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鱼烂鳃、肠炎、赤皮三种病并发时,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肛门红肿突出,肠管发炎,呈紫红色;鳃丝腐烂,带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部分烂掉;鱼体表出血发炎,鳞片松离或脱落,鱼鳍基部充血,鳍条间的组织被破坏,末端腐烂.下面介绍以下几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续第11期第20页)四、赤皮病症状见第21页图1。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背鳍、尾鳍等鳍条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或感染水霉。病鱼的上下颌及鳃盖充血发炎。病因由荧光假单胞菌引起。传染源是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水体、工具或带菌鱼。当鱼体表完整无损时病原菌无法侵入,一旦鱼体因机械损伤、冻伤或体表被寄生虫寄生而受损时,就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 1 观察鱼体表。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有时眼睛也充血,剥开皮肤时,病情轻的肌肉呈不同程度的点状充血;病情严重的,全身肌肉呈深红色,则为出血病。病鱼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裂开,则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病鱼尾柄及腹  相似文献   

4.
由于鱼类生活在水中,鱼生病往往不能被及时发现,因而治疗也较麻烦,所以在治疗上要有针对性并做出正确的诊断。1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相似文献   

5.
2.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极不明显充血,称“红鳍红鳃盖”型,一般在较大的(13~15厘米)的鱼种中出现。3.病鱼以肠道充血为主称“肠炎”型,这种类型一般在大小青鱼种中都可见到,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由于该病的症状复杂,有时可同时出现2种,甚至3种出现在同一条病鱼体上,它们相互之间可以混合发生,容易与其他细菌性鱼  相似文献   

6.
<正>1.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  相似文献   

7.
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1.检查鱼体体表。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  相似文献   

8.
成训妍 《新农村》2008,(7):24-24
病鱼身体两侧肌肉、鳍基部,特别是臀鳍基部充血,剥开充血皮肤,肌肉呈点状充血,全身肌肉呈深红色,为出血病;体表局部发炎充血,鳞片脱落,鳍条末端腐烂,鳍条开裂,为赤皮病;肛门红肿、发炎、充血,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为打印病;部分鳞片及胸鳍基部发炎红肿,  相似文献   

9.
<正> 1 赤皮病。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鳞片脱落,特别是鱼的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鳍茎充血,鳍条末端腐烂,病鱼还伴有肠道发炎及烂鳃症状。 防治方法:在鱼的放养及捕捞过程中应小心仔细,避免鱼体受伤;也可在鱼种放养前用10g/m~3的漂白粉浸洗鱼体20分钟左右,或用10~20g/m~3的痢特灵浸洗20~30分钟,还可内服鲤暴平药饵,外用10g/m~3的漂白粉全池泼洒。2 水霉病:病鱼的感染初期肉眼看不见有病状,当肉眼能看到时,此病菌体好像灰白色的棉团,视检似灰白色絮状物。由于霉菌产生大量酵素分解鱼体组织,使鱼体受到刺激,分泌大量粘液,病鱼在水中焦躁不安,最后使鱼体组织坏死,负担过重,流动缓慢,食欲减退,患处肌肉腐烂,行动迟缓,最后衰弱而死。  相似文献   

10.
<正>一是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则多为赤皮病;若病鱼仅鳃盖或鳍基部充血,皮肤充血不明显,撕开表皮,发现肌肉呈充血状或块状淤血,则为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则为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呈印章状则为打印病;体表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则为  相似文献   

11.
涂建萍 《福建农业》2011,(11):28-29
一、出血病 1.病原:呼肠孤病毒。 2.症状:“红肌肉型”病鱼,以肌肉出血为主,而外表无明显的出血症状,或仅表现轻微出血。“红鳍红鳃盖型”病鱼,以体表出血为主,口腔、下颌、鳃盖、眼眶四周以及鳍条基部明显充血和出血。“肠炎型”病鱼,以肠道充血、出血为主,并常伴随松鳞、肌肉充血。  相似文献   

12.
鱼类易诱发多种疾病,而且一旦发病,只能通过全池泼洒药物的办法来防治。鱼病检测的主要方法是镜检和目检。在实际生产当中由于条件所限,为及时鉴别和预防传染性疾病,目检——感官鉴别,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几种常见鱼病的感官鉴别方法。一、肠道病的感官鉴别1.出血病:病鱼肌肉、口腔、各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重。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患病严重时肌肉全部发红。有时病鱼的鳃盖、大腭、眼圈和肠道等处也有充血现象,鳃失去鲜红或苍白。2.肠炎病:病鱼肛门红肿,严重者轻压腹部有浓血伴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道部分或全部发炎,呈紫红色…  相似文献   

13.
鱼的八种常见病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爆发性流行病 1、发病季节 2-11月,以5-9月为甚。 2、症状 轻症: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重症: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14.
刘勃 《当代农业》2009,(5):45-45
一、爆发性流行病 1、发病季节 2-11月,以5-9月为甚。 2、症状 轻症:上下颌、口腔、鳃盖、眼睛鳍基及鱼体两侧轻度充血;重症:鱼体表严重充血,以至出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道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头部浅斜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16.
1.水霉病。霉菌似灰白色棉絮状,鱼体分泌大量黏液,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清塘。②在捕捞和投放、搬运过程中切勿使鱼体受伤。③用0.04%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2.赤皮病。病鱼体表出血,两侧及腹部鳞片脱落,鳍基充血,末端腐烂,伴有肠道炎及烂鳃症状。防治方法:①在放养及捕捞过程中避免鱼体受伤。②  相似文献   

17.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呈45度角斜冲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18.
李德智 《农技服务》2005,(11):49-49
(一)肠道病 1、出血病 肌肉、口腔、各种鳍条的基部充血,尤以臀鳍为甚。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出血,患病严重的肌肉全部发红。有时病鱼的鳃盖、大颚、眼圈和肠道等处也有充血现象;鱼鳃失去鲜红色,或呈苍白色.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症状 病鱼游动迟缓,体色发黑,不摄食,离群独游;鳃丝红肿,粘有污物.末端腐烂。露出软骨,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剖开鱼体可见肠系膜出血、肠壁发炎,严重者呈紫红色,肠内基本无食物.有带血丝黄色粘稠物。死亡时一半鱼体露出水面.呈45度角斜冲在池坡上。  相似文献   

20.
<正> 鱼类暴发性败血症流行病一般流行于4~10月,但以5~8月为最适宜发病期。其病情来势凶猛、流行面广,加之并发细菌性烂鳃、赤皮等疾病,严重威胁渔业生产。一、病状特征该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口腔、眼眶、鳃盖及鳍条充血,体表充血呈斑点状出血,鳃苍白或紫色,鳃丝肿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