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淳安县城千岛湖镇拥有独有的自然山水生态与历史人文资源,是建设与众不同的生态园林城市不可多得的优势。“城中湖、湖中城”的地理特征使青山、绿水和城市有机融合,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生态园林城市风貌已经自然形成。近几年,淳安县连续不断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并相继获得国家生态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等荣誉称号。千岛湖镇的生态绿化建设也获得很大的发展,到2004年底,千岛湖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人,城区绿地率达43.7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8%,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打下基础。但千岛湖城市建设还在发展中,城市生态绿化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的要求,将“森林城阳”建设作为打造青岛国际航空城的重要抓手和造福群众的重大民生工作,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森林城阳”建设.以国际标准提升绿化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绿化特色,全面推行“密植混交、乡土多彩、生态自然、碳汇平衡”式绿化,计划用5年时间把城阳建设成为城区绿意盎然、城郊森林环抱的生态型、森林型城市。今年以来,全区已投入6.9亿元,完成新造林绿化4400亩、更新改造2000亩,全区林木覆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6.5%、41.2%。  相似文献   

3.
焉军 《国土绿化》2012,(2):31-32
辽宁省丹东市山林面积占国土面积近70%,森林覆盖率达65.9%,位居辽宁省前列。目前,全市确立了造林绿化总思路:以建设生态丹东为目标,以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为载体,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栽植大规格树木为主题,突出抓好城市绿化、乡村绿化、通道绿化等绿化工程。通过实施大规模造林绿化工程,构建起城市园林化、乡村森林化、通道林荫化的绿化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城乡绿化美化品位和档次。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市位于新疆腹地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从1998年以来,库尔勒人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提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环城绿化为依托,以“一河三渠”绿化为骨架,以中心区道路绿化美化为网络的绿化思路,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东胶南市围绕建设青岛西海岸都市新区,把打造“绿色胶南”品牌,营造绿色家园,作为迎办青岛绿色奥运、建设生态城市的重点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造林绿化始终走在了青岛乃至全省前列。到2005年底,全市有林地面积达93万亩,林木覆盖率41.3%。胶南市先后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市)”、“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称号。  相似文献   

6.
居住小区绿化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小区绿化建设是小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生态遭破坏、环境恶化和污染严重的今天,居住小区绿化已成为庞大的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地球的环境条件和提高环境质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居住小区绿化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理念,坚持生态园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运用园林生态学基础理论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生态学的观点,发展城市园林绿化,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抗性和多功能的效益。植物不仅能绿化、美化环境,而且能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维持生态环境的能量和物质良性循环。以植物造景和植物造园为主,模拟自然,超越自然,是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的方向、明确生态国林的目标与任务,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园林生态学的理论,吸收古典园林的精华,按照科学和美学的观点,建设现代化文明的生态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8.
古都南京,钟灵毓秀,集山水城林于一体,是我国著名的“绿城”。近几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城市建设实施两个“三年面貌大变”战略中,我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确定了“巩固成果,注重特色,增加绿量,完善体系”的绿化方针,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继1997年8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后,2000年又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目前,全市园林绿地总面积达1万多hm2,建成区绿地率达38%,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共绿地9.2m2,已形成点、线、面结合,大、中、…  相似文献   

9.
3月4日,从南宁市“绿满南宁”造林绿化工程动员大会获悉,到2011年,南宁市森林覆盖率将达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争取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东省寿光市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把发展城市绿化、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打造“花城菜都”城市品牌的重要举措。城市绿化实行目标责任制,目标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城市绿化,全市上下形成了人人动手绿化城市、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几年来,市财政绿化资金投入达2.8亿元,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绿地率达到36.5%,先后荣获“山东省园林城市”、“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相似文献   

11.
园林生态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介绍了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规划设计的理念、应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建设生态园林城的一些新观点、新理念 ,特别是对生态设计进行重点论述 ,对现阶段居住区绿化建设提出了意见 ,对城市生态园林建设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红山区是赤峰市的中心城区,也是多年的造林绿化典型和先进单位,曾经获得过诸多荣誉。“十五”期间,红山区以建设我国北方地区人居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三效合一为方向,以森林资源的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三山四河”综合治理绿化为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宜昌市夷陵区国土绿化工作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新形势下国土绿化工作的对策及措施,从战略目标、工作重点、城区绿化、村镇绿化、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构筑三峡工程生态屏障、打造生态园林城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经过多年努力,石景山区目前绿化面积已达3937.33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9.6%,绿地率为46.8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28.51平方米,形成了“绿荫覆盖,花团锦簇,特色突出,环境宜人”的城市风貌,是北京市城区中山林资源最丰富、绿化覆盖率最高、人均拥有公共绿地最多的城区,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全国绿化先进集体”、“中国十佳绿色城柯”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国土绿化》2009,(10):35-37
风雨兼程六十载,绿色海西展新颜。勤劳智慧的八闽儿女,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创新改革,开拓进取,国土绿化事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蓬勃发展。全省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9.1%提高到今天的62.96%,跃居全国第一,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8.8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42平方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位居全国前列,初步形成城市森林环绕、乡村林茂粮丰、庭院花果飘香、道路绿树成荫、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优良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园林是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范建设和管理城镇,其内容涵盖城镇绿化、基础设施、循环经济、污染防治、物种指数等社会与自然系统,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的全面、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邕宁区紧紧围绕南宁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和林业强市”总目标,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林之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造林绿化步伐,不断完善城市、乡镇建成区、村屯的绿化、美化、生态功能,深化林业改革,邕宁区林业发展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良好改变,城区森林蓄积量明显上升,资源存量大幅增加,森林结构合理,林分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生态功能日益加强。  相似文献   

18.
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的颍上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林业生产.继1989年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后,提前两年完成了“五八”造林绿化规划任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今年4月又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称号。目前,全县林业用地达3.5万公顷.其中有林地3.1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85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已达15.6%。在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果的同时.加强资源林政管理成为颍上县林业工作的突出任务。  相似文献   

19.
从城市园林绿化的角度,把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阶段性目标,对南京市如何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和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加快城市绿化建设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然而城市绿化建设相对滞后。据有关资料反映,我国只有89座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达17%,占全国城市总数15%弱,迄今尚无一座城市的绿化率达50%。大多数城市的人均占有绿地面积不足4平方米,即使绿化较好的深圳和珠海市人平绿地也仅分别为33平方米和22平方米。城市园林绿化的数量、质量和文化氛围是评价城市环境优劣的最直观、最显著的要素。按照联合国生物圈生态与环境组织的要求,城市人均占有50平方米以上绿地方为最佳居住环境。我国城市绿化建设离此目标还有很大差距。长沙是处在京广线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