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技术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当前我国农业建设中的重点领域,现大多侧重对园区的工程建设和园区内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而园区的管理信息化及示范推广网络化等相对滞后.本文以绍兴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例,通过利用Geodatabase,WebGIS等相关新技术,建立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理信息系统(MADAMIS),可以实现园区的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咨询决策、地图发布、多媒体教学等功能,系统的建立为农业示范园区的管理、技术示范、咨询决策等提供新的技术和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2.
渠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区建设是农村工作的抓手,要以需求和市场导向推进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按照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标准,从规划、规模、规范上严格要求,创新园区建设管理机制,大力引进知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试点示范是关键。园区要有高效化、标准化的特点。本文从地理环境、园区建设特点、具体做法、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阐述了渠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发展概况,以黄花园区的规模、核心园区布局、园区的主要技术开发成果及效益情况、园区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带动新技术的推广,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供给性改革、农民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农业园区可以发挥示范推广、产业孵化、加工贸易、集聚扩散、科普培训和服务组织等功能,成为提升农业市场竞争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技术手段。但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比较困难,文中以咸阳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为例,分析现代农业园区融资的特点和困境,提出现代农业融资的途径:加大项目投入力度,积极实施招商引资,鼓励农民土地入股,园区建设采用BOT模式融资,为现代农业园区融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桦甸市农特产中药材协会组建于2003年10月。其业务范围是:“农副业、土特业、中药材业技术、信息、订单、购销服务;行业组织与管理;示范基地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与推广;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现有会员单位21个,会员385人。从组建至今,协会始终以传播科技星火和带领农民致富为已任,在市科协、农协等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涉农专业协会作用,为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以来,湖南省永顺县已形成了县相关职能部门—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科技示范户的三级养殖业技术推广网络。基层农技人员经常常进村入户,为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以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较好地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为本县养殖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长丰县农机化新技术推广情况总结其对策,包括加强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变传统的指令推广为示范引导推广;积极而为,变被动推广为主动推广;农机新技术推广与农艺相融合;发挥农机大户示范带动作用;立足农村需要,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承担单位: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 “十五”期间,科技部联合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中科院和中国农业银行在全国建立了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试点。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农民受益”的运行机制,有效推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示范和应用,带动了周边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进和孵化了大批科技型龙头企业,促进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截至2004年底,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入园企业总数已达2245家;园区自主开发项目975项,引进新技术1606项、新品种7959个,推广新技术2232项、新品种2775个。在2002--2004年,3年共吸纳农业劳动力150余万人次,分别带动周边地区300余万农民致富。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率的逐步提高,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示范农业先进技术,组织农民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力军。根据各类园区的投资主体、建设规模、科学技术含量、服务区域大小的差异,大致可以划分为四类园区。(一)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二)省、市级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县域农业科技示范园;(四)民营农业科技示范园。各类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我国农业生产、科研、推广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功能定位选择区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于其独特地位和区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自去年以来,陕西省共投入资金1 021万元,在全省建立了100个省级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总面积达4.87万亩.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新技术试验示范、优良种苗繁育、实用技术培训三大功能,成为展示新技术、新品种的窗口,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样板,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和培训农民的基地,全省农技推广机制创新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组织农民开展科技教育培训,要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需求这两条主线,采用五种培训模式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的开展,效果显著。即以科技推动模式,加速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推广;以政策推动模式,促进全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培育支柱产业;以园区推动模式.加速农村产业化经营;以示范户推动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作用;以信息带动模式,推广现代信息手段在农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山区农村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与信息服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农业信息化及不同的农业科技传播模式以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选择了毕节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户的科技信息需求现状、信息获取的渠道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田兢娜  李录堂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133-10135,10146
采用蒲城和户县4个村248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双层次Logit模型对农户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和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农户是否为户主、受教育程度、职业、农业贷款、家庭劳动力数量、信息传播渠道与采纳技术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非农就业比例、是否为村干部与其采纳新技术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在农户成功采纳新技术概率的模型中,职业、农业贷款、农户种植面积、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正相关关系;年龄、非农就业比例与成功采纳新技术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通过影响家庭劳动力的数量、非农就业比例、受教育程度、性别、是否为村干部等因素对农村科技推广工作产生消极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提升农户采纳新技术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培育创新型农民的作用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创新型农民的内涵及特征,全面分析了新形势下培育创新型农民的作用,并且提出强化创新型农民培育的激励与扶持政策,从而使创新型农民在农村小康建设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芒果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是基于农业专家知识和模仿农业专家进行推理决策的计算机程序系统,在Paid开发平台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面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广大农户的芒果农业专家系统。介绍了芒果农业专家系统的系统结构体系、系统目标、系统内容及应用示范情况。为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提供各种农业问题咨询服务与决策方案,起到高层次农业专家随时都能亲临现场指导农业生产的作用。对加速芒果科技的普及和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广西芒果向产业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江门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项目建设目的在于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江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采取政府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林业与旅游相衔接、与省内科研机构分工合作等建设方法,江门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将成为集生态林业研究、开发、推广、服务于一体,并融合林业科普、生态教育、旅游于其中的“生态型林业高科技产业园”。  相似文献   

16.
王蓉 《古今农业》2010,(4):79-83
清末至民国,中国农业改良与推广之中,出现了"公司+农户"、"表证农家"、"特约农户"的模式,它既继承了传统时代政府张榜宣传和农民自发交流的推广模式,同时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即:政府和现代社会组织开始直接介入农民的具体生产过程,并开始培育新的乡村领袖来分担农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7.
农户农业新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南宁市江南区吴圩镇农户新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新技术产生的高经济效益是农户采用新技术的动力;户主的文化程度越高、家庭劳动力越多,采用农业新技术的意愿越强;户主年龄越小,越愿意采用农业新技术;政府对农民提供补贴和信贷支持,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掌握新技术难度越大,农民采用意愿越小;采取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示范等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方式,有利于加快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农业图书馆为农业示范区经济提供信息服务的有利条件和职责,提出了面向农业示范区经济服务,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依托.构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创新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由于受经费的制约,公共图书馆原有的多种为农服务方式难以发挥其作用,因而,特提出为农服务新构想,试图避开经费难题,从改变服务方式入手,使公共图书馆的为农服务工作能持续地普遍地惠及当地广大的农村读者。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厘清科学发展内涵。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索质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突出农民权利主体和政府责任主体的地位,强调非政府组织服务载体的功能;综合运用民意表达、互动协商、行政主导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提升公众满意度和供给有效性;梯度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劳动就业、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