。结论如下:水曲柳应力木的髓心偏向断面上侧,在此区域有大量胶质木纤维形成,干燥时开裂较明显,而下侧的宽年轮区域仅有极少量厚壁纤维存在,基本无开裂。说明在水曲柳应力木中,应拉木主要存在于断面上侧的年轮较窄区域,胶质木纤维的大量存在是其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14.
疣纹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疣纹蝙蝠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申国涛,毕湘虹,顾香凤,原兴才,王淑兰,宋秉千(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黑龙江省望奎县林业局病防站)疣纹蝙蝠蛾(PhassusexcrecrnsBuller)是水曲柳、杨树等的重要蛀干性害虫。幼虫危害枝干,在髓部钻蛀坑...  相似文献   

15.
水曲柳和落叶松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和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与混交林的固碳能力,在黑龙江省尚志市帽儿山地区选择24年生的林分,测定水曲柳和落叶松纯林与混交林的碳储量。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246.15 t C/hm2)大于落叶松纯林(232.01 t C/hm2)和水曲柳纯林(211.86 t C/hm2),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在三种人工林中,土壤层和乔木层碳储量分别占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1.6%~80.1%和17.3%~24.5%,为生态系统的主要碳库。混交林土壤层碳储量大于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混交林乔木层碳储量与落叶松纯林和水曲柳纯林相比均表现增加,且与水曲柳纯林差异显著(P 0.05)。混交林和落叶松纯林的凋落物层碳储量明显高于水曲柳纯林(P 0.05),而水曲柳纯林林下植被层的碳储量显著高于混交林和落叶松纯林(P 0.05)。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混交林与纯林相比能增加生态系统碳固定,适合于营造碳汇林。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水曲柳幼树在不同立地条件F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幼树的生长规律,为科学经营水曲柳幼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中细根空间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庆成 《林业研究》2002,13(4):265-268
采用根钻取样方法对年生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中细根空间分布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落叶松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配差异显著。在林分水平上,水曲柳的根生物量密度高于落叶松(分别为4442.3和2234.9g/m3)。两树种在相邻区域中分配的细根生物量较高,表明种间根系竞争较弱。落叶松行间的水曲柳细根生物量密度和根长密度均高于水曲柳行间的落叶松细根,表明水曲柳地下部分具有较强能力。根系的空间分布有利于混交林中水曲柳的生长。图1表4参19。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水曲柳幼树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了不同立地条件下水曲柳幼树的生长规律,为科学经营水曲柳幼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黑龙江省、市、县576块水曲柳固定样地的解析木数据,在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中引入林木大小、竞争和立地条件因素,采用回归的方法建立水曲柳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表明:水曲柳单木生长模型与该林木自身的大小(lnD)、林分平均胸径(Dg)、对象木直径与林分中最大林木直径之比(DDM)以及土壤有较大的关系。林木的直径越大其生长量越大;竞争因子DDM说明水曲柳单木直径越大;其定期生长量越小;立地因子土壤表明,土层越浅其生长的越快。模型的检验精度为94%,说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可用于实际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水曲柳与落叶松最佳混交方式的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曲柳和落叶松均为黑龙江省造林树种中价值高、生长快的两个珍贵树种。在该省的造林实践中,这两个树种混交比较成功。现根据生产中的调查和试验等方面所获资料,对混交方式作如下探讨。一、外边资料的分析生产调查结果说明,水曲柳与落叶松的混交方式主要是以带状混交为主,其次是行间或株间混交。在我省的富锦县太东、桦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