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产后截瘫,是奶牛分娩后出现躺卧、后躯不能起立的一种疾病。 2004年到2007年,笔者共治疗奶牛产后截瘫病牛19例,其中头胎奶牛4例、三胎奶牛3例、四胎奶牛5例、五胎以上奶牛7例。治愈16例,未治愈而淘汰3例,治愈率为84.2%。其中1d治愈7头,2d治愈及3~5d治愈的各有4头,10d以上治愈1头。  相似文献   

2.
选取体细胞数6.0×105~1.2×106范围内的奶牛30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肌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实验1组注射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1号,实验2组注射多联菌苗2号,注射量均为1mL,每隔6d注射一次,共给药5次.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14、21、28d采取乳样,进行体细胞计数.实验28d后对照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大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说明隐性乳房炎不经治疗,有很大的可能性恶化;实验1组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小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多联菌苗1号和2号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实验1组和实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差异显著,多联菌苗2号的效果好于1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牛业科学》2001,27(4):28-29
采用放射性免疫测定法,探讨了胎衣不下奶牛分娩前后血浆中前列腺素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上升直到分娩前2d达最高,分娩前1d又降到最低,分娩时与分娩后略有回升.而胎衣不下奶牛PGE2的量从分娩前4d开始下降,到分娩前2d降到最低,分娩前1d突然升达最高值,分娩时和分娩后与正常分娩的奶牛PGE2的量持平.这揭示正常分娩和胎衣不下奶牛的PGE2量和时相差异可引起免疫失调,造成奶牛胎衣不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繁殖障碍发生率高达 1 6%~ 2 0 % ,严重影响着奶牛的正常繁殖。降低了奶牛的终生产奶量。而卵巢机能障碍占其中相当比重。笔者利用激素疗法 ,治疗 44例 ,治愈 38例 ,总有效率 86.3% ,效果理想。1 卵泡囊肿 临床上奶牛表现无规律频繁发情 ,发情周期变短 ,情期延长。直肠检查 ,卵泡增大 ,直径可达 4~ 5 cm,卵泡壁增厚 ,且有波动感。治疗用LH (促黄体素 ) ,1次 /日 ,1 5 0 IU/次 ,肌注 ,连用 2d。治疗 2 0例 ,治愈 1 6例。2 黄体囊肿 临床上奶牛表现长期不发情 ,直检黄体囊肿增大 ,壁厚而软 ,有不明显的波动感。治疗用 PGF2 a(前…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是乳腺疾病中发生较多的奶牛常见病 ,多见于 5~ 8岁的高产奶牛 ,分娩后 2~ 10天为发病高峰期。笔者用乳炎消注射液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多例 ,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症状乳房发热、充血、肿胀、疼痛 ,挤乳不畅 ,乳汁稀少 ,乳中含有絮状块并混有血液或脓汁 ,患畜精神不振 ,反刍 ,食欲减少。2 治疗乳炎消注射液 (陕西咸阳金路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2 0 0 2 10 5 0 11)肌肉注射 0 .2 5ml kg ,2次 d ,连用 1~ 3d ,同时用通乳针向每个乳区注入 5ml2次 d ,连用 1~ 3d可痊愈。3 病例2 0 0 3年 3月本镇南村马某饲养的 …  相似文献   

6.
用TTC法检测44例经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子宫内膜炎荷斯坦奶牛。其中,41例采用子宫内灌注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和庆大霉素;每个病例治疗1~5次不等,3例采用静脉注射,主要药物有磺胺嘧啶钠和头孢噻啶。结果表明,31例经土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停药后第24h所采的奶样均可检出抗生素;其中6头奶牛在第6d仍然抗生素阳性,残留时间最长的可达8d。8例用金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奶牛,停药后第48h所采的奶样,抗生素检出率100%,其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为2~5d不等。2例经庆大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患病牛,药残时间分别为1~2d。3头经静脉滴注治疗的病牛,牛奶中的药残时间约达到9d以上。此外,从3头用金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采集牛奶用于乳酸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牛奶TTC阳性时,发酵产酸较低。在治疗后6h采集的牛奶都不能正常发酵产酸、凝固。3例试验牛牛奶发酵产生的酸度分别于治疗后第13、24和48h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正奶牛皱胃炎是由于饲料品质不良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因素引起的皱胃组织炎症,临床上以严重的消化障碍为特征。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的成年奶牛。笔者诊治的12例荷斯坦奶牛皱胃炎病例中,有6例是产后7日内发病,冬季和春初发病4例,原发性皱胃炎2例。经治疗12例病牛全部治愈。1病例简介家畜改良中心奶牛场4岁荷斯坦奶牛,于2008年4月6 d产犊,产后第6 d发病。临床检查:体温  相似文献   

8.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12月20日,吉林市丰满区白山乡1头奶牛突然发病,主诉该奶牛产后1 d(天)多,突然倒地不起,诊断为产后瘫痪,经5 d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9.
1病例介绍1.1病例1畜主王某的1头6岁荷斯坦奶牛,2003年4月产犊,至2004年6月一直屡配不孕,直肠检查:子宫肥大,没有弹性,按压子宫可排出较稀黄绿色的液体,量较多。1.2病例2畜主廖某的1头7岁荷斯坦奶牛,于2004年3月产犊,屡配不孕,症状同上。2治疗首先在奶牛的发情期用生理盐水200mL加盐酸土霉素3g注入子宫,每天1次,连用3d,第4d子宫注入甲硫酸新斯的明20mL。待下一个情期输精配种。经上述治疗,一例于2004年7月8日输精,60d后经检查准胎;二例于2004年11月2日输精后也准胎。3体会子宫积液要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治疗首先要抑制液体的渗出,使子宫复…  相似文献   

10.
从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变化角度研究衣滞康散防治产后奶牛胎衣不下作用.试验分为3组:产后健康组20例,胎衣不下组20例,胎衣不下用药组20例.用药组按1g/kg体重投喂衣滞康散,给药方法为产后1、2、3d每日1剂,共计3剂.于产后1、2、4、7、10d按设计指标采血、化验分析.结果表明喂服衣滞康散可显著改善产后气虚血瘀证.显著升高1、2、4、7d血液SOD含量(p<0.01或p<0.05);显著降低2、4、7d血液MDA含量(P<0.01或P<0.05);显著降低1、2、4、7、10d血液一氧化氮含量(P<0.01或P<0.05),农滞康散可显著改善产后胎衣不下奶牛的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自由基失衡状况.  相似文献   

11.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不孕的常见疾病之一。2004年某奶牛养殖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该场的生产与发展。该试验在某牛场1、2号圈中随机选择产后15d从产房转入的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病牛。分别编入4个试验组,各组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共收集病例80头,每组20头。经过1~2疗程(5~10d)的治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氟哌酸和甲硝哒唑联合用药,配制成药液进行子宫内灌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将来自3个牛群的799头泌乳天数在37±3d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配到同期人工授精组或情期授精组。在泌乳37和5 1d时,对这些奶牛注射PGF2α进行同期发情处理。6 5d时注射Gn RH,7d后注射PGF2α。对于情期授精组奶牛,最后1次注射PGF2α后7d内,对有发情表现的奶牛进行人工授精。对于同期人工授精组奶牛,在最后1次注射PGF2α后2 4 h注射1m g雌二醇环戊烷丙酸盐( ECP)。如果注射ECP后2 4h内,发现奶牛有发情表现,则对这些奶牛进行人工授精,或4 8h后全部进行人工授精。在人工授精30 d后利用超声波对奶牛进行妊娠诊断,并在4 4 d和5 8d进行触摸确诊。对每头奶牛血浆中的孕酮含量分别进行4次测定:1第2次注射PGF2α;2注射Gn RH;3第3次注射PGF2α;4第3次注射PGF2α后4 8h。依据第1次和第2次样品测定孕酮的含量,将奶牛分为连续发情或无卵排出。同样地,依据第2次、第3次和第4次样品测定孕酮的含量( H≥1ng/ml、L<1ng/m l) ,将奶牛的孕酮含量分为8种组合方式( L L L、L HL、L L H、L HH、HHH、HHL、HL H和HL L)。同期发情组奶牛的受胎率和妊娠率高于在30、4 4和5 8d进行情期人工授精组奶牛。(例如,注射ECP并进行同期人工授精组,经产牛的妊娠率为4 2 .2 % ,初产牛的妊娠率为34.4 % ,而对照组分别为2 0 .8%和18.8% )。在30~5  相似文献   

13.
奶牛急性乳房炎是奶牛乳房发生的一种急性炎症,尤其是奶牛泌乳期的一种常发病.该病多发生于产后1~3 d,泌乳中后期也时有发生.其特征是突然发病,表现为乳房发红、水肿,感染乳区变硬、疼痛,产奶量急剧下降,乳汁不正常,常伴发体温升高、精神沉郁等症状.病牛发病后使用抗生素治疗期间和治愈后的2周内挤出的奶必须丢弃,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为避免这一情况发生,笔者试着用中草药治疗,现已治俞1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选取体细胞数6.0×10^5-1.2×10^6范围内的奶牛30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每组10头。对照组肌肉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实验1组注射奶牛乳房炎多联菌苗1号,实验2组注射多联菌苗2号,注射量均为1mL,每隔6d注射一次,共给药5次。首次注射前及注射后第7、14、21、28d采取乳样,进行体细胞计数。实验28d后对照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大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显著(P〈0.05),说明隐性乳房炎不经治疗,有很大的可能性恶化;实验1组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远远小于实验前的水平,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多联菌苗1号和2号治疗奶牛乳房炎疗效明显;实验1组和实验2组奶牛体细胞平均数差异显著,多联菌苗2号的效果好于1号。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血液指标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泌乳奶牛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g/(头·d)YC1、80 g/(头·d)YC2、100 g/(头·d)YC2和40 g/(头·d)YC3(...  相似文献   

16.
产后败血症是局部炎症感染扩散使细菌进入血液并产生毒素的严重全身性感染疾病.感染的病原菌通常是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而且在临床上常为混合感染[1].当分娩后奶牛抵抗力降低时,此类病原菌入侵引发奶牛急性败血症.奶牛产后一经发生急性败血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佳时,往往在2~4d内死亡.  相似文献   

17.
2008年5月30日,本中心救治一头患有子宫内膜炎的奶牛,现报告如下. 1 病史 该奶牛为初产奶牛,产后12h胎衣不下,采用了人工剥离胎衣.剥离胎衣后的15d内奶牛精神、食欲及体征均表现正常.但15d后见奶牛阴门处不断流出白色或乳黄色的炎性分泌物,当地的兽医按子宫内膜炎进行了全身抗生素治疗后,未见好转,且出现了高烧现象,遂转到我院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自拟消乳痈汤加减内服,并用鲜仙人掌外敷治疗奶牛急性乳房炎36例,收效颇验,凡急性乳房炎发生于7 d之内者无1例化脓.本组36例中,年龄在3.5~16岁之间,乳房红肿热痛兼患侧乳上淋巴结肿大者31例;兼发热者30例;初产乳牛22例,经产乳牛14例;产后1周内发病者25例,1至6个月内者9例,6月以上者2例.  相似文献   

19.
(1)少喂精饲料.奶牛产犊后,乳房常有水肿,此情况下,只能喂给少量精饲料.奶牛产后4~5d.开始给予少量多汁饲料,随着乳房消肿变软,逐渐增加多汁饲料的喂量,直至达到标准用量(一般7-15d).奶牛的泌乳高峰在第2个泌乳月份.  相似文献   

20.
1临床症状2011年1月2日,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李家堡村马某饲养的1头奶牛,主诉:此牛8个月前曾输精2次,并经配种员检查确定已经怀孕,但至今未见胎动,而且自从输精以后奶牛食欲逐渐降低,阴门中有时流出少量异常黏液,膘情日渐下降.上月因食欲不佳在李家堡镇兽医站治疗10余日未见效果.开始时按尿道感染及膀胱炎治疗,连用抗菌消炎药物3d,除体温降至正常外,其他情况并无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