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文丘里泵对剩余污泥重力浓缩效率的影响。[方法]将移动式板箱放入重力浓缩池的污泥中,利用文丘里泵进行负压抽水,用空气压缩机逆向吹脱板箱外面的泥饼,测量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结果]文丘里泵对移动式板箱的单次抽吸最佳时间为6min,压力为-0.08 MPa;空气压缩机逆向吹脱移动式板箱外泥饼的最佳输出压力是0.4 MPa,通气时间是8 s。负压抽吸和逆向吹脱轮流进行,可以使重力浓缩池的停留时间缩短至60 min,比传统方法所用时间缩短91.7%,浓缩后污泥的最终含水率可降低到96.3%。[结论]文丘里泵和移动式板箱组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污泥重力浓缩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降低污泥农用后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降低污泥脱水处理成本.[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经硫酸改性的粉煤灰(MFS)作为助凝剂,分别进行单独投加PAM和联合投加PAM、MFS的污泥脱水试验.[结果]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从100 ml污泥干重的1%降到0.5%,减少50%,而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从83.56%(单投PAM1%)降到77.43%,泥饼体积减小约17%.[结论]加入0.1 gMFS做助凝剂后,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获得滇池蓝藻泥氮磷含量比变化规律.[方法]对2011年滇池不同方式、不同时间打捞的藻泥含氮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方式打捞的蓝藻泥氮磷含量高度相关,氮磷含量比相对稳定.移动式的藻泥氮磷含量比平均为10.5(8.6 ~12.3),固定式的为8.7(6.9~10.0);移动式的蓝藻泥氮磷含量比始终高于固定式的,最高为1.49倍,最低1.07倍,平均1.22倍.[结论]移动式、固定式两种不同方式下打捞的蓝藻泥的氮磷含量比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郦汇源  王晓  张会来  武倩倩 《安徽农业科学》2012,(5):2955-2956,2959
[目的]降低污泥农用后对土壤和农作物的危害,降低污泥脱水处理成本。[方法]利用聚丙烯酰胺(PAM)作为絮凝剂、经硫酸改性的粉煤灰(MFS)作为助凝剂,分别进行单独投加PAM和联合投加PAM、MFS的污泥脱水试验。[结果]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从100 ml污泥干重的1%降到0.5%,减少50%,而脱水后泥饼含水率从83.56%(单投PAM1%)降到77.43%,泥饼体积减小约17%。[结论]加入0.1 gMFS做助凝剂后,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不同操作条件对吸附分离辅助电渗透脱水特性的影响。[方法]以经重力浓缩、絮凝和离心脱水后的污泥为试材,研究初始电压梯度对电渗透脱水效果、对电渗透脱水能耗的影响以及对电渗透脱水最大电流密度的影响,探讨电渗透脱水时间的优化方法。[结果]在12~24 V/cm电压梯度作用下,脱水10 min时,污泥含水率由79.9%脱水至64.7%~52.5%,同时污泥电渗透脱水能耗随脱水时间呈指数型增长。通过优化得到,在污泥电渗透脱水电压梯度为16 V/cm,脱水8 min时,污泥含水率从79.9%降到61.8%,脱水能耗为0.076 kWh/kg.H2O。[结论]增加电压梯度有利于污泥电渗透脱水,但电压梯度越高脱水能耗及极板所承受的电流密度越大。综合考虑,电压梯度应选择16 V/cm,污泥电渗透脱水时间以8 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污泥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接种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来源污泥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结果]4种不同来源污泥的累积产气量依次为颗粒状污泥>河底污泥>浓缩污泥>压滤泥饼。采用颗粒状污泥为接种物的日均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最高,分别为3.73 L/kg VS和56.29 L/kg VS。[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秸秆原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污泥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在接种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4种不同来源污泥对玉米秸秆厌氧发酵日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结果]4种不同来源污泥的累积产气量依次为颗粒状污泥>河底污泥>浓缩污泥>压滤泥饼。采用颗粒状污泥为接种物的日均产气量和累积产气量最高,分别为3.73和56.29L/kgVS。[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充分利用秸秆原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8.
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和筛选培养基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的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进行厌氧条件下能将磷转化为磷化氢的菌株进行了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污泥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实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工艺的最佳种泥,将成为今后生物除磷工艺厌氧除磷菌种增殖、驯化的首选污泥.在1周期7 d内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 d.鸡粪培养液经21 d培养后分离到2株肠杆菌科、2株真杆菌属和1株丁酸弧菌属,均是厌氧条件下磷酸盐还原为磷化氢的菌株,真杆菌属和丁酸弧菌属为首次分离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聚合氯化铝(PAC)对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方法]以青岛市某污水处理厂预浓缩池污泥为研究对象,进行污泥连续中温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投加PAC对污泥中温厌氧消化的影响,考察了不同PAC投加量下,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pH、沼气产量、组分、热值以及沼气中H2S含量等参数.[结果]投加PAC对污泥厌氧消化有消极影响,投加浓度越大,消化罐pH越低,消化产沼气量越低,沼气中CH4含量越低,CO2略高,热值也越低.当PAC投加浓度为150 mg/L时,消化罐内平均pH为6.93,累计产气量为空白罐的62.72%,所产沼气中CH4含量比空白罐低6.25%,CO2含量高17.21%,H2含量高4.65%.投加PAC对消化系统中H2S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可为污水处理厂在利用厌氧消化法处理污泥时,混凝工艺中混凝剂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明微润管地埋条件下的水分入渗和分布规律,为微润灌溉的工程设计和技术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设置3m、2m两种压力水头,在室内土槽中进行微润灌入渗试验,观测湿润锋随时间的运移规律及横断面的土壤含水量分布状况.[结果]形成以微润管为中心的圆形湿润体,湿润锋运移距离、推进速度与入渗时间存在良好的幂函数关系;土壤含水率以微润管为中心对称分布,离微润管距离越远含水率越低.[结论]微润管地埋出流条件下的湿润锋运移受重力作用影响较小,湿润锋和土壤含水量以微润管为圆心对称分布.  相似文献   

11.
杨瑞洪  刘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015-17016
[目的]确定污泥最佳絮凝剂种类及其最佳的投加量和脱水工艺参数。[方法]针对石化企业污泥脱水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以污泥沉降性能、污泥比阻和滤饼含水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絮凝剂,并通过正交试验对污泥脱水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滤饼含水率的影响顺序为:搅拌水平〉投加量〉抽滤压力〉絮凝剂。最佳操作条件为絮凝剂K6728投加量2.0ml;搅拌水平150r/min 10s,50r/min 10min:过滤压力0.05MPa。各因素对污泥比阻的影响顺序为:搅拌水平〉抽滤压力〉投加量〉絮凝剂。最佳操作条件为絮凝剂K6728投加量2.5ml;搅拌水平150r/min 10s,50r/min 10min;过滤压力0.03MPa。综合分析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K6728絮凝剂投加量2.0ml;搅拌水平150r/min 10s,50r/min 10min;过滤压力0.03MPa。此时,污泥脱水效果最佳。[结论]优化了石化污泥脱水工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农用的可行性。[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好氧堆肥装置,将某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与稻草按体积比1∶11、∶2、1∶3、1∶4进行混合堆肥,观察堆肥过程中堆肥箱内的温度、含水率、钾含量等参数的变化,评价堆肥腐熟度。[结果]污泥与稻草按体积比1∶2进行混合堆肥时,堆肥箱内的温度上升较快,含水率的下降幅度较大,有机质含量下降较快,钾含量较高,铜含量增加最少,锌含量降低最明显,堆肥腐熟度较好,各项指标均符合腐熟度要求,实现了污泥的资源化、无害化和稳定化。[结论]城市污水处理剩余污泥具有农用性,当污泥与稻草体积比为1∶2时,堆肥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污泥热解工艺条件及增强污泥热解残渣对小分子的吸附性能。[方法]设置不同的温度、保温时间及含水率条件,对污泥进行热解,测定不同条件下得到的热解残渣的失重率、热值、碘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等指标。[结果]污泥中有机质发生热解反应的主要温度为350~550℃;温度越高,热解剩余残渣率和残渣热值越低,污泥热解越充分;在450℃时,污泥热解残渣的吸附性能最好。当保温时间延长到60 min以后,对热解结果的影响不大,从节能的角度考虑,保温时间应设定为60 min。当含水率增加到50%以后,对热解结果的影响不大,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应将污泥含水率控制在50%之内。[结论]该研究为污泥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碳源对低有机质含量污泥生物减水工艺参数的影响。[方法]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基质,以稻草、木屑、回料污泥为调理剂,研究碳源对低有机质含量污泥生物减水工艺参数的影响。[结果]对于低有机质含量污泥(30%左右),用30%的回料将湿污泥的初始含水率调节为60%,再混合15%~20%的稻草,采用间歇式翻堆和强制通风,污泥的含水率在7~10 d降低至50%以下,达到污泥生物减水的目的。[结论]该研究为低有机质含量污泥生物减水工艺的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苏玉红  吕振娥  李霜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39-19841
[目的]以施加不同比例城市污泥并老化2年后的新疆低有机质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污泥改良对土壤性质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吸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绘制等吸附曲线的试验方法。[结果]水中对硝基苯酚在原土、污泥及污泥改良土壤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式;当加入污泥含量为9.1%~50.0%时,污泥改良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减少66.3%~24.8%;对硝基苯酚在混合老化的改良土壤上的实测饱和表面吸附量远大于理论计算值,但吸附系数远小于后者。[结论]混合老化后改良土壤的性质发生很大变化,混合老化后表面吸附作用增大,而有机质的分配作用在总吸附作用中的贡献减小。  相似文献   

16.
曹雨平  朱维廷  邓阳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866-10867,10874
[目的]优化污泥脱水工艺。[方法]以某石化企业水厂污泥为材料,以污泥沉降性能、比阻和滤饼含水率为指标从6种不同型号的絮凝剂(Z10、Z20、Z40、Z50、Z80、Z90)中筛选调理效果最好的絮凝剂,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絮凝剂为Z50;污泥脱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Z50投加量2ml/100ml,搅拌水平150r/min10s、50r/min10min,过滤压力0.04MPa;污泥浓度与药剂最佳投加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利用该关系有望改变现有的人工加药方式,实现加药自动化控制,提高絮凝剂的使用效率。[结论]该研究筛选出了污泥脱水的最佳絮凝剂和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7.
熊代群  李继武  李萃玲  蒋菊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60-16561,16594
[目的]橡胶厂废水、污泥富含氮、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探索其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方法]在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 For-sk.)上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橡胶厂废水、腐熟污泥均具有一定肥效,施用腐熟污泥、灌溉橡胶厂废水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的空心菜生长势较好,植株较高,叶色浓绿,叶绿素含量较高,空心菜产量增加了60.9%~132.2%。[结论]该研究可为橡胶厂废水、腐熟污泥在蔬菜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