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薇菜的生物学特征,对纳雍县野生薇菜资源的分布及生境进行了调查,为当地进行薇菜的人工栽培、引种驯化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厚朴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厚朴是药用树种。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增加,厚朴野生资源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亟须人工培育,满足市场需求。总结了厚朴采种育苗、造林、采收与加工等技术,对今后厚朴人工丰产培育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薇菜的特性、栽培管理、采收及加工技术进行了介绍,说明薇菜是极具潜力的森林蔬菜植物资源,值得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4.
资讯     
保护野生红豆杉培育人工红豆杉"‘保育’包括了对野生红豆杉的保护和对人工红豆杉的培育。"6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红豆杉保育委员会全体会议暨全国红豆杉产业发展座谈会倡导在保护红豆杉资源的同时,鼓励指导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加强对人工红豆杉的培植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蕨菜、薇菜、荚果蕨、蹄盖蕨是黑龙江省四种主要出口蕨类,由于过度采收,产量逐年下降。现人工栽培基本是挖根茎栽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极少,挖根茎虽扩大了种群但亦破坏了野生资源。对四种蕨类繁殖叶的特征、孢子成熟期及采集时间进行比较,以利对采用孢子繁殖栽培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人工培育的薇菜优质幼苗为目的,进行高寒林区林下栽培试验,选择适宜的立地条件,形成一套科学的栽培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本研究对野生薇菜资源的生长环境进行调查,筛选出最佳的薇菜生长环境,为下一步薇菜幼苗移栽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高寒林区薇菜适宜生长在土壤腐殖层较厚的酸性黑壤中,适宜p H值为3.2~3.9;在坡度21°~50°、郁闭度0.3~0.6区域薇菜分布广泛,土壤养分中有机质、速效氮、有效磷含量高,薇菜分布多并且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7.
甘南高原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和人工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甘南高原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通过人工栽培可减少药农对野生桃儿七的滥挖滥采,保护野生珍稀植物,且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从而促使该地区农牧民进行大面积栽培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培育红豆杉人工药用原料林既是紫杉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保护野生资源的有效手段。云南红豆杉紫杉醇含量高,具有较高的药用开发价值。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云南红豆杉的资源状况,分析评价了我国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培育在良种选育、采穗圃营建、种苗培育、人工林营建与原料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情况,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该文系统阐述了东北铁线莲育苗和栽植成药的技术要点,包括圃地的选择和管理技术、种苗的优育技术、采种苗管理技术、人工移栽和培植成药技术、成药材的采收及初加工技术,为东北铁线莲培育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和培育模式,比野外资源增产3~4倍,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远志为国家三类保护中药材,是安神类最好的一味药,由于用药量越来越多,使得野生资源大幅减少,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保护发展野生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远志的人工栽培势在必行。本文对远志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防治和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了远志丰产栽培的成功做法。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我国乌饭树的野生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及人工培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乌饭树在热带地区的扦插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为深入研究乌饭树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原地保护、异地保护和人工培育等方面介绍了灌阳县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现状,结合内因与外因,分析了野生南方红豆杉的致危因素,提出相应的保护原则与措施,以期为其它地区保护野生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公英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全株可入药,临床用途广,并且蒲公英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绿色蔬菜,有着广泛的食疗作用。主要总结了蒲公英的药用、畜牧及保健品的价值,为蒲公英的利用和商品化提供方向。蒲公英市场开发潜力大,经济价值高,但野生资源分散,不易采收,可发展人工种植,建立生产基地,促进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野生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紧紧抓住用好当前林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大力推进以利用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为主向以利用人工培育资源为主的战略转变,实现我国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野生动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资源,在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科技进步、维护公众健康、发扬中华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保护好野生动植物,对于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面保护东北森林资源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林下山野菜是发展林区经济的重要措施.该文综述了东北林区典型山野菜的生物学特征、采收季节与部位等,分析了采收方式和采收强度对山野菜生长、更新等的影响,提出了促进山野菜恢复的人工培育技术,为科学保护和利用山野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资源县所有乡镇野生楠木资源进行了调查,总结了适合楠木生长的生态环境。通过对当地群众的访谈,结合栽培试验及有关科研成果,找出了人工种植野生楠木苗成活率低的原因,论述了楠木的培育技术,以期为保护、大面积营造楠木这一珍贵用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林间山地野生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蕨菜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我们对林地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表明蕨菜人工栽培必须做好选地、采根、栽植、肥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效果良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广元山野菜资源分布广,种类多,但存在人工栽培面积小,野生资源重采轻管,产业发展无序,开发利用率低,研究技术力量弱等问题。开展山野菜资源调查研究,制定保护措施、加强深度及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建立无公害山野菜栽培基地、培育有地方特色优良品牌是广元山野菜发展日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国外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世界各国有关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整体情况进行了概述, 介绍了欧美、澳大利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基本情况, 总结了当前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及利用的整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勐养子保护区党片区域大红菌的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开发意识淡薄,采菇时急功近利,采收后加工手段落后,导致野生大红菌产量和质量下降等问题.藉此提出了建立共管机制,建立固定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实行村民划片承包管理制度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林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