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奶牛酮病又称酮血症、酮尿病,也称为奶牛酮血症,是高产奶牛常见的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临床上以精神异常、产奶下降、体重减轻、消化功能障碍、血酮、尿酮及乳酮为主要特征,有时也不表现任何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在实际生产中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奶牛神经型酮病12例诊治体会中国爱地集团公司(深圳518000)黎在安,陈总路奶牛神经型酮病主要是由于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絮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神经症状,酮血、酮尿、酮乳、消...  相似文献   

3.
肉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至昏睡等。  相似文献   

4.
奶牛酮病是奶牛体内碳水化合物及脂肪代谢紊乱,致使血糖浓度下降,酮体(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生成增多,而引起奶牛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和低糖血症。  相似文献   

5.
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一种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奶牛是重要的经济动物,牛奶被誉为人类最完美的食物。酮病是奶牛泌乳初期的高发性疾病,是影响牧场盈利和奶牛福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奶牛在出现酮病临床症状之前,往往会经历一段亚临床状态,而这段时间很容易被牧场主忽视,给牧场造成损失。目前主要通过检测血液或奶中的代谢物浓度对酮病进行诊断,然而受人工和成本限制,化学检测法不适用于大规模牛群,中红外光谱(Mid Infrared Spectrometry,MIRS)分析技术因其低成本、高通量的特点已经被逐步应用到酮病监测中。本文介绍酮病的发病机理、MIRS分析技术和当前研究者对于酮病相关指标的模型建立情况,为后续相关模型的建立及优化和酮病抗性性状的遗传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期,山东省东平县一小尾寒羊饲养场怀孕后期的母羊连续发病,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重者死亡。经过详细了解、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验,我们确诊为妊娠毒血症。该病是怀孕末期母羊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而发生的亚急性代谢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而昏睡等。  相似文献   

8.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的代谢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时有神经症状。主要发生于产后泌乳第一个月的高产奶牛和营养状况良好的奶牛,也发生于其他能量摄入不足的各个泌乳阶段。在各奶牛场临床酮病的发病率为20%~25%不等,发病奶牛不仅产奶量显著下降,发情延迟,配种不孕且易引起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给奶牛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9.
绵羊妊娠毒血症是妊娠末期母羊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导致母羊发生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等症状,给生产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东北地区冬季天气骤变、饲草质量下降时尤其易发。本病主要见于怀双羔、三羔或胎儿过大的母羊,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昏睡等。  相似文献   

10.
酮病是由于糖不足所致代谢障碍.体内产生大量酮体堆积呈现酮血、酮尿、酮乳,并以呼出气、排出尿、产出奶有类似烂苹果气味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舍饲高产奶牛,以3—5胎次。产后8周内泌乳期多见。可以通过调整饲料比例,增加碳水化合物,补充体内糖来缓解脂肪代谢,调节糖代谢。  相似文献   

11.
近期,七台河市某羊场怀孕后期的母羊连续发病,轻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重者死亡。经过详细了解、临床观察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羊妊娠毒血症。该病是母羊怀孕末期由于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性障碍而引起的急性代谢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失明为主要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毒症症状。  相似文献   

12.
母羊妊娠毒血症,又称妊娠酮血症。它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产前瘫痪、肝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一般以双胎或三胎孕羊多发,死亡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功能失调性代谢性疾病,其实质是葡萄糖前体物供给不足。该病是一种以产奶量下降、酮血、酮尿、酮乳、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间有神经症状为特征。主要发生于泌乳的最初30d内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其产的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高,随着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有逐渐多发的倾向。一般多发生于第2~5胎的高产奶牛,第6胎以后的奶牛泌乳量逐渐下降,酮病发生率也很少。  相似文献   

14.
奶牛规模化养殖是指奶牛在奶牛小区或规模饲养场内饲养。奶牛规模化养殖具有奶牛运动少、产奶量高,集中饲养等特点,这些特点是引发奶牛发生酮病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奶牛规模化养殖的酮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为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本文主要针对奶牛规模化养殖的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奶农因奶牛酮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高奶农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奶牛血酮和乳酮的浓度关系及在检测亚临床酮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酮病(Ketosis)是奶牛醋酮血症(acetonaemia)、酮血症(ketonemia)、酮尿症(ketonuria)及酮乳症(ketolactia)的总称,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糖类和脂类代谢紊乱引起,通常发生于产后2-6周。调查显示,美国每年有4%~5%的奶牛患临床酮病,个别甚至是这个数字的3~4倍(Mary Beth de Ondarza,2000);  相似文献   

16.
妥曲株利(Toluazuril)又称甲苯三嗪酮、托三嗪、玎球清,属三嗪酮化合物,化学名为1-甲基-3-[3-甲基-4-(4-三氟甲基硫代)苯氧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妥曲株利具有广谱抗球虫活性,主要用于家禽、兔、羔羊、仔猪等动物的球虫病,近年在国外己广泛应用。在我国市场上,目前主要有预混剂和饮水剂。  相似文献   

17.
绵羊妊娠毒血症是母羊怀孕末期发生的亚急性代谢性疾病,以低血糖、酮血症、酮尿症、虚弱和瞎眼为主要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运动失调、呆滞凝视,卧地不起,甚而昏睡,多见于母羊怀双胎、三胎或胎儿过大时,母羊不能满足胎儿发育所需要的大量能量所致。笔者于2003年9月,对高庙镇新庄村李某某饲养的小尾寒羊发生5例妊娠毒血症病羊进行了治疗,治愈4例,死亡1例。  相似文献   

18.
选取高产奶牛20头,根据乳酮阳性,血浆β-羟丁酸和血糖浓度分为健康牛,亚临床酮病牛和临床型酮病牛。将试验奶牛分4组,每组5头,Ⅰ组为亚临床酮病给药组,Ⅱ组为临床酮病给药组,Ⅲ组为酮病未给药对照组,Ⅳ组为健康未给药对照组。再给“酮病制剂1号”前后测定各组奶牛泌乳量、血浆β-羟丁酸及血糖指标。结果表明:“酮病制剂1号”使产后酮病奶牛泌乳量增加不显著(P〉0.05);给药后,亚临床酮病Ⅰ组与临床酮病Ⅱ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显著降低(P〈0.01),血糖浓度显著增加(P〈0.01);未给药酮病Ⅲ组和对照Ⅳ组奶牛血浆β-羟丁酸和血糖给药前后差异不显著。结论:“酮病制剂1号”通过降酮升糖的途径发挥防治奶牛酮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奶牛酮病又称为奶牛醋酮血症,是高产奶牛产后因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根据其有无临床表现可分为临床型酮病和亚临床型酮病。临床型酮病主要表现为食欲降低,奶产量减少,体况消瘦,血酮、乳酮以及尿酮含量异常升高,  相似文献   

20.
奶牛酮病是围产期奶牛常见的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群发性代谢病,该病主要以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为特征,常表现为低血糖症、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升高、脂肪肝、糖原水平下降等。酮病多发于高产奶牛,可对奶牛业造成巨大损失,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奶牛酮病对提高奶牛养殖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