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以香雪兰园艺品种‘上农金皇后’为试材,将其鲜切花瓶插于6%葡萄糖溶液和蒸馏水(对照)中,研究其瓶插期间花瓣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花序的观赏期为10d左右,而单朵小花瓶插寿命却不足1周。花瓣吸水量在瓶插期间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在瓶插前期下降,7d后有所回升。对照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添加了6%葡萄糖溶液的处理在瓶插第4天出现1个峰值后其含量才逐渐下降,直到瓶插末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瓶插期间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整个瓶插期间持续上升,在花序中不同部位活性存在差异,基部最高,上部最低。花瓣中丙二醛(MDA)含量随瓶插时间增加而上升,同一瓶插期基部小花MDA含量高于中上部小花。在瓶插前2d,超氧自由基(O·2)含量明显上升,之后有一短暂下降过程,第4天后又逐渐上升;6%葡萄糖溶液处理和对照变化趋势一致,但在瓶插不同时期及花序不同位置上,O·2含量有所差别。综合各因素表明,失水、抗氧化酶活性下降、自由基的积累以及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增加可能是香雪兰切花衰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切花月季品种水分胁迫耐性差异及忍耐极限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月季切花水分胁迫24h后瓶插寿命缩短百分比为衡量基准,比较了17个切花月季品种对水分胁迫的耐性,结果表明:瓶插寿命缩短百分比,雅典娜、萨蔓莎、金徽章和红衣主教4个品种在10%以下,为耐性品种;贝拉米、金牌、天使、黄金时代、红胜利、火鹤、玛丽娜、坦尼克和红成功9个品种为11%-50%,为中度耐性品种;加布里拉、默西德斯、外交家和唐娜小组4个品种在50%以上,为不耐品种,以瓶插寿命、鲜重损失率及花朵和叶片水势为水分胁迫程度的生理指标。分别对萨蔓莎和加布里拉两个品种的水分胁迫忍耐极限进行了探讨,证明萨蔓莎比加布里拉具有更强的保水能力和对失水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3.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灌木,花大色艳,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为选出适合切花应用的品种,在正常自然环境下对24个牡丹品种进行瓶插试验,观测开花指数、花径大小、衰老特征、瓶插寿命等指标。结果表明‘,满园春光’花朵开放较快且花径增大明显,瓶插寿命长且观赏期较长,用作切花瓶插较为理想;“绿幕隐玉”“金致”2个品种在此次瓶插中各方面表现均不理想,不推荐作为切花应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瓶插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采后的瓶插生理特性以及保鲜液的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馏水(对照)瓶插牡丹切花,从露色期到盛开期随着开放级别的升高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相应缩短,保鲜液能够延长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提高最大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牡丹切花瓶插期间花枝吸水量和失水量持续下降,水分平衡值在瓶插1 d 达到最大,保鲜液能够改善花枝的水分状况,延迟水分平衡值趋于0 的时间,瓶插期水分平衡值降为零的时间与瓶插寿命呈显著的正相关。牡丹切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绽口期到初开期,保鲜液能够改善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5.
‘星悦’是由母本‘将军黄色’和父本‘将军粉色’杂交培育而成的标准型切花金鱼草新品种。株高105 ~ 120 cm,总状花序,橙粉色,花序长25.80 ~ 28.83 cm,小花数36.60 ~ 42.22朵。初花期4月初,盛花期4月中旬,田间生育期110 ~ 120 d,瓶插期15 ~ 20 d,抗寒性、抗旱性较好,病虫害较少。适宜在江苏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冬季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6.
采用4种颜色“可立彩”鲜花吸色剂(大红色、亮橙色、亮黄色、超级亮黑)分别对3个品种的月季(‘骄傲’‘白荔枝’‘琉璃翠’)A级鲜切花进行染色。设置不同染色时间(4h、6h、8h),通过对比不同时间处理的染色效果、瓶插寿命,研究适合“七彩玫瑰”的染色方法,以提高月季鲜切花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七彩玫瑰”生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8h处理瓶插寿命显著低于其他时间处理,瓶插寿命大幅度缩短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花瓣、叶片干枯现象。6h处理染色效果稍逊于8h处理,但瓶插寿命极显著高于8h处理。6h处理瓶插寿命比对照降低14.75%,但瓶插寿命在8d以上,符合市场鲜切花寿命标准。不同品种月季瓶插寿命表现为:琉璃翠>骄傲>白荔枝;不同品种月季香气浓郁程度为:白荔枝>骄傲>琉璃翠。因此,最适合生产“七彩玫瑰”的处理为‘琉璃翠’6h处理和‘白荔枝’6h处理。  相似文献   

7.
麝香百合切花采后主要病原菌鉴定及其对瓶插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麝香百合"白天堂"品种切花为试材,对采后茎末端和瓶插液中的主要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初步探讨了这些病原菌对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切花采后易于滋生的主要病原菌有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s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鲍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和木糖氧化产碱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4种;用不同浓度的上述病原菌液分别瓶插麝香百合切花,可不同程度地减少花枝的水分吸收、加速花枝的鲜重损失和缩短切花的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8.
以果桃'春光'切枝为试材,从桃切花瓶插过程中对水分平衡值的变化、瓶插寿命、鲜重变化率、开花率、细胞膜透性、还原性糖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桃切花专用保鲜剂的保鲜效果,以期为开发桃切花生产上广泛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组分的保鲜液对桃切花采后生理生化均有显著影响,2种保鲜剂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花瓣含水量,从而延长切花开放时间;提高桃切花在开放中还原糖含量,盛开期达到最大值,是CK的2.15倍,起到改善花瓣水分状况及延长切花瓶插时间的作用;有效地提高SOD活性功能,延缓蛋白质水解,提高花瓣的相对含水量,维持较高的细胞膜结构稳定性,从而延长切花瓶插寿命,增加了其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9.
芍药切花贮藏后水分与膜脂过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臧彦卿  刘燕 《园艺学报》2003,30(3):357-360
试材为芍药‘莲台’品种 (Paeonialactiflora‘Liantai’) ,采自山东荷泽 ,在花蕾萼片疏松、外层花瓣显现真正花色时采样 ,用水洗去叶片和花蕾上的分泌物 ,采后 40h火车运到实验室。在水中剪截成花枝长 35cm ,留 2~ 3片复叶 ,基部在 15cm深水中浸 2h复水 ,10 0 0倍的百菌清浸泡 1min ,晾干 ,普通白纸包裹后封入聚乙烯塑料袋中 ,于 0~2℃干藏。定期取样测定花瓣各项指标 ,均测 3次重复。定期取 5枝花在蒸馏水中瓶插 (室内散射光 ,温度 2 5℃±3℃ ,相对湿度 40 %~ 6 0 %) ,每天称花枝和 (水 +瓶 )质量 ,计算吸水量和失水量 ,记录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0.
月季切花采花的微生物变化及杀菌剂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月季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发生以细菌霉菌为主,放线菌未检出。细胞繁殖速度最快,瓶插前三天细菌检出量呈对数增长,霉菌数量虽少但体形较大,均易造成切花茎切口处的导管堵塞。切花在无菌水中自来水中微生物发生相近。杀菌剂8-羟基喹啉(8-HQ)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0mg/L力效果显著。杀菌剂处理还能明显增强花枝的吸水能力,降低蒸腾作用。延长瓶插寿命,同时使叶片氢酶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15.6%和63.4  相似文献   

11.
月季切花采后的微生物变化及杀菌剂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月季切花采后瓶插时的微生物发生以细菌、霉菌为主,放线菌未检出。细菌繁殖速度最快,瓶插前三天细菌检出量呈对数增长,霉菌数量虽少但体形较大,均易造成切花茎切口处的导管堵塞。切花在无菌水和自来水中微生物发生相近。杀菌剂8-羟基喹啉(8-HQ)有抑菌作用,浓度为100mg/L杀菌效果显著。杀菌剂处理还能明显增强花枝的吸水能力,降低蒸腾作用,延长瓶插寿命,同时使叶片过氧化氢酶和SOD酶活性分别提高15.6%和63.4%。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切花菊瓶插寿命的数量遗传变异机制及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80个切花菊品种和100个‘南农雪峰’ב蒙白’F1代杂交株系为材料,系统调查瓶插寿命的表型变异,并通过关联分析和连锁作图解析瓶插寿命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切花菊品种的瓶插寿命为20 ~ 58 d,变异系数为17.96%;F1群体瓶插寿命在24 ~ 56 d之间,基本符合正态分布,且普遍存在超亲个体。基于混合线性模型(MLM)的关联分析检测到6个与瓶插寿命性状显著相关的标记,单个标记的表型贡献率为8.67% ~ 11.26%,其中,标记SSR131-3、SSR149-4和SSR150-5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10.20%、11.26%和11.14%,应为主效位点;QTL定位分析在‘南农雪峰’连锁图的X2连锁群检测到2个控制瓶插寿命性状的加性QTL(qVLX2-1、qVLX2-2),其加性效应分别为11.60和10.86 d,贡献率分别为6.34% 和3.15%。  相似文献   

13.
冰袋预冷处理对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心兰鲜切花为试材,采用冷库和冰袋预冷2种处理,研究其对文心兰鲜切花采后瓶插寿命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心兰鲜切花经冷库预冷6h和包装箱内6个冰袋预冷48h处理后,其鲜切花的瓶插寿命最长,为14.3d,比对照(CK)延长了2.5d。经预冷处理后,文心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与其水分平衡值、丙二醛(MDA)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明显相关,表明冰袋预冷处理可有效降低其鲜切花采后水分和营养消耗,延缓衰老和延长其瓶插寿命。  相似文献   

14.
芍药切花冷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owak  J. 陈秀华 《园艺学报》1990,17(2):149-152
本文观察研究了STS预处理和保鲜液对干贮2-4个月后芍药切花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1、保鲜液对改善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约有明显效果; 2、 STS预处理有保持开花率、改善花朵直径及品质的效果,但未能延长瓶插寿命;3、经STS预处理再插在保鲜液中开放的切花最好,冷藏3个月后,其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仍与插在保鲜液中的未贮花相近。  相似文献   

15.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1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货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蔗糖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花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_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总观赏值.(5)本试验处理组合V和Ⅵ对唐菖蒲切花综合保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6.
空气湿度对东方百合生长和切花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东方百合(Lilium spp. ) 品种‘凝视星空’和‘巴希亚布兰卡’为材料, 种植于温室进行不同湿度栽培试验, 设置60%、75%和90%相对湿度水平。结果表明: 湿度对两个东方百合品种的植株生长和发育有显著影响, 高湿度增加了叶面积, 但是推迟了开花期, 缩短了切花瓶插寿命, 加速了叶片衰老。高湿度下气孔增大, 密度减小, 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 气孔在叶片失水后的反应迟钝, 关闭速度慢于低湿度下生长的叶片。高湿度下植株茎流也慢, 水分吸收少于低湿度植株。高湿度下生长的百合切花在瓶插期发生了纸叶病。  相似文献   

17.
袁嫒  连芳青  唐东芹 《园艺学报》2011,38(9):1761-1769
 研究了小苍兰‘上农金皇后’ACC合成酶基因FhACS1在花中的时空表达特征。结果表明,FhACS1基因在花朵不同器官、花朵的不同发育阶段以及瓶插期间在花朵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均存在明显的差异。FhACS1基因在花朵不同器官的表达量由高到低为:雄蕊 > 花瓣 > 雌蕊。不同发育阶段中FhACS1基因的表达特征表现为:花朵完全开放(0级)时表达量最高,大部分开放(1级)时次之,完全衰老花朵(–2级)中的表达量最低。将小苍兰鲜切花用蒸馏水瓶插,取花序上自基部起第3朵和第6朵小花为材料,研究了FhACS1基因随瓶插时间的表达谱,结果表明FhACS1基因在第6朵小花中的整体表达量显著高于第3朵。第3朵小花中FhACS1基因在花瓣、雄蕊、雌蕊中的表达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但最大表达量的出现时间存在差异;FhACS1基因在整朵花中的表达量变化与在花瓣中一致。第6朵小花花瓣中FhACS1基因的表达量持续上升,在雄蕊、雌蕊中的表达量则先上升后下降,达到最大表达量的时间分别为第3天和第6天;在整朵花中的表达变化也与在花瓣中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8.
邱东萍  丁鸿 《北方园艺》2012,(13):70-73
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数据进行双因子可重复方差分析,研究不同蔗糖浓度(0%、2%、3%、5%)与不同瓶插深度(5、8.5、12.5cm)对瓶插香石竹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蔗糖浓度对香石竹瓶插寿命和花朵直径有极显著影响(P0.01),瓶插深度对香石竹瓶插寿命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花朵直径增大有极显著影响(P0.01);蔗糖浓度为3%,瓶插深度为12.5cm时香石竹瓶插寿命最长;蔗糖浓度为5%,瓶插深度为8.5cm时香石竹瓶插花朵直径增大量最大,平均增大量达63.55cm。  相似文献   

19.
郭绍霞 《北方园艺》2010,(14):179-181
以芍药‘春晓’(Paeonialactiflora‘Chunxiao’)的切花为试材,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在基本瓶插液(3%蔗糖+200 mg/L 8-羟基喹啉+150 mg/L柠檬酸)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PP333、B9、CCC,通过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测定,探讨了PP333、B9、CCC对芍药切花采后瓶插水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PP333、B9、CCC可有效提高切花的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值,降低脯氨酸含量,减少水分胁迫对切花造成的伤害;从而延缓衰老,延长瓶插寿命。200 mg/L PP333处理的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  相似文献   

20.
荷兰唐菖蒲品种适应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林 《西南园艺》1998,26(3):24-26
在重庆江津的引种试验表明,2月上旬播种的荷兰唐葛蒲品种,自然状态下5月中旬开始开花,生育期100~120天。花茎长度、单穗花数分别超过70厘米和10朵的标准,3700个种球产切花5735枝。翌早新球花质及切花产量表现也较稳定。采后试验衣明,瓶插寿命达9天以上,保鲜液处理可延长5~7天,冰箱湿贮可再延长采后寿命7天。初步认为,荷兰唐(?)定的商业栽培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