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寄生于山羊真胃的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牛羊消化不良、食欲减少、消瘦、低繁殖的一种疾病,严重时会造成山羊死亡,严重影响养羊业的发展。我乡某养羊户在2022年5月底发现有3只羊步态不稳、轻度消瘦,注射了头孢噻呋钠、青霉素等药物均未见好转,死亡2只;之后一个多月内又有11只羊发生相同症状的疾病,相继又死亡3只。接诊后先后解剖死亡羊和一只发病羊,发现真胃内有大量的红色线虫,经综合分析确诊为捻转血矛线虫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得到  相似文献   

2.
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反刍动物常见的寄生虫病 ,有关绵羊与山羊的病例常见报道[1 ] [2 ] ,而关于波尔山羊发病情况的报道则很少。 2 0 0 2年 7月江苏大丰市某羊场共饲养波尔山羊及杂一代波尔山羊3 5只 ,近一月来已连续死亡 2 4只。近日又发现一刚出生两月龄的杂一代波尔山羊 ,精神不振 ,食欲下降 ,被毛粗乱 ,全身消瘦 ,拉稀严重 ,与已死亡山羊的症状十分相似。畜主怀疑饮水时有农药中毒 ,但在我院经过剖检及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所致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该羔羊五月份出生 ,系用纯种波尔山羊与本地白山羊杂交所生…  相似文献   

3.
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绵羊和山羊常发病。该病引起羊只腹泻、消瘦、贫血、死亡。特别是每年春末夏初引起羊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养羊业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4.
某场小尾寒羊发生以渐进性消瘦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病例 ,发病率 73 6 8% ,死亡率 1 9 5 3 %。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捻转血矛线虫病 ,采用丙硫苯咪唑治疗后很快控制了疫情。发病情况1 998年 7月 ,该场饲养的 1 0只山羊有 4只发病死亡 ,接着同圈饲养的 2 8只小尾寒羊在 1个月时间内相继发病死亡 1 2只。当地兽医曾经诊断为霉变饲料中毒和细菌性传染病 ,治疗后无明显效果前来求诊。临床症状羊群中体质较好、膘情中上的成年羊占少数 ,其余羊普遍消瘦 ,行动缓慢 ,被毛粗乱 ,反应迟钝 ,大部分羊大便稀软 ,有的拉稀。检查 2只濒死期母羊 ,极…  相似文献   

5.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在羊真胃中的一种寄生虫疾病,羊捻转血矛线虫病又被称为捻转胃虫病,在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衰竭为主要症状,对羊养殖产业,尤其是对羔羊群造成严重威胁,严重的导致羊只出现死亡,给农牧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一起的羊捻转血矛线虫病诊断和防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寄生于羊真胃内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临床上以消瘦、贫血、腹泻、衰竭、慢性消耗等症状为特征,尤其是羔羊更为严重,发病后可引起急性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2012年4月下旬有一病例来我院就诊,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棉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羊的捻转血矛线虫病,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由寄生于羊、牛及反刍动物真胃为主的捻转血矛线虫引起的。此病可引起羊贫血、消瘦、慢性消耗性症状,也可引起死亡,给养羊业带来严重损失。下面报道我镇该病的流行和防治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它是由主要寄生于羊、牛真胃的捻转血矛线虫所引起的。2012年9月份,某养殖场516只绵羊陆续死亡了36只育成羊,还有40多只羊出现消瘦、可视黏膜苍白、腹泻、走路打晃等症状;死亡羊只无血色,出现肉尸苍白、血液稀薄等病理变化。1发病情况及临床表现该养殖户的羊只在嫩江江畔的草甸上放牧,饮用草甸中沟、洼、泡里死水。进入9月份,先后死亡36只3~6月龄育成羊,还有40多只临床表现虚弱  相似文献   

9.
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寄生在山羊的真胃中,能导致消瘦、食量增大、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等多种疾病的发生。严重的能导致山羊的死亡。在此病中,若不加强治疗,就会容易诱发其他多种疾病,给山羊的产量以及养殖者的收入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笔者就黑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治作出如下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捻转血矛线虫病又称捻转胃虫病,是消化道内的线虫病,主要寄生于皱胃,虫体因吸血而呈淡红色,且多与其他线虫混合感染。主要特征为患病羊贫血、消瘦,可造成大批死亡,对养殖业危害较大。泰勒虫病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寄生在红细胞内,呈地方性流行,危害严重,可引起羔羊和外地引进羊大量死亡,使慢性发病的山羊和绵羊发育缓慢,产肉量和产毛量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