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地域广阔,粮食的收获季节从南到北有很大差别,由于南方气候潮湿,而北方气温较低,粮食收获后不能自然干燥,需要烘干。国家粮食主管部门对粮食烘干一直非常重视,近20年来投资兴建了大量的烘干设备,这些设备绝大部分为塔式烘干机,其最基本配置为:一台有换热器的燃煤热风炉、一台塔式干燥机、一台斗式提升机、一台塔下出粮皮带机和必要的清理设备及电控设备,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影响塔式烘干机烘干不匀度诸因素和现有排粮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特性的基础上,研究设计了振动式排粮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3.
为借鉴国外烘干机先进技术,总结了法国SRD4800型粮食烘干机的一些先进性能.并与国产烘干机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随着棉花清理加工理论的成熟和技术的不断探索,近几年,籽棉烘干作为一项新工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了众多棉花加工企业的关注。国内目前的烘干机普遍存在能耗高、脱水效果不理想的缺陷,生产线上大都配2道烘干。除郑州棉机所的中空隔板式烘干机外,我国普遍使用的仍是美国上世纪20年代的塔式机型。为了摆脱国外技术的垄断,  相似文献   

5.
粮食长期安全储藏的重要条件是把粮食的含水率降低到安全水分(平衡水分)以下,而降低粮食含水率的主要措施是人工机械干燥。我国目前约有五千多台粮食烘干机,主要机种有塔式烘干机(也叫烘干塔),滚筒烘干机,流化烘干机等。其中发展最早的是塔式烘干机。三十多年来,我国粮食烘干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引进借鉴到自己研制旅广和发展提高的过程。引迸最早的是苏制"库旅巴斯"式粮食烘干机。我国自己设计的第一台塔式烘干机脸1958年在北京东郊粮库建成。该机借鉴了"库兹巴  相似文献   

6.
塔式烘干机系统由烘干塔、热风炉、风机、输送提升设备、烘前仓、烘后仓等部分组成 ,系统正常运行时各项技术性能应达到《烘干机系统验收技术规程 (试行 )》要求。通过对我省 2 6台塔式烘干机系统工艺和设备技术性能测试 ,发现该系统部分技术性能测试结果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具体性能的影响因素如下 :1 玉米破碎率的影响因素1 1 玉米容重及角质率对烘后玉米破碎率及裂纹率的影响不同容重和角质率的玉米经塔式烘干机系统烘干 ,破碎率和裂纹率增值见表 1 ,从中可以看出 ,一般情况下 ,玉米容重越高 ,角质率越高 ,破碎率增值越低 ,裂纹率增值…  相似文献   

7.
1 烘干机场区的粉尘飞扬烘干机经负载试车发现 ,由于原粮在进入清理设备及输送机时 ,这些设备不是全密封的 ,也没有设置除尘风罩 ,所以粮食在输送中 ,便在烘干设备周围产生大量的粉尘。针对这样的问题 ,我们认为首先要把握容易产生粉尘的部位。例如 :原粮从库内各粮仓运到烘干场所 ,经皮带输送机送至初清筛时 ,产生的粉尘特别大 ,严重影响整个烘干机周围的环境。如果采用全封闭输送机 ,并且输送机和初清筛的入粮口设有除尘罩 ,将会减少粉尘量 ,就能卡住粉尘源的产生。其次 ,应在烘干机装置前部设置原料棚 ,将烘前粮食从各个粮仓送至原料棚 …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较为先进和适用的粮食烘干机为筛网圆柱式和角状塔式热风粮食烘干机,它们基本代表了我国粮食烘干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然而,这两种类型的烘干机在实际生产中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现从6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以供设计部门在今后设计粮食烘干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东北地区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设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烘干机实地测试结果,对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设计指标在降水幅度为10%左右时,基本合理;随着降水幅度的提高,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对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考核的标准条件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减压烘干法是利用减压条件下,水的沸点也相应降低的原理来测定种子的含水量的一种方法,因此该方法适合于测定油脂类种子的含水量。本实验研究了烘干温度和烘干时间对减压烘干法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烘干时间的延长或烘干温度的升高,减压烘干法所测的含水量也在升高。在压强为0.01 MPa下,12份供试种子中,有11份种子在85℃温度下烘干21 h后所测得的含水量已基本达平衡。在上述条件下,本次所选用的8份油脂类种子所测得的含水量结果均比低恒温烘干法结果偏低。4份非油脂类种子中,只有刺槐种子减压烘干法所测得的含水量与低恒温法结果差异显著,其它3份种子两种测定方法下的含水量结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王继焕 《粮食储藏》2002,31(3):40-42
依据稻谷和油菜籽的干燥降水特性和GHCT型粮食烘干机试验,确定了稻谷和油菜籽的干燥工艺及工况参数,探讨了一条提高粮食烘干机使用效率,实现“一机多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采用DM510水分在线测控系统,使烘干过程中的玉米水分始终在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下自动调节,按预定目标进行工作。通过对烘干机排气口、换热器及除尘设施、电气等部位的改造,促使烘干机内气体流动顺畅,生产运转更加流程化。电器改造中增加的PLC控制系统,使烘干工艺流程始终处于可观、可控状态。与原有烘干生产工艺相比,增效、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烘干技术,粮食烘干过程中水分很难准确控制,人工调节设备,存在控制滞后、调节不准确、人员劳动量大等问题,烘出的粮食水分波动较大。中央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的烘干机引进安装了DM510E粮食烘干水分智能控制系统,经过一个烘  相似文献   

14.
15.
目前棉花种子大多数脱绒、包衣后销售,脱绒前若水分高则脱绒时摩擦力大,引起发热,伤害种子;包衣后种子水分高不易储存,容易降低发芽率,所以各种子生产企业在棉花种子脱绒、包衣前都测定种子水分.按照 GB/T3543 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的规定应采用低温 103℃烘 8h,时间长,影响种子加工.本研究通过高温烘干时间的改变,找出一个最接近于低温烘干法测定的烘干时间,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建立一个回归方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为民 《粮食储藏》1993,22(4):9-13
前言高水分粮是粮食生产过程中接近成品(相对干燥粮而言)的一个半成品.为此,每年国家和粮食生产者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时遇到坏天气,由于没有降水设施,眼睁睁地看着到手的粮食生芽、霉烂变质而一筹莫展.因此,对于收获后的高水分粮降水问题,已普遍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粮食管理部门、粮食生产者和科研部门的重视.本文主要是根据我国当前粮食降水的主要方式,粮食烘干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探索我国粮食干燥降水的途径,以供研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在粮食烘干过程中,因玉米的容重和原始水分不同、干燥介制裁温度不同、降水幅度要求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在烘后玉米的破碎率、裂纹率等指标上体现出来。建议在考核烘干机系统性能时,对烘后玉米破碎率、裂纹率等控制指标应用作相应的修改和调整,并简要阐述了提高玉米烘后品质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HT-100型塔式烘干机有两个干燥塔,一个冷却塔,能大幅度降低粮食中的水分,日干燥量为100t,在外界平均温度为-10℃的条件下,降水幅度可达16%,烘后玉米可保持烘前等级.该设备具有无污染,费用低,热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吉HJ-150型节能塔式粮食烘干机余热利用显著,节能效果突出,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电控配各实用,日干燥量为150t.30/左右高水分玉米可一次降至安全水分,烘后玉米质量好。该设备具有造型美观,费用低,热效率高及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家标准中的粮食类水分的测定方法均为热风烘干法,国家标准高水分玉米水分测定采用二次烘干法,GB/T10362-1989(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6540-1980)中水分高于15%的需要采用二次烘干法,而GB/T5497-1985中粮食水分高于18%的采用二次烘干法,二者对高水分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