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寄生虫病是由体内或体外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一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的宿主是多种动物,有些寄生虫病还可感染人,即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寄生虫病的危害1.损伤宿主的器官和组织。寄生虫在动物体内或体外寄生时,均会对相应器官、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并使其功能降低。一般体外寄生虫损害动物皮毛,体内寄生虫损害机体内部脏器。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侵入动物体内的不同部位,造成损害引起的疾病。寄生虫病在鹿群中普遍存在,多以慢性消耗过程为主。1肝片吸虫肝片吸虫又叫肝蛭病,是多种动物容易感染的一种蠕虫病,多寄生在鹿的肝脏胆管中,引起鹿的慢性间质性肝炎、胆管炎,并伴有全身中毒与营养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1.1症状寄生数量少时,一般无明显症状,大量寄生  相似文献   

3.
正乌龟寄生虫病是寄生虫侵入乌龟机体而引发的疾病。由于寄生虫种类和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体外和体内寄生虫,而引起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也不相同。体内寄生虫种类有盾腹吸虫、蛔虫、蛲虫、线虫、血簇虫、隐孢球虫、锥虫和棘头虫;体外寄生虫有蜱虫、螨虫和跳蚤等,寄生虫病对乌龟的健康生长影响很大。1体内寄生虫1.1病症感染寄生虫的病龟,初期体表无特别明显的症状,一切  相似文献   

4.
正寄生虫是一类靠摄取动物机体的营养物质为养料,供自身的生长发育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动物的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通常是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降低了饲料的转化率,造成饲料的浪费,同时降低了动物机体的免疫力,造成免疫力低下,进而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寄生虫通常还能够对其寄生部位的机体造成一定的物理损伤。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也能够毒害或损伤机体组织器官。所以寄生虫病是必须要时刻关注,及时预防,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病是动物普遍感染和危害极大的一类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能引起动物大批死亡,大多数寄生虫则通过虫体的寄生,夺取寄主营养,以及幼虫在移行期引起的广泛组织损伤和释放寄生虫毒素对机体造成危害,使生长率及生产性能下降,因而严重影响肉、乳、蛋的产量,影响皮毛质量和役  相似文献   

6.
寄生虫病是由寄生虫寄生于动物机体所引发的疾病,寄生虫病对养猪业危害很大,可导致猪急性发病,大批死亡,在猪体内隐性感染会造成患猪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还可引起母猪流产、繁殖障碍,因此防控寄生虫病已成为提高养猪经济效益、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寄生虫病是鹅常见多发的一类疾病。由于各种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寄生部位的不同,对鹅的致病作用和危害程度也各不相同。严重感染的寄生虫病如球虫病等,可引起鹅大批死亡,更多的寄生虫病则因摄取宿主营养而引起雏鹅和幼鹅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等,进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此外,种鹅感染寄生虫后,会严重影响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所有寄生虫病都会导致饲料的严重浪费,降低鹅的生产性能;降低机体抗病能力,诱发其他疾病如细菌病、病毒病和原虫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疥螨是一种体外寄生虫,寄生于动物表皮内,引起慢性皮肤病。它的传染性很强,能引起患病动物剧烈瘙痒及各种类型的皮肤炎症。兔疥螨病是家兔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发于兔的嘴、鼻、爪等部位。病兔不停地用脚爪抓嘴、鼻等处,病变部位出现灰白色结  相似文献   

9.
<正>虱是许多家畜体表的专性寄生虫,包括咀嚼式虱和刺吸式虱。虱生活在宿主动物的表皮、被毛或者羽毛中,依靠动物相互接触进行传播。大多数虱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血虱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而食毛虱能寄生于哺乳动物和禽类。1临床表现与诊断虱病主要引起瘙痒和皮肤的刺激性反应,在感染部位引起刮伤、摩擦、啃咬。一般家畜感染虱子后呈现出全身性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糙,产量下降。严重感染时,动物感染部位  相似文献   

10.
抗动物外寄生虫中草药研究进展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体外寄生虫主要是指节肢动物门的螨类、蜱、虱类和蝇类等。由这些寄生虫寄生于动物体表或环境引起的动物疾病称为外寄生虫病。其中,以螨最为严重。在临床上,动物感染外寄生虫病引起皮肤瘙痒、过敏、发炎,生产性能(产奶量、产肉量、产毛量等)降低,生产发育缓慢,渐进性消瘦,甚至死亡,皮毛动物的皮毛质量受损。  相似文献   

11.
梅花鹿肾虫病是由冠尾线虫寄生在梅花鹿肾盂、肾脏周围脂肪和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疾病,也有少数的寄生虫会寄生在肝脏、肺脏、胸腔和腹膜等部位。该种疾病的发生会严重影响到梅花鹿的生长,危害严重的还会导致梅花鹿大面积死亡现象发生,常呈现地方流行性,一般在温暖潮湿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2.
仔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病是立克次体引起的猪等动物一种散在的热性、溶血性疾病。美国猪附红细胞体阳性率为 15 %。牛的附红细胞体在我国多有报道。不同的虫体寄生于不同的宿主。每种虫体似乎有相对的特异性。应激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易诱发此病。外寄生虫和蚊蝇都可传播 ,手术器械、注射用针头亦可  相似文献   

13.
<正>寄生虫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它会在不易察觉之间消耗猪的体质,使猪更易发生疾病。寄生虫主要分体内寄生虫,体外寄生虫两大类。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疥螨、蜱、虱等。被寄生的部位受刺激产生痒感,猪不停地啃咬痒部或躁动不安,在墙体或栏圈上磨蹭,造成皮肤出血与结痂,重者造成渗出性皮炎;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遭到破坏,使其他病原更容易侵入机体;吸食猪的血液、组织,猪体营养流失;分泌毒素,引发其他疾病;患猪营养不良,抵抗能力下降;猪的采食减  相似文献   

14.
<正>动物体内尤其是消化道、呼吸道等寄生着大量的微生物菌丛,构成了动物体内特有的微生物菌群平衡,简称动物微生态。动物体内的微生物菌群可以分为固有菌群和过路菌群两大类。固有菌群又称正常菌群丛,是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动物正常菌群的微生物也存在着这样一类微生物,当机体由于防御性降低、生存部位的改变或因数量剧增等情况也会引起动物发生疾病,此类微生物称为条件致病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02,23(11):51-51
在养殖业中,掌握常见的羊病预防与常规性诊治是非常重要的。在羊的生活过程中,疾病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发病的性质一般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3大类。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传染病所具有的特性还有当羊注射了某种疫苗或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就具有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能力。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病流行。烈性传染病可造成大批死亡。由寄生虫如蠕虫、原虫等寄生于动物体引起的疾病为…  相似文献   

16.
禽类寄生虫轻则夺取禽体营养,引起禽体大量营养消耗,降低禽体抵抗力,重则破坏禽体组织细胞,引起疾病,产生毒害作用,因此,搞好禽常见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对家禽的健康非常重要。禽常见寄生虫按寄生部位不同可分为寄生于消化道内的球虫类、吸虫类、绦虫类、蛔虫等,寄生于呼吸道的吸虫类、线虫类、弓形虫等,  相似文献   

17.
寄生虫病是家兔常有的一种流行性疾病,患兔因抵抗力降低,极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幼兔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大批死亡。由于寄生虫种类和寄生部位的不同,危害也不尽相同。家兔寄生虫中大多寄生在消化道,一般是以虫卵或幼虫的形式随宿主(病兔)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散布到自然界,别的家兔或其他动物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8.
正寄生虫病是羊场普遍发生的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的存在不但使羊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其他疾病的发生,而且还会极大地降低饲料转化率,减缓羊只的生长速度,直接或间接地给羊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羊群寄生虫可分为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两种,前者寄生于羊皮肤表面,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后者则寄生于羊的组织器官或体液。羊群中体外寄生虫病主要有羊螨病、羊蜱类病及羊鼻蝇蛆病等;体内寄生虫病主要有吸虫病(如  相似文献   

19.
根据发病的性质,一般将羊病分为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普通病三大类。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霉菌、支原体等引起具有传染性的疾病为传染病。当羊注射了某种疫苗或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就具有了对这种疾病的免疫能力。病原微生物是通过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释放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损害动物机体,使动物发病,并通过动物的排泄物造成污染,使病流行。由寄生虫如蠕虫、原虫等寄生于动物体引起的疾病为寄生虫病,特点是有季节性和群发性。寄生虫对动物的危害主要是造成器官、组织的机械性损伤,夺取营养或产生毒素,使羊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普通病包括内科疾病外科病、产科病等。这类疾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代谢失调等原因造成,特点是没有传染性,多为散发。中毒病可造成大批羊只死亡,羊病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0.
正鸡寄生虫病是由寄生鸡体上的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的总称,常见的鸡寄生虫病主要有:鸡球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白冠病)、鸡绦虫病、鸡蛔虫病、鸡组织滴虫病(盲肠肝炎)、鸡羽虱和鸡螨虫病共七种,其中有的寄生于鸡的体内有的寄生于鸡的体外。1寄生虫对鸡的危害1.1机械性损伤寄生虫成虫、幼虫或者虫卵经口、损伤皮肤进入鸡体内,其在移行过程中及到达特定部位(如球虫主要寄生于小肠和盲肠,组织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