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紫色芦笋新品种——井冈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颖 《农家参谋》2008,(12):9-9
芦笋品种问题一直是严重制约我国芦笋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芦笋生产用种大多是国外早已淘汰的F2代种,其适应性和抗病性差,产量较低,进口国外杂交一代品种价格极其昂贵。由江西省农科院培育的全国首个紫色芦笋新品种"井冈红"植株生长势强,产量潜力大,抗病性强,具有多倍体芦笋的抗性优势。具有多汁、微甜、  相似文献   

2.
芦笋是多年生植物,一次种植多年采收。芦笋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芦笋产量的高低及品质的优劣。芦笋在大田中,自然条件下也能授粉结籽,但这些种子分化严重,品质差,不能作种用。国内外芦笋生产中应用的芦笋品种多是单交种或双交种。近一二十年来,由于芦笋组织培养技术在芦笋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了芦笋良种的繁育推广,并利用该技术选育出了一大批产量更高、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3.
将不同品种3年生芦笋宿根和5年生芦笋宿根移栽至日光温室,定期采收芦笋嫩茎,比较其秋冬茬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和经济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的芦笋宿根对鲜笋产量影响不同,除个别品种外,3年生芦笋的生物产量、经济产量及经济系数普遍高于5年生.这种差异可能与试验前芦笋宿根原生长地土壤肥力有关.  相似文献   

4.
鲁西南地区是我国芦笋主要产区之一.为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选取20个国内外主推芦笋品种,从产量、植株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方面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Atlas、Grande、Apollo的总产量和商品笋产量均高于其它品种;Purple Passion的商品率最高.品种间生长势与其产量表现基本一致.第一分枝高...  相似文献   

5.
芦笋生长发育目前正处于采笋与夏季生长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田间管理不但直接影响年产量,而且还决定着年内芦笋生长状况和来年产量高低,它是芦笋年度管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
芦笋营养丰富,具有降压、防癌等保健作用,在国际市场上十分畅销。在芦笋生产中,若管理不当,会造成芦笋空心,导致产量下降,效益降低。芦笋空心的首要原因是施肥不当,其次是受低温危害。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叶面肥对芦笋长势和产量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不同叶面肥在芦笋上施用作对比试验,以探讨对芦笋的长势和产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了芦笋株高、茎粗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了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芦笋在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基础上分别喷施叶面宝、害立平、喷施宝及清水对芦笋的长势与产量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效应,其中喷施叶面宝对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影响均优于其它叶面肥。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茎粗和产量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喷施害立平与对照相比,芦笋株高和产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喷施喷施宝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喷施叶面宝产量最高(3 361.5 kg/hm2),经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喷施叶面肥芦笋的株高、茎粗与产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R=0.996 343。  相似文献   

8.
研究116微生物菌肥对芦笋苗期和大田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16微生物菌肥能促进芦笋的生长发育,提高芦笋育苗的壮苗率;大田生产中能显著提高芦笋的产量,增产幅度8.13%,显著提高生育指数,对来年芦笋的产量有增加作用;施用微生物菌肥还可提高芦笋中干物质的含量,增加优质笋率,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9.
洪波  李际会  范永强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8):135-136+190
在芦笋生产中施用一种含氰氨化钙(CaCN2)成分的新型肥料,以探明该新型肥料对芦笋产量及生长的影响,得出适宜在芦笋生产中氰氨化钙的用量。结果表明,含氰氨化钙成分新型肥料可提高芦笋生育指数,显著降低芦笋茎枯病的发病率,明显改善芦笋的营养生长状况,增加芦笋产量2 415 kg/hm2,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含氰氨化钙成分的新型肥料可用于芦笋生产中,减少茎枯病发病率,增加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以多年生芦笋品种井冈70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打顶高度对芦笋产量和采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整株打顶140 cm产量最高,达22 296 kg/hm~2,全采笋期产量均较佳,适宜在芦笋生产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规格的生物降解膜覆盖对冬季芦笋的生长和产量影响,本研究以6年生丰岛1号芦笋为试验材料,共设置了5种不同处理。观测不同规格下芦笋的嫩茎品质、产量、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6 μm可降解膜覆盖处理对芦笋正常生长无影响且可提高芦笋的外观品质,增加优质笋的产量;在采用6 μm厚度、不同宽幅的可降解薄膜覆盖处理下,11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产量具有促进增长的作用;90、100 cm宽幅的可降解薄膜对芦笋优质率有显著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技术上和设施上对芦笋生产季节进行调整,变1年2季为1年3季;压缩春季产量,增加秋、冬季产量,尽量与北方产笋旺季错开,在北方芦笋休闲期间生产出优质绿芦笋、白芦笋,从而提高芦笋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小议芦笋     
小议芦笋芦笋又名石刁柏,属百合科宿根植物,因风味独特而成为世界名菜。我国大陆栽培面积已超过30万亩,台湾盛产芦笋,最多时种植面积达27万亩。全世界种植面积为165万亩,主要生产国是美、中、西班牙,主要出口国是中国和西班牙。芦笋产品分白、绿两大类。白芦...  相似文献   

14.
对长沙地区芦笋的产量与抽笋根数、茎粗以及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抽笋根数、茎粗对芦笋的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抽笋根数;芦笋的产量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特别是10cm处平均土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化肥施用对绿芦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海翔  杨斌  焦彩菊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2):1263-1265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绿芦笋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芦笋支数、单支质量以及总产量均以NPK处理最高;PK,NK以及NP处理的芦笋支数、单支质量均不同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减产。芦笋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以及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均以NPK处理最高。可见,平衡的养分供给不仅可以提高绿芦笋产量,而且还可以有效改善芦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芦笋是多年生宿根作物,营养价值高,国际、国内市场一直畅销。我国大陆省份芦笋产区现阶段栽培的品种主要是20世纪40-50年代美国育成的品种,其中又以加州的玛丽华盛顿及U.C.系列居多,其嫩笋细而老,产量不高,已不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品质越来越高的需求。浙江是我国大陆较早引种芦笋的地区,目前种植面积约2万亩(1亩=1/15公顷),这些芦笋年龄大多数在8年以上,逐渐步入衰产期,急需更新换代。近30年来,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多年生芦笋"井冈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绿芦笋产量及采摘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纯氮在0~15.4kg/667m2范围内,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绿芦笋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产量在纯氮用量为11.93kg/667m2时最高,最高产量为1 321.14kg/667m2。在芦笋采摘过程中,3月下旬至4月中上旬采摘量最大。  相似文献   

18.
芦笋以其芳香鲜美、质嫩可口、低热量高营养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对营养保健型食品的需求量猛增,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收期可达10~15年,更新较困难,因此种植时必须慎重选择优良品种。不同芦笋品种的产量差异  相似文献   

19.
于1988-1991年对4-6年生芦笋的适宜施氮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11-17kg/亩时,氮对芦笋植株地上各部分生长的作用是茎数>株高>茎粗,其中施氮14kg/亩时,对上述3项指标构成的生育指数的作用最大,相应来年可食嫩茎和一等嫩茎产量亦量高。  相似文献   

20.
全雄性芦笋新品种的引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以其芳香鲜美、质嫩可口、低热量高营养而越来越受消费者的青睐,随人们对营养保健型食品的需求量猛增提高芦笋产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需要,就显得十分重要芦笋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采收期可达10~15年,更新较困难,因此种植时必须慎重选择优良品种。不同芦笋品种的产量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