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14~17月龄12头西杂一代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天育肥,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120.45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96.30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98.0%(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对14~17月龄12头西杂牛一代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 d育肥,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 g±120.45 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 g±96.3 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西杂一代牛比哈萨克牛日增重提高98.0%(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对 14~ 17月龄 12头西杂牛一代公牛和 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 12 0天的育肥 ,西杂一代公牛平均日增重 986 5g±12 0 4 5 g ,屠宰率 5 5 2 %,净肉率 44 2 %;哈萨克公牛日增重 498 2 g± 96 3 0g ,屠宰率 46 5 %,净肉率 3 6 4 %。西杂一代公牛比哈萨克公牛日增重提高 98 0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 8 7和 7 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对14~17月龄12头瑞士褐牛与哈萨克牛杂交F1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 d育肥,瑞杂F1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 g±120.45 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 g±96.30 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瑞杂F1公牛比哈萨克牛日增重提高98.0%(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对16-18月龄的4头西杂一代公牛和4头湘西黄牛公牛进行160天的育肥,西杂一代公牛日增重817.48g,屠宰率54.2%,净肉率43.4%;湘西黄牛日增重487.57g,屠宰率46.9%,净肉率36.8%。西杂一代公牛比湘西黄牛公牛日增重提高67.7%,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7.3和6.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对14~17月龄12头瑞士褐牛与哈萨克牛杂交F1公牛和12头哈萨克公牛进行120d育肥,瑞杂F1公牛平均日增重986.5±120.45g,屠宰率55.2%,净肉率44.2%;哈萨克公牛日增重498.2±96.30g,屠宰率46.5%,净肉率36.4%。瑞杂F1公牛比哈萨克牛日增重提高98.0%(P<0.01),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7和7.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西杂牛与本地牛育肥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15-17月龄的3头西杂一代公牛和3头本地公牛进行153d的育肥。西杂一代公牛日增重821.57g,屠宰率53.1%,净肉率42.5%;本地公牛日增重495.42g,屠宰率47.5%,净肉率37.4%,西杂一代公牛比本地公牛日增重提高65.8%,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5.6和5.1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5头14~16月龄F1代西杂公牛和5头雷波本地黄牛公牛进行了150d育肥,结果显示:F1代西杂公牛平均日增重达0.872±0.106kg,屠宰率为54.9%,净肉率为43.95%;雷波本地黄牛日增重达0.521±0.101kg,屠宰率为46.8%,净肉率为36.71%。F1代西杂公牛比雷波本地黄牛公牛日增重提高67.4%,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8.1%和7.24%。  相似文献   

9.
兰德瑞斯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和小尾寒羊肥育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 10只 3月龄兰德瑞斯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羊和 10只 3月龄小尾寒羊公羊进行 90d的肥育 ,兰杂一代公羊日增重 2 88g ,屠宰率 5 0 .4 8% ,净肉率 4 1.4 %。小尾寒羊公羊日增重 2 16g ,屠宰率 4 7.2 6 % ,净肉率 38.34%。兰杂一代公羊比小尾寒羊公羊日增重提高 72g ,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 3.2 2 %和 3.0 6 %。  相似文献   

10.
氨化麦秸对肉牛育肥及胴体渗出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杂一代公牛36头分3组进行90 d强度育肥,1、2组饲喂氨化麦秸与精料,3组饲喂未氨化麦秸与精料。结果表明:试验1、2组日增重840 g±90 g和820 g±76 g。对照组日增重520 g±120 g。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310 g(P<0.01),屠宰率、净肉率分别提高8.305和4.945个百分点。试验组胴体渗出液平均每头507.75 mL,对照组无体液渗出。试验组每千克增重纯收入4.32元,比对照组(2.14元)高2.18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气象因素对种公牛精子发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五项气象因子对精液量和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上两个月的月均最低温度(X4)和月均日照时数(X1)对精液量分别产生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影响,当月平均温度(X2)和最高温度(X5)对精子活力产生显著(P〈0.05)影响,降水量(X3)主要通过气温产生影响,五项气象因子对精子发生的总决定系数约30%。这些结果对研究种公牛环境控制、精子发生有重  相似文献   

12.
 选择3~4.5岁的四个品种种公牛25头,观察季节变化对其次均采精量、平均密度、平均活力、精子畸形率、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四季变化中,除次均采精量要显著低于国外引进品种外,鲁西牛种公牛精液的平均密度、平均活力、精子畸形率、精液利用率及次均制冻数量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因此,鲁西牛作为地方品种受季节变化影响最小,繁殖性能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季节和品种对种公牛鲜精液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按季节和品种对种公牛采精记录进行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了季节对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红安格斯、荷斯坦种公牛和弗莱维赫6个品种鲜精液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同季节下的6个品种精液品质间的差异。分析了在季节和品种的双重条件下,精液品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西门塔尔、夏洛来和荷斯坦种公牛的单次射精量随季节变化排序均依次是: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和红安格斯的鲜精子密度随季节变化排序依次是:春季夏季冬季秋季,且这四个品种鲜精子密度在四季的排序均为: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红安格斯。(3)各品种种公牛四季鲜精子活力排序均依次是: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各品种种公牛鲜精子活力在四季的排序均为:利木赞夏洛来弗莱维赫、西门塔尔荷斯坦红安格斯;各品种夏季鲜精子活力均极显著低于其它三个季节(P0.01)。(4)荷斯坦种公牛鲜精子活力夏季占春季活力比率最高为(0.54/0.59),利木赞次之(0.5/0.63),弗莱维赫第三(0.47/0.6),安格斯最低(0.34/0.49)。(5)红安格斯的单次射精量、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在相同季节下都低于其它5个品种。(6)在不同季节不同品种下,种公牛的射精量与鲜精子密度和鲜精子活力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006和~0.019,鲜精子密度和鲜精子活力的相关系数是0.253。  相似文献   

14.
金属蛋氨酸络合物对荷斯坦牛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头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试验组(日粮添加金属蛋氨酸络合物)和对照组(日粮添加微量元素硫酸盐),供试日粮主营养水平完全相同,正试期90天。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91%,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利用西峰市何堵牛场地和育肥早胜牛,随机选择分牛29头,阉牛22头进行对比试验60天。结果表明,公,阉牛平均均重分别为60.5kg和46.0kg,日增重分别为1.008kg和0.767kg,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从2001年2月~2004年10月,湖北省安格斯种牛场对胚胎移植出生的安格斯种公牛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适应性、外貌等级、疫病抵抗力、采精性能进行了观察、记录和测定。结果表明,胚移后的安格斯种公牛对鄂西北地区的环境条件是可以适应的。  相似文献   

17.
引进皮埃蒙特牛胚胎,利用南阳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不仅所生胚胎牛更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而且还节约外汇,减少疾病传播,充分发挥种公牛的遗传潜力。南阳牛作受体母牛体重在430~450kg,很少发生难产。皮埃蒙特牛种公牛年均采精次数72.1次,每次平均射精量5.11mL,一年四季均衡生产。同时,皮埃蒙特牛冻精的推广应用为皮南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8.
季节变化对不同品种种公牛精液品质及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年龄在3~4.5岁的不同品种的种公牛20头,观察四季变化对其精液次均采集量、平均密度、平均活力、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四个季节中,鲁西牛春、夏季的精液密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1),秋季精子活力极显著低于春季(P<0.01),夏、秋季的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蒙贝利亚牛在夏季的精液采集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P<0.05),夏、秋季精液密度均显著低于春季(P<0.05,P<0.01),夏季精子活力显著低于春季(P<0.05),夏、秋两季精液利用率及制动数量显著低于春季(P<0.05);德系西门塔尔牛夏季精液采集量有明显上升,显著高于冬季(P<0.05),秋季的精液密度显著低于春季(P<0.05),而夏、秋季精子活力显著低于春、冬季(P<0.01,P<0.05),春季的精液利用率及制冻数量显著高于冬季与夏、秋季(P<0.05,P<0.01)。综上所述,季节变化均会对各品种公牛精液指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对鲁西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季节气候条件对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影响。[方法]从采精种公牛中随机抽出5头,选取气温最高(7月份)最低(1月份)和适中温度(4,9月份)进行试验,分别对不同时期所采得的精液进行检测。[结果]在最高温度月份7月份(25℃)时5头种公牛的平均精液量为5.88mL,原精活率67.2%,精液密度16.64亿/mL,冻后活率33.8%,生产冻精数143.4剂,精子畸形率23%。1月份环境温度平均在-11.2℃时,5头种公牛的精液量平均为5.7mL,原精活率66.8%,精液密度13.3亿/mL,冻后活率37.4%,生产冻精数为275.8剂,精子畸形率17.8%。在4,9月份环境温度12℃时精液量为6.6mL,原精活率73.2%,精液密度16.92亿/mL,冻后活率41.8%,生产冻精数404.4剂,精子畸形率12.6%。精液量之间差异显著(P〈0.05),原精活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精子畸形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冻后活率和冻精生产数差异不显著。[结论]环境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精液品质,种公牛在适宜的温度下生产的精液品质也会更加优良,种公牛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生产精液品质比在低温条件下还要差,种公牛最适宜的生产温度为12℃~16℃。  相似文献   

20.
种公牛精清中睾酮含量与精液品质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了种公牛精清中睾酮(T)含量29头次,并对其相对应的每份精液进行了品质评定。结果表明,精清中睾酮含量平均为149.49±141.96ng/dl。在每头种公牛之间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同一头种公牛,在不同的采精日期的同一时刻采精,其T含量也有显著差异,说明种公牛T的分泌具有脉冲性的特点,种公牛精清中T的含量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活率及畸形率均未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