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害草紫茎泽兰快速蔓延,殃及林木、农作物之势,永德县结合县情,采用以草代柴除灭法,获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紫茎泽兰属多年生半灌木状草本,主要靠种子繁殖,一般每株有种子约3至4.5万粒,亦能无性繁殖,喜温暖多湿环境。它原产于南美洲和古巴,18至19世纪随航海、航空事业的发展传到亚洲,本世纪40至50年代由东南亚传入我国云南的南部。习惯上永德人称紫茎泽兰为“解放草”,意思是这种草解放后才开始出现。由于永德境内温暖湿润,很适合紫茎泽兰的生长。全县12个乡镇3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至境内最高海拔3504米的大雪山,低至最低海拔540米的户等坝,均有紫茎泽兰的生长覆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菊科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飞机草、紫茎泽兰和薇甘菊以1.5g/L处理后72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5.6%、87.6%和74.6%;飞机草、紫茎泽兰和薇甘菊乙醇提取液处理72h后的半致死质量浓度C50分别为0.6892、0.6813、0.7474g/L。即3种入侵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顺序强弱依次为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  相似文献   

3.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低51.75cm,年均径生长最大1.66cm,最小1.43cm,生长量与荒山造林无差异,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7%~55%;板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年后就可减少29%;1年生桉树林下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验证了生物替代的生态工程法,是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的有效实施治理。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入侵区应慎修生土隔火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紫茎泽兰的特性和危害及调查防火线、生土隔火带、火烧迹地上紫茎泽兰入侵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紫茎泽兰入侵区应慎修生土隔火带的建议及3项替代生土带的技术措施,即:充分利用山沟的阻火作用、营造防火林带和草带及在灭火过程中通过砍、烧等措施形成防火线.  相似文献   

5.
选用速生树种柠檬按造林替代紫茎泽兰试验以来,五年间共有三千多农户参加造林14636亩,控制害草面积达到8000多亩,经抽样调查造林成活保存率均达85%以上,紫茎泽兰生长密度降低了80%以上,其技术方法简单,而且经济省劳。新平县水塘、戛洒、腰街和漠沙等低热河谷地区,凡在宜林荒山或丢荒地,多被紫茎泽兰蔓延、侵占,严重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长期困扰着人们的思想,成为农牧业十分突出的一个问题。根据省科委对开展紫茎泽兰防除途径课题的研究精神,我县自1984年开始,在热区选用柠檬桉造林替代紫茎泽兰试验以来,1984—1986年共有3062户(联户)造林14636亩,控制害草面积达8000多亩,经抽样调查造林成活保存率均达85%以上,紫茎泽兰的生长密度降低了80%以上,害草恶性蔓生的现象得到了明显的控制,现状大为改观。1987—1988年又完成柠檬桉造林面林9238亩,替代面积194亩,深受干部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6.
滇中林区防火生土隔离带上有大量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入侵,在防火期内,这些紫茎泽兰茎干枯易燃。为了解生土隔离带上紫茎泽兰茎的热解特性,选取当年生长、前1年干枯和前几年干枯紫茎泽兰的3种不同茎,分别进行热解试验。采用热重分析法,在25℃~800℃的温度下、流量为20mL/min的氮气作为保护性气体、升温速率为20℃/min的条件下进行热解实验,利用Coats-Redfern公式计算得出了相应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建立了紫茎泽兰茎的3个动力学方程。分析表明,当年生长、前1年干枯和前几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的着火点分别为241℃、277℃、271℃;活化能从大到小排序为:当年生长的紫茎泽兰茎前几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前1年干枯的紫茎泽兰茎。  相似文献   

7.
墨江县的荒山普遍生长紫茎泽兰,严重地影响了造林。如果撒播种子,落不到表土层;如果塘播,花工大,且长出的幼松很快就被紫茎泽兰所掩没。特别是紫茎泽兰生长萌发繁茂,大量消耗地力。为了摸索在这种害草区进行造林的经验,墨江县投入资金,组织人力,在紫茎泽兰地块上进行营造思茅松的试验。做法是,于五月初,用人工整地,  相似文献   

8.
董欣悦  王见 《绿色科技》2013,(12):63-65
概述了紫茎泽兰的基本特征、起源和在我国分布的情况。综述了紫茎泽兰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从遗传特性上探讨了紫茎泽兰的生长优势;分析了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研究了紫茎泽兰提取液的提取方式;根据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化学性质做了杀虫活性的研究;最后指出了目前我国紫茎泽兰的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对紫茎泽兰提取液的开发和合理利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昆明板机厂研制开发出“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昆明人造板机器厂研制开发出一条可年产7000m^3的紫茎泽兰刨花板生产线。这是我国国内首条紫茎泽兰高压微粒板生产线,在云南省华坪县投产至今已生产1000多万m^3紫茎泽兰刨花板。专家认为,以紫茎泽兰为原料生产刨花板,一方面,从科技利用角度缓解了紫茎泽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还可缓解日益紧张的木材供需矛盾,刺激我国木材工业向人造板和非木质人造板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使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这种生长快、蔓延迅速、危害极大的外来杂草变害为宝进行了利用紫茎泽兰生产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研究。结果表明:用紫茎泽兰草粉替代50%麦麸可生产优质白僵菌,能降低生产成本29%。  相似文献   

11.
在滇中昆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紫茎泽兰连续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外业调查、采集样品,并在实验室测定燃烧性参数,包括活紫茎泽兰(带枝条和叶)、枯死紫茎泽兰和紫茎泽兰凋落物的点着温度、热值、灰分含量等。结果表明:枯死、活紫茎泽兰的载量不到为0.5kg/m2,凋落物的载量为(0.97±0.06)kg/m2,载量不大;枯死和活紫茎泽兰的点着温度分别为(236.7±4.8)℃,(243.4±4.8)℃,凋落物的为(281.7±1.9)℃,点着温度都很低,很容易着火;枯死、活紫茎泽兰的热值为分别为(21 075.2±8 627.2)kJ/kg和(18 527.9±913.7)kJ/kg,凋落物的热值为(16 223.2±1 257.6)kJ/kg,处于较高水平;枯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9.89±0.33)%,活紫茎泽兰的灰分含量为(4.44±1.01)%,凋落物的灰分含量则高达(17.22±5.93)%。  相似文献   

12.
紫茎泽兰入侵受松小蠹危害的云南松林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讨了紫茎泽兰对松小蠹危害成灾云南松林的入侵状况,对3个受灾云南松群落的结构、生物多样性指数、紫茎泽兰的入侵危害程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松小蠹危害与紫茎泽兰入侵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松小蠢危害可通过影响群落结构而导致生境变化,增加了群落的可入侵性.群落结构越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越低,对生境资源的利用越不充分,紫茎泽兰成功入侵的机会越大.松小蠹的危害导致云南松林退化,紫茎泽兰的入侵加剧了其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成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生态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13.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4.
本项研究在云南省宜良县进行。在紫茎泽兰密度较大(40%以上)的地方,营造藏柏、柳杉、圆柏、华山松等树种,来替代控制紫茎泽兰。试验面积3162.8亩,造林的平均保存率达85%,长势良好,基本上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危害。引进天敌泽兰实蝇的生物防治,两年内已经扩散到全县以及毗邻七个县区的紫茎泽兰滋生地,扩散面积达4150km~2。还发现了引起紫茎泽兰得叶斑病的泽兰尾孢菌。染病的紫茎泽兰,高生长显著下降,种子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恶性有毒杂草紫茎泽兰的利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紫茎泽兰被公认为一种恶性有害杂草,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但从生物的多样角度来看,紫茎泽兰也有开发利用的价值。本文介绍了紫茎泽兰的营养成分含量,氨基酸组成;可开发利用作饲料的方法和工艺,能量利用于沼气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6.
《园林科技》2006,(1):45-45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他们在防治和利用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紫茎泽兰可提炼出香味独特的精油,有望成为一种应用于日用化妆品的新型香精原料。紫茎泽兰(Eu-patofium adenophorum)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上世纪50年代传入我国云南省。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南喀斯特地区常见入侵植物紫茎泽兰进行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与对照处理试验,研究接种AMF对其形态分化、生物量、光合生理及氮磷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F显著提高了紫茎泽兰光合生理,显著影响了紫茎泽兰形态分化(地径、苗高、总叶面积、分蘖数)及生物量;接种AMF显著降低了紫茎泽兰氮浓度,提高了紫茎泽兰磷浓度,氮和磷摄取量均有所提高,磷摄取量达到显著水平;对照条件下紫茎泽兰叶片氮磷比为14.01,接种AMF后降低为8.52,接种AMF使紫茎泽兰的生长更大程度上受氮素限制,而不再受氮素和磷素的共同限制。  相似文献   

18.
紫茎泽兰种群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为一种严重为害农、林、牧生产的恶性杂草。我省于1983年成立“紫茎泽兰防除技术研究”课题组。对紫茎泽兰进行联合攻关。各协作组对紫茎泽兰种群、个体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光照因子与紫茎泽兰关系未作详尽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多种方式结合,调查了紫茎泽兰在乐山峨眉山景区的生长可能性及结果。报道了乐山城区目前紫茎泽兰的生长情况及传播可能,结合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峨眉山景区的生态气候特征,对峨眉山景区预防紫茎泽兰入侵的生态条件及风险进行了评估,提出应加强紫茎泽兰的宣传及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20.
变害为宝的紫茎泽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umSprng为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解放草、飞机草、黑头草、大毒草、革命草、飞花草等。为多年生粗壮草本植物,高50-200厘米,茎被灰白色柔软毛,中上部的毛较密,分枝与主茎成直角射出,节间长6—14厘米,叶对生,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长4—14厘米,宽3-5厘米,两面被绒毛,下面的毛较密,呈白色,基出三脉,边缘有粗大钝锯齿;有长叶柄,柄长2厘米,被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的茎顶端,排成伞房花序;总苞圆柱状,长不足1厘米,紧抱小花,总苞片有褐色纵条纹,冠毛较花冠稍长;瘦果无毛无腺点。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