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鸡虫媒性传染性疾病,是由昆虫传播引起的一类体内寄生虫病,该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通过昆虫叮咬传播或通过体内繁殖后再传染给鸡。该类疾病传播速度快,一旦会在较短时间内波及整个鸡群,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夏秋季节雨水多,对库蠓(小黑蚊)、蚊、蝇等吸血昆虫大量繁殖十分有利。而这些昆虫是白冠病等虫媒性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因此做好鸡的虫媒性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养鸡生产效益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夏秋季节,高温多湿,庠蠓(小黑蚊)、蚊、蝇等吸血昆虫大量繁殖,很容易引起鸡白冠病、鸡痘等虫媒性传染病的发生。现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将鸡白冠病和鸡痘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又名白冠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病是虫媒传播性疾病,吸血昆虫库蠓和蚋是其传播媒介,通过叮咬病鸡和健康鸡进行疾病传播。该病的典型病例常见于3~10周龄的小鸡和中鸡,死亡率高时可达50%左右。成鸡也可发病,轻者影响其生长发育,严重时也  相似文献   

4.
1前言1.1鸡白冠病鸡白冠病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的贫血性疾病。吸血昆虫蚋和库蠓叮咬鸡引起传播,是主要的传播媒介,一般在夏末和秋季多发,由于夏季降雨量较大,部分沟渠积水,库蠓和蚋多孳生,因此在多雨水涝的年份发病率明显增高。1998年中国从南到北发生洪涝灾害,吸血昆虫的孳生格外严重,出现了一个白冠病多发年,而后两年发病稍轻,并有地区性,今年8月中旬以来白冠病的发病呈抬头趋势,有一定的死亡率,对蛋鸡产蛋率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降低,应引起养鸡户的重视。1.2鸡痘鸡痘也是…  相似文献   

5.
夏秋季节高温高湿,有利于蚊、蝇等吸血昆虫的大量繁殖。而这些昆虫正是白冠病、黑头病等虫媒性原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夏秋季节是鸡的原虫病的高发季节,切实做好防范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白冠病和鸡痘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降水量偏大,部分省市已发生洪涝灾害,吸血昆虫滋生格外严重,虫媒传染病白冠病和鸡痘两病发病率比往年高(白冠病发病率约5%,鸡痘发病率约2%),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现将白冠病和鸡痘诊断与控制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易传播该病,每年在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但今年却在冬季发生,所以鸡痘的防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鸡痘是蛋鸡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  相似文献   

8.
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由吸血昆虫库蠓和蚋传播的,主要发生于夏秋季节,雏鸡易感性最高.  相似文献   

9.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通过皮肤黏膜伤口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易传播谈病,每年在夏秋季节多发。主要通过皮肤损伤传染,其中蚊虫叮咬是最主要的传播因素。但今年却在冬季发生,所以鸡痘的防治应当引起足够重视。鸡痘是蛋鸡的常见病、多发病,不同日龄的鸡均易感染。  相似文献   

10.
《北方牧业》2013,(11):25
<正>(接上期)②肉鸡白冠病a.病因及发病症状冀东地区,如秦皇岛和唐山地区是鸡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多发区。鸡白冠病又称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原虫在鸡体内寄生而引起的。本病由吸血昆虫库蠓和蚋传播,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雏鸡易感性最高。病鸡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11.
<正>鸡卡氏白细胞病又称白冠病,是由卡氏白细胞虫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本病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吸血性昆虫库蠓(小黑蚊)叮咬病鸡再叮咬健康鸡而进行传播。一般库蠓在20℃以上时繁殖快,活力强,每日清晨或夜晚为活动高峰。该病在我县7、8、9月份都有发生。养鸡户往往忽视该病的预防。2010年7月,我县某蛋鸡场的270日龄产蛋鸡发生白冠病,发病423只,死亡85只,损失较大,现将这一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夏季高温多湿,沟壑存水较多,对库蠓(小黑蚊子)、蚊、蝇等吸血昆虫大量繁殖十分有利,而这些昆虫就是鸡白冠病、鸡痘传染病的主要传播媒介。鸡白冠病鸡白冠病又叫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临床上以贫血、消瘦、鸡冠苍白为特征。雏鸡、育成鸡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成年鸡发病后可使产蛋率下降30%~50%。该病多发生于高温多湿的月份,呈明显的季节性流行。该病确诊后,应立即进行治疗。可用氯喹按每公斤拌料200mg,连喂3d;隔2d,再  相似文献   

13.
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在鸡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痘疹,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可使不同日龄、大小的蛋鸡和肉鸡发病,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吸血昆虫(如蚊子等)叮咬极易传播该病,饲养管理不良可促进该病的发生。2011年10月,辽宁省葫芦岛地区某养鸡户饲养的2500只80日龄海兰商品蛋鸡冠、髯、眼睑出现点状  相似文献   

14.
<正>1鸡白冠病病原是住白细胞原虫,在鸡被蠓、蚋叮咬时进入鸡组织内分裂增殖,在红细胞和白细胞内生长成熟,成熟的公母虫被蠓、蚋吸血后随血到蠓、蚋体内交配生殖。有几种库蠓在许多省传播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福建报道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原虫。鸡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是鸡的秋季多发病,因其引起严重贫血,首  相似文献   

15.
白冠病的发生、流行与库蠓等吸血昆虫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方性。今年天气炎热,雨水较多,给库蠓等吸血昆虫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优良的环境,因此要谨防经它们吸血而传播的住白细胞原虫病(即白冠病)。  相似文献   

16.
鸡住白细胞虫病是由住白细胞虫属中的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单核白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原虫病,又称作鸡白冠病。该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库蠓传播卡氏住白细胞虫病,蚋传播沙氏住白细胞病。其中以卡氏住白细胞虫最常见、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7.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牛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牛、羊、猪、人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溶血性传染病。常发生于夏、秋季节,主要由蚊蝇及吸血性昆虫叮咬传播。  相似文献   

18.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为鸡白冠病,是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内,由吸血昆虫传播引起的以贫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与组织出血和粒状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  相似文献   

19.
<正>鸡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家禽中鸡最为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北方地区更多见于秋季。各种日龄的鸡只均可感染,尤其在不良环境中的发病率更高。1流行因素及特点1.1鸡痘在临床上可分为皮肤性、粘膜型和混合型。病鸡和隐性感染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创伤、吸血昆虫叮咬皮肤都可传播此病。鸡痘主要侵害雏鸡,成年鸡对本病有一定的抵抗力,雏鸡患病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鸡住白细胞虫病又称为鸡白冠病、鸡出血性病,是住白细胞虫寄生于鸡的白细胞(主要是单核细胞)和红细胞内,由吸血昆虫传播引起的以贫血、下痢、咯血、全身器官与组织出血和粒状结节为特征的一种血液原虫病。该病呈地方性、季节性流行。在我国已发现寄生于鸡的卡氏和沙氏住白细胞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