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曲霉毒素(AF)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二呋喃香豆素衍生化合物。从结构上看,各种黄曲霉毒素彼此十分相似,均为含C、H、O三种元素的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8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食品安全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消费者对黄曲霉毒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基本结构都有一个二呋喃环和双香豆素,又名氧杂萘邻酮,目前分离出的有B1、B2、G1、G2等18种,凡二呋喃环末端有双键者毒性较强。尤以B1最甚,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对人和动物危害极大,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1A类致癌物质。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多为B1、B2、G1、G2四种,动物摄取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实验证明,当动物食入黄曲霉毒素B1后,经过代谢所产生的黄曲霉毒素M1从尿和乳汁排出,部分存留肌肉中。用含100μg/kg黄曲霉毒素B1的饲料喂牛,牛乳中含M1…  相似文献   

3.
去除饲料黄曲霉毒素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AF)是黄曲霉菌(asperigillus flavus)的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都有很强的毒性。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具有相似结构的衍生物,它们都有一个糖酸呋喃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结构,现知饲料、食品或培养基中的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B2a和G2a6种。毒素进入动物体后,可生成结构相似的6种代谢物:M1、M2、P1、Q1、GM1和GM2。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而以B1毒性最大,M1、G1次之,B2、G2和M2较弱。B1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耐高温,至少在280℃以上才能裂解,一般的煮沸是不能将它破坏的,在低温下,即使是-40℃以下也不能破坏,但易被强碱或强氧化剂破坏。  相似文献   

4.
1 黄曲霉毒素的致病机理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和M1、M2等类型,其中M1、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最大。黄曲霉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产品中是相当稳定的。黄曲霉毒素B1对所有动物肝脏都是原发性毒,可在肝脏、胆囊、胰腺、尿道以及胃中导致肿瘤、致癌,它可与细胞核和线粒体的DNA选择性结合,使活性增强。黄光琪等研究指出,黄曲霉毒素B1能跟tR NA结合成加成物,抑制tRNA与氨基酸的合成活性,从而在翻译水平上干扰了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影响细菌代谢。198…  相似文献   

5.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人畜共患并且严重危害的一种真菌毒素中毒性疾病。黄曲霉毒素,目前已发现有20种,其中以B1、B2、G1、G2毒素毒力最强,尤其是B1更突出的强,所以目前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由于该毒素可致癌,动物饲喂后其产品如奶对人的健康有影响。黄曲霉毒素在体内吸收后.微量进入血液,肌肉中基本没有,移行于肝、奶中较多。奶牛采食含该毒素的饲料。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产物黄曲霉毒素M1其毒性与黄曲霉毒素B1近似。由于幼小动物对该毒素最敏感。乳又是大多数婴儿的重要食品,因此,对乳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问题人们十分观注。  相似文献   

6.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目前已分离鉴定出的黄曲霉毒素20余种,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B2、G1、G2以及由B1和B2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等[1].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极强,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的毒性,其中以B1毒性最大[2].当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3],对人和动物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近年来,犬只黄曲霉毒素中毒病例很多,研究黄曲霉毒素中毒对犬只肝脏组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和脱毒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AFT是寄生曲霉和黄曲霉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是一类结构相似含多环不饱和香豆素的化合物,双呋喃环与香豆素是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双呋喃结构为双键的毒性强。黄曲霉毒素在紫外线下都发荧光,黄曲霉毒素现已分离出17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  相似文献   

8.
1 黄曲霉毒素的特点 1.1 毒性强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孔曲霉菌等某些菌株的代谢产物。黄曲霉菌素是一组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现已明确结构的有十几种,毒性较强的有B1、N1、G1、B2、M2、G2和P1等,其中以B1毒性最强,M1和G1次之,B2和M2等较弱,一般检测对象是B1和B2。  相似文献   

9.
柴静 《养殖技术顾问》2013,(12):102-102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家禽中常见的霉饲料中毒,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菌代谢的产物,是结构相似的化合物的总称。黄曲霉毒素及其衍生物有20种,其中8种有致癌作用,以B1、B2、G1、G2毒素的毒力增强,尤其以B1毒素更为突出。所以,目前产生的黄曲霉毒素均指B1毒素。寄生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由此霉素引起的中毒成为黄曲霉毒素中毒。  相似文献   

10.
黄曲霉毒素B1免疫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包括AFB1、AFB2、AFB2a、AFG1、AFG2、AFM1、AFM2、AFQ1、AFQ2a等10余种毒素。作者介绍了黄曲霉毒素B1和M1抗体制备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检测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寻求安全、快速、准确和经济的检测方法已成为黄曲霉毒素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