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皇城区泱翔乡河西村是一个以养羊为主的纯牧业村,1983年春在28群绵羊中发生了传染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综合分析诊断为绵羊痘病。在检查的8582只绵羊中,发病1188只,发病率为13.84%,死亡270只,致死率为22.7%;母羊因病流产100只,占绵羊流产总数255只的39.2%。怀孕母羊发病较多,其次是种公羊和幼年羊,当年羔羊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痘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畜禽共患、接触性传染病,羔羊最易感染,近年来在本镇有所发生。经临床检查和尸体剖检诊断为绵羊痘病,现将发病情况与防制措施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4年11月下旬,本镇塔拉村一牧户182只绵羊有73只羊发病,发病率为41%,3日内死亡15只,死亡率为21%。2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绵羊痘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痘病是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口、唇、尾根等部的粘膜上发生特异性痘疹.我所在检疫中发现在市城关镇一养羊户饲养的169只绵羊,其中发病69只,死亡34只,死亡率为20.1%.  相似文献   

4.
2000年秋和2001年春季,随着牲畜交易旺季的到来,购畜商贩四处流动买卖病畜,造成阿拉善盟巴润别立镇37%牲畜发生了痘病.经统计发病绵羊13 216只,死亡大羊144只,羔羊286只,死亡率大羊占1%,羔羊占2%.该镇共有35 000只羊,为了有效控制绵羊痘病大面积传播,该镇兽医工作者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绵羊痘病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动物痘病中最严重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绵羊。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口、唇、乳房、尾根等部位的黏膜上发生特异性痘疹,死亡率高。前年崇礼县畜禽死亡率调查中发现绵羊痘病死亡率达12.3%。1发病情况前年5月12日,崇礼兽医站接到狮子沟乡东土城村羊发病的报告。14日赶到该村,对羊的病情进行调查,该村饲养绵羊5群,发病前绵羊存栏1120只,山羊151只。7日至13日发病绵羊438只,死亡46只,死亡率10.5%。山羊未见发病。2临床症状病初体温升高,41℃~4…  相似文献   

6.
1984年4月份我县喜丰口一带发生了绵羊和山羊的链球菌病,现将这种病的诊断调查情况报告如下。发病概况:喜丰口乡石梯子村某家绵羊发生疫病。据调查,某家共养绵羊29只,发病15只,发病率为51.7%,死亡10只,致死率达66.7%。与此同时,对该乡另五个  相似文献   

7.
绵羊脑包虫(多头蚴)病是一种致死率很高的寄生虫病,据1978年我场发病近百只绵羊统计,致死率几乎达100%。笔者于1979年采用手术方法收治20例,成活14例,死亡  相似文献   

8.
绵羊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绵羊接触性传染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以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黏膜发生痘疹为主要特征。发病、死亡以年幼体弱的为主。1发病情况2011年12月中旬,博湖县乔某饲养的180只绵羊,其中发病羔羊4只,死亡1只,死亡率为25%。  相似文献   

9.
<正>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疫病,危害极为严重,可造成羊死亡、流产等。羊痘病毒是亲上皮病毒,大量存在于病畜皮肤和黏膜的丘疹、脓疮及鼻黏膜分泌物内。羊痘主要临床特征为病羊皮肤和黏膜上出现痘疹、水疱疹,在无毛或少毛的部位如眼唇等出现丘疹及红斑。羊痘病可分为绵羊痘病和山羊痘病,绵羊痘病比山羊痘病发病快速。自然条件下,绵羊痘和山羊痘不发生交叉感染,即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及规模化发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10月至12月武山县得隆养殖专业合作社羊场65只羊发生畏寒,发热,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咽部疼痛,鼻汗时有时无,叫声嘶哑,眼结膜充血等症状等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共发病65只绵羊,且以老弱幼羊居多。发病率为23.5%,死亡6只,致死率为9.2%,治愈59只,治愈率90.8%。经临床诊断为羊染性急性支气管炎病,随  相似文献   

11.
中西结合治疗绵羊痘病李国栋宿之屏(甘肃省会宁县畜牧服务中心,730700)绵羊痘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由呼吸道感染。一旦羊群发病,1~2周内往往蔓延全群羊只感染发病。1995年12月以来,本县绵羊发生痘病,笔者对发...  相似文献   

12.
<正>绵羊痘病又名绵羊"天花",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只感染绵羊。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口、唇、乳房、尾根等无毛或少毛部位皮肤粘膜发生痘疹。一般于冬末春初多发,死亡率高,对养羊业危害较大。2015年10月新乡市某羊场发生一起绵羊痘病例。1流行病学调查该羊场共养殖有小尾寒羊130只,其中羔羊20只,起初只有羔羊发病,一周后成羊陆续感染,但是症状较轻微,只有精神  相似文献   

13.
绵羊痘病是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在病羊的少毛或无毛区 (眼周围、唇、鼻、乳房、阴户、四肢和尾内侧发生特异性痘疹。经送检人员诉 :共饲养 350只绵羊 ,其中有 80只发病 ,死亡 2 3只 ,死亡率 2 0 8%。1 发病情况2 0 0 3年 3月中旬 ,酒泉市祈丰乡闵某饲养 350只绵羊 ,以放牧为主。从 3月 1 0日相继发病 ,由于牧区交通不便 ,病程已有 1 5d ,曾用青霉素、链霉素试治 ,效果不佳 ,病情不能控制。现有 80只先后发病 ,其中死亡 2 3只 ,妊娠羊流产 5只。追问知 :接种过羊四联苗 (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黑疫、羔羊痢疾 ) ,但未接种过羊…  相似文献   

14.
据资料记载,从1953—1989年,天峻全县施行了以“预防为主”的高密度免疫接种,截止1989年累计发病6起共1426只,死亡88只,平均致死率6.17%。1989年停止了绵羊痘的免疫。  相似文献   

15.
绵羊痘又称绵羊天花,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妊娠母羊感染后易发生流产,而羔羊的发病致死率高达100%。因此给养羊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病是国家农业部规定的一类动物疫病,主要发生于冬末春初。一般只在绵羊间传播,所有品种、性别、年龄的绵羊均可感染,但不能传播给山羊和其他家畜。在羊屠宰检疫过程中,检疫人员应规范宰前宰后检疫操作程序,从而有效预防控制绵羊痘疫情的传播和发生。  相似文献   

16.
羊痘的防制     
张健水 《北方牧业》2005,(11):22-22
<正> 羊痘包括绵羊痘和山羊痘。侵害绵羊的叫绵羊痘,侵害山羊的叫山羊痘。山羊、绵羊互不传染。绵羊比山羊更容易感染。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发,是多种家畜痘病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典型病理过程。以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山羊痘的病原为山羊痘病毒,该病较少见。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绵羊痘相似,但症状较轻。一、发病情况 2005年4月,灵寿县南营乡邢某的40只新购买的绵羊发生以体温升高、食欲丧失、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和粘膜上发生特征性痘疹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17.
从1997-2000年,作者参加了16起绵羊痘病疫情的调查与防治工作,均及时扑灭了疫情,报告如下. 1 流行情况绵羊痘病在我旗首次发生于1953年,到1985年疫情在15个乡级单位流行,累计发病羊146 707只,病死10 431只,病死率为7.11%.从1953年在全旗普遍开展了绵羊痘的免疫工作;1988年到1991年只在旗边界地区做免疫带;1992年全旗停止了绵羊痘的免疫.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武山县3个乡镇10个行政村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生以体温身高、气喘、咳嗽、食欲降低或废绝等为临床症状的疾病,共发病282只绵羊,发病率为31.3%,死亡56只,致死率为19.86%,且以老弱幼羊居多。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羊链球菌病,随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疫情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症状病羊初期体温达40-41℃,精神沉郁,饮食下  相似文献   

19.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以高温、疱疹等为主要症状 ,本病呈地方型或区域型流行。 2 0 0 2年 1 0月在我区的香泉乡马莲村发生了细毛羊痘病 ,后陆续在称钩乡、凤翔镇、西川农业示范园区等地发生了小尾寒羊痘病 ,先后共有 5 2 5只发病羊。笔者采用中西医药结合的疗法对发病羊进行治疗 ,共治愈 494只 (有 3 1只死亡 ) ,治愈率达 94%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患羊精神沉郁 ,饮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升高达40 .5℃~ 42℃ ,流浆液性或粘性鼻液 ,结膜潮红。 1~ 2天后病羊全身出现疱疹 …  相似文献   

20.
绵羊痘是由绵羊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温、疱疹等为主要病状。本病呈地方型或区域型流行。 2 0 0 2年 10月在我区的香泉乡马莲村首先发生了细毛羊痘病 ,后在称钩乡、凤翔镇、西川农业示范园区等地陆续发生了小尾寒羊痘病。共发病羊 5 2 5只 ,发病后笔者采用中西医药结合的疗法治愈 4 94只 ,死亡 31只 ,治愈率达94 %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症状 患羊精神沉郁 ,饮食欲减退或废绝 ,体温升高达 4 0 .5~ 4 2 .0℃ ,流浆液性或粘性鼻液、结膜潮红。 1~ 2天后全身出现疱疹 ,逐渐增大 ,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