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深圳绿道的使用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景观设计方法,从绿道"兴奋点"的定义、功能分类和建设方式着手,因地制宜,设计196个绿道"兴奋点",并提出了相关建设和管理机制,旨在创造景观连续的城市旅游环境,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为深圳绿道功能的开发与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讨论总结等方法,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从绿道选线、绿道的分类、绿道的功能、绿道结构、绿道网络、和绿道效应评价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绿道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绿道设计的研究存在的问题,即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绿道及相关理论的解释和部分实践案例的介绍,实际建设起步晚,且基于现状调查而进行绿道规划设计的建设较少。  相似文献   

3.
在对绿道的理念、发展历程及目前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杨凌示范区城市绿地系统中“农城之链”为案例,探讨了绿道的生态、休闲游憩、地域文化及美学功能的应用,提出了建设“农城之链”绿道系统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为提出基于复合功能的绿道设计和建设理念,以国内外相关绿道研究和建设实践为基础,以上海市闵行区1号绿道建设为例,从生态、景观、休闲游憩和地域文化4个核心功能出发,通过复合视角下的系统化整合设计,构建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绿道空间布局形式和功能结构,做到提升城市品位、维护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平衡和丰富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休闲游憩绿道的功能、景色的特点以及建设的意义,研讨了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的建设意义和主要特色,论述了武汉东湖休闲游憩绿道对保护东湖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和改进武汉居民的生活将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给其他城市将来建设休闲游憩绿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哥伦布市为例讨论了美国城乡游憩绿道体系规划、城乡道网系统、配套服务设施、景观种植与管理等规划,并切入哥伦布市居民和绿道使用者对游憩绿道的使用情况进行具体调查研究,以期为我国城乡建设安全、便捷、活力、生态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及生态健康绿道网络建设研究收集真实有效的信息,并对现阶段绿道建设的具体政策和管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笔者阐述了国内外绿道的发展历程、实践经验、绿道的基本理论,认为绿道建设的实质就是以廊道为纽带,联系分散孤立的斑块,形成"点-线-面"结合的自然生态体系。绿道可分为区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主要由自然因素所构成的绿廊系统和为满足绿道游憩功能所配建的人工系统两大部分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余江县绿地系统的现状,分析了现状资源和绿道规划原则,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系和绿地资源优势,规划建立余江县县域和中心城区绿道网络,发挥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观光等综合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近年来,绿道在中国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在全国各地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绿道规划设计的调查研究,反映出现阶段绿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方法]将北京三山五园(三山指香山、万寿山和玉泉山,五园指颐和园、静宜园、静明园、畅春园遗址和圆明园)绿道作为研究案例,运用景观设计学及多目标绿道等相关理论,分析了三山五园绿道的规划目标,对三山五园绿道的景观设计、植栽设计和建设情况等进行研究.[结论]对三山五园绿道提出增加公共设施、加强公众参与程度和提高教育方面作用的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9.
绿道网络在北京旧城区构建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道网络是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作者通过研究北京鼓楼旧城区与绿道网络在空间结构、生态保护、功能组织等方面的异同,探讨在旧城区中进行绿道网络建设的可行性,并尝试以此解决旧城区外空间的功能转换和绿化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许昌市城市绿道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理的城市绿道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绿地系统优化。以许昌市为研究区,以景观形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许昌市的城市绿道规划。结果表明,许昌市城市绿道由河流绿道、历史文化绿道、园林景观路绿道、防护绿道和隔离绿道等5大类型组成,各类城市绿道交织成网状,构成许昌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骨架。通过城市绿道将许昌市中的主要公园绿地、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场所、商业步行场所、体育健身场所连接为一个整体。通过城市绿道建设,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步行空间,连接自然、历史与文化,进而增加城市的宜居性。  相似文献   

11.
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之一,从生态、功能和体验3个方面分析了全域旅游理念下乡村绿道规划与更新的策略,提出了乡村绿道建设应从规划、选线和选材方面着手,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绿道景观。  相似文献   

12.
江芳  郑燕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331-14333
在绿道建设日益推广的大背景下,阐释了绿道的概念和类型,概括了绿道规划研究的进展与展望,在此基础上以顺德区绿道规划设计为例,对绿道的性质、种类、来源及任务进行概述,阐述了顺德区绿道的项目背景,分析了其生态化、人性化、特色化的设计原则,并重点解析了缓冲区、廊道系统、慢行道宽度、节点系统、标识系统以及服务区的设计。强调顺德区绿道建设的目标是构筑区域、城市、社区3个层面多类型、多功能的绿道网络系统;建设以区域绿地为背景、绿网及绿道网为骨架的佛山市"3G"绿化休闲体系,倡导"生态、绿色、低碳"的新生活方式,打造"阳光、水乡、宜居"的顺德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在了解掌握广东绿道建设与管理现状信息的基础上,对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以及广东绿道体育公共服务资源进行分类与分析;以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依据,构建一个以政府、公众、绿道体育营利组织、绿道体育非营利组织、评估监督机构为基本元素,以6对二元互动关系、3个三元互动关系为基本框架的多元网络化绿道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是全省绿道网规划的骨架和基础,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省域层面的绿道网规划深度和内容,并确定省域层面这种大尺度空间中绿道的规划层级体系,将成为绿道网规划的前提。以福建省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内外相关项目为例,阐述了在主动进攻型规划策略的指导下,省域层面的绿道如何承担资源生态保护、旅游休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多种功能,为下一层级的绿道网规划和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借鉴广东省绿道网中生态型和城郊型绿道的概念,结合温州市实际,提出森林绿道概念,进行了玉泉森林绿道建设规划与实践.  相似文献   

16.
作为珠三角绿道建设的先河,广州市截至2012年底,累计建成绿道2 174 km,覆盖面积3 600 km2,服务人口超过800万,成为城市绿道建设的典范。在广州市绿道效益评估方面,通过定量分析评估其生态效益,数理模型结合SPSS分析评估其经济效益,定性分析评估其社会效益。针对广州市绿道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最终发现广州市绿道在建设和投入使用中存在三大问题:(1)绿道层次和使用率低;(2)生态功能薄弱;(3)有些路段选线不合理。笔者就此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转变建设者和使用者的观念;生态学专家参与绿道的规划;重点打造社区绿道。该研究旨在为广州市的城市建设和完善工作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和可借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魏巍  李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819-14821
从研究绿道及山区绿道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山区绿道改善自然环境,营造安全稳定的道路环境;重构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群落;丰富景观层次,形成具有标志性景观风貌的功能。选取安徽省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1#公路植被恢复概念设计方案作为实际案例,分析了项目概况以及山区绿道思想在该项目设计中的体现,阐述了其融合道路功能的需要、绿道功能的发挥以及人文内涵的设计理念,进而详细从风化严重的垂直边坡模式段、风化严重的陡坡模式段、阶梯型陡坡模式段探讨了各模式段的设计方法,并分别分析了作为道路景观节点的回头弯、观景平台的景观设计,重点讨论了山区绿道建设在满足安全原则及生态恢复原则的基础上注入景观内涵的核心设计思想,以期为当前道路绿化建设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发挥城市绿道的美化环境、保护生态、辅助交通、保护城市等功能。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案例进行研读分析,从生态的角度提炼出城市绿道的建设策略,并归纳为宏观、中观及微观3个层面进行分析总结。宏观层面,通过科学的选线定点、绿道控制区的划定和生态网络的构建3个方面来进行建设;中观层面,针对绿道内分区节点等进行规划,保护生态敏感区、优化绿廊及斑块;微观层面,结合生态,着眼于细部设计,如植物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保护节约与景观化、微气候的营造及可持续设计等方面。旨在通过其生态性规划设计,使绿道在生态文明社会下的承担起更加重大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城市绿道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景观生态学基础。在了解绿道的基本理论以及国内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概况的基础上,探究绿道生态设计的方法,并总结其生态学意义,展望中国绿道规划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粗放式的土地开发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问题成为了水网城市发展的严重阻碍。研究将城市发展融入到生态过程中,结合水网城市特殊的自然生态特征,从突出水系绿道的生态廊道特征、完善慢行绿道网络连通功能、加强服务型绿道的城市载体功能三方面进行绿道网络构建研究,为水网城市的绿道网络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