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 目前市场上赖氨酸作为强化剂的营养食品,日益见多。但对食品中添加赖氨酸的必要性,食品加工、贮藏中赖氨酸的变化,有效赖氨酸含量测定方法,人们尚缺乏一定认识,本文就上述问题作一探讨。一、食品主要原料中赖氨酸的含量众所周知,组成蛋白质的L—氨基酸有20种左右,其中8种系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甚慢,必须从每日食物中摄入的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即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牛奶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美拉德反应使有效赖氨酸的数量明显减少,ε-脱氧-果糖-半乳糖-赖氨酸是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产生的一种束缚态赖氨酸。传统的酸解处理会造成该化合物分解。本试验研究用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质,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ε-脱氧-果糖-半乳糖-赖氨酸。  相似文献   

3.
采用两种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经与葡萄糖共热处理或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赖氨酸损伤程度,并与常规法测定的总赖氨酸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赖氨酸含量不仅明显低于总赖氨酸,而且在处理过程中的下降速度更快。在与葡萄糖共热处理过的大豆蛋白中,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含量仅为总赖氮酸的25%,处理损失率高达78%-85%,而糠醛赖氨酸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损失率为48%-80%,总赖氨酸损失率则为17%-40  相似文献   

4.
采用两种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经与葡萄糖共热处理或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的赖氨酸损伤程度,并与常规法测定的总赖氨酸进行了比较,发现有效赖氢酸含量不仅明显低于总赖氨酸,而且在处理过程中的下降速度更快;在与葡萄糖共热处理过的大豆蛋白中,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含量仅为总赖氮酸的25%,处理损失率高达78%-85%,而糠醛赖氨酸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损失率为48%-80%,总赖氨酸损失率则为17%-40%。在经碱性热处理的大豆蛋白中,有效赖氨酸(胍化法)含量也明显低于总赖氨酸,损失率约为后者的2倍。研究结果表明,用胍化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来判断大豆蛋白质的赖氨酸损失程度较为可靠。关键词  相似文献   

5.
牛奶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发生美拉德反应使有效赖氨酸的数量明显减少.ε-脱氧-果糖-半乳糖-赖氨酸(Lactuloselysine)是美拉德反应初始阶段产生的一种束缚态赖氨酸.传统的酸解处理会造成该化合物分解.本试验研究用蛋白酶水解牛乳蛋白质,再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ε-脱氧-果糖-半乳糖-赖氨酸.根据美拉德反应的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在未知初始赖氨酸含量的情况下计算初始美拉德反应程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对于在110℃下处理时间不超过90min的牛奶比较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延边地区林下食品资源丰富。开发延边地区林下食品资源对于延边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提升产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延边地区林下食品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林下食品资源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猪的赖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典型的玉米-豆粕型猪日粮或用其他饼粕代替部分豆粕的家畜日粮中添加赖氨酸可以明显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近来,许多研究者发现,赖氨酸除了改进畜禽的生产性能以外,在生产低公害饲料、减少畜禽排泄物对环境污染、降低高温应激和早期断奶仔猪应激以及提高畜产品质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文就赖氨酸的作用、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以及影响需要量的因素加以阐述。1赖氨酸的作用赖氨酸在必需氨基酸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常用的饲料中,除了大豆及其饼粕外,赖氨酸是最缺乏的氨基酸。在玉米-豆粕型猪日粮或用其他饼粕代替部分豆粕的日粮中添…  相似文献   

8.
延边地区粮豆作物延迟型冷害频率的地理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延边地区1960-1996年的5-9月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延边地区粮豆作物延迟型冷害频率的地理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饲料级L-赖氨酸在9℃的碱性溶液中,与2,4-二硝基氯苯衍生化后,生成二硝基苯赖氨酸,用含ψ=25%醇的0.01mol/LNaAc缓冲溶液为流动相,经高效液相色谱C18柱分离。  相似文献   

10.
采用几种生物统计方法,根据分期播种试验测定的稻米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对金早系列水稻品种稻米营养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蛋白质和赖氨酸所要求的气象条件不同,影响蛋白质形成的综合气候关键期是抽穗后10-20d,主导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而抽穗后1-10d是影响赖氨酸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主导因子是气温日较差,并找出影响稻米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1.
昔日曾令人厌恶的蝇蛆,而今却成了人们致富的财源。这是因为蝇蛆是一种利用价值极高的昆虫。蝇蛆的全身都是宝,据测定:干蝇蛆含蛋白质 56%,脂肪 10%- 15%。同时,它还含有各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是鱼粉的 2.3倍,蛋氨酸和赖氨酸分别是鱼粉的 2.7倍和 2.6倍。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蝇蛆喂鸡,可使鸡的产蛋率提高 17%- 25%,用来养鱼则可使鱼增产 22%,它还可使猪的增长速度提高 19.2%- 42%,同时还可节省 20%的饲料。蝇蛆不仅可作为高蛋白饲料用来发展养殖业,而且还可从中提取蛋白粉,开发出高级营养食品。生产过程中还可得到脂肪、抗菌肽、凝集素、几丁质等生化产品。因此,养殖蝇蛆既有利于家禽、家畜和种植业的发展,又有利于饲料加工、生化、医药、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其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几种生物统计方法,根据分期播种试验测定的稻米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及平行观测的气象资料,对金早系列水稻品种稻米营养品质与气象条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形成蛋白质和赖氨酸所要求的气象条件不同.影响蛋白质形成的综合气候关键期是抽穗后10-20d,主导气象因子是日平均温度;而抽穗后1-10d是影响赖氨酸含量的综合气候关键期,主导因子是气温日较差.并找出影响稻米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的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肉类食品免疫分析技术应用进展于光,崔松今,严起雄(图们动植物检疫局)(延边农学院)免疫学方法在研究食品材料、结构特性、营养成份,以及对人类免疫系统的影响,食品中污染的细菌,细菌毒素及真菌毒素、病毒及寄生虫等和添加剂的检测和定量等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氨酸是人和动物营养的9种必需氨基酸中的第一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领域。发酵法是目前生产赖氨酸最主要的方法。文章从赖氨酸的生产现状、生物合成途径、代谢调控,育种等方面阐述了微生物生产赖氨酸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延边林业生产中仍在使用1975年编制的《吉林省立木材积表》中的东部次生林区针叶树一元立木材积表。我们利用338株样木资料,采用树高曲线法检验了上述材积表对延边赤松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存在较大误差,为此用平均实验形数法拟合出新的材和方程:V=0.9×10-1-15066.1×10-6(D+11.5)+5958.8×10-7(D+11.5)2,编制了天然赤松一元立木材积表。  相似文献   

16.
1986-1992年对新发现的高赖赖氨酸高梁265-1Y进行了加代系选、品质分析、育性和配合力测定以及杂交改良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比普通高梁晋梁5号提高322.6%和42.2%;遗传相对稳定,对现有A1和A2型细胞质不育系均有恢复能力和较高的配合力;根据遗传分析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该系的赖氨酸含量受一对单隐性基因控制,在其杂种一代中有1/4的高赖氨酸子粒,通过简单杂交,可  相似文献   

17.
硬质胚乳奥帕克—2玉米籽品质性状组间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用两个半硬质胚乳奥帕克-2玉米群体(T34QPMC3和陕综5号/O-2C0)为试材,采用胚乳硬质变0、1、2、3、4五级分类法,在硬质梯度基础上,探讨了单株赖氨酸产量,籽粒物理性状,营养品质性状的简单相关,典型相关分析,提出了赖氨酸与奥帕克-2主基因及其修饰基因调控体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籽粒物理理性状中,硬质度,籽粒密度,百粒重与胚比,百粒体积呈负相关效应;(2)营养品质中,赖氨酸含量,蛋  相似文献   

18.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是食品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其形成机理尚不明确,抑制方法也在探索中。为明确其机理及抑制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食品体系中羧甲基赖氨酸(CML)及羧乙基赖氨酸(CEL)两种AGEs生成规律,并以苹果幼果多酚、根皮苷为抑制剂研究其对AGEs的生成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幼果多酚及根皮苷均可有效拟制CML和CEL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法定量测定谷物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主成分回归和偏最小二乘方法分别处理谷物的付立叶变换近红外慢反射光谱,对谷物中含别为10^-^1的蛋白质,10^-^2的脂肪,10^-^3的赖氨酸进行了定量测定。表明这2种方法与经典化学方法没有系统偏差,结果优于逐步回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九八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至八月二十一日,北京农学院高赖氨酸玉米育种研究组在通县(氵郭)县乡进行了用高赖氨酸玉米喂养肉鸡试验。高赖氨酸玉米是一种优质蛋白质玉米,其蛋白质中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等几种人类和其他单胃动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均比普通玉米高,尤其是赖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均比普通玉米高出一倍以上。因此,高赖氨酸玉米作为人的食品和畜禽饲料,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