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发生规律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快速蔓延,给多个地区的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并且病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对番茄黄化曲叶病在我国各地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针对目前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毒类型、抗病性鉴定方法、抗性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我国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基本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
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了河南周口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病原.鉴定结果表明,侵染河南周口番茄的双生病毒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安徽AH-HB1分离物相似性最高,达到98.7%;从构建的系统关系树也可以看出,河南周口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与安徽AH-HB1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最近,推测河南周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可能来源于安徽.  相似文献   

3.
由黄化曲叶病毒引起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番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选育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结合多年研究结果及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应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品种抗性退化的三条策略——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加强田间种植管理,采用不同抗性品种轮换种植。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安娜”、“欧盾”和樱桃番茄品种“KH-1”为试材,采用PCR技术对从宁夏采集的6份番茄黄化曲叶病样品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6份样品全部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并指出应选用抗性品种、严控烟粉虱发生,以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重要病害之一。在ty-5基因编码序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ty-5基因的功能标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自交系t33-14、感病自交系t2301、t33-14 × t2301的F2株系和不同来源的26份番茄材料进行基因型鉴定,并进行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标记TySNP能准确地区分育种亲本以及杂交后代群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病材料纯合基因型、感病材料纯合基因型以及感病杂合基因型,且不同的基因型跟表型能较好对应吻合,可对杂交后代进行有效选择。因此,功能标记TySNP可用于番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为定向改良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提供分子辅助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蔓延情况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苗期染病可减产80%,甚至造成绝收,成株期染病也会造成严重减产,已成为世界许多地区番茄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番茄黄化曲叶病及抗病育种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最具毁灭性的番茄病毒病之一。随着保护地的发展,温室烟粉虱在北方保护地越冬、传播、危害,现已成为影响我国乃至全世界番茄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情况、病毒研究概况、抗病品种选育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8.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程度影响因子分析及防病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江苏省丰县秋延迟及越冬棚室番茄上普遍发生,一般减产10%-50%,部分重病棚甚至绝收,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番茄生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由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所致。番茄在开花以前遭受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又称TY病)是番茄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与其它病毒相比较而言,该病毒具有爆发性突然、扩展迅速、危害性强、无法治疗的特点,是一种毁灭性的番茄病害,轻者造成经济损失50%以上,重者造成绝收。2010~2011年,我市暴发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10.
李明远 《中国蔬菜》2017,1(10):93-96
<正>防治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主要有通过防治传毒介体烟粉虱和利用抗(耐)病品种两种方法,防治烟粉虱要选合格的纱网,并覆盖周密、严实;选用抗(耐)TY病毒的品种要符合当地生产需求。1北京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现2009年9月14日,北京发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以下简称TY病毒)。实际上这个病毒传入北京的时间还要早,只是在这一天该病得到大家的确认。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抗病基因挖掘与利用,以及抗病基因工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毒具有流行性强、传播速度快、难以防治等特点,现已成为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我国番茄种植区流行成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病规律、症状、机理、检测方法、育种手段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进行了系统地研究,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相继发生且呈加重趋势。由于该病由烟粉虱传播,一旦发生很难防治,往往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当地番茄生产。为了交流各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情况,研讨治理对策,有效控制危害,2010年1月8~9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番茄黄化曲  相似文献   

14.
王义新 《吉林蔬菜》2013,(10):32-33
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黄化曲叶病毒病是番茄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我国呈大面积蔓延之势,造成了巨大危害。1.1症状识别:受害叶褪绿萎蔫。番茄植株感染病毒后,初期主要表现为植株生长迟缓或停滞,节间变短,植株明显矮化,叶片变小、变厚以及黄化、卷曲,无法正常开花结果;后期表现坐果少,果实变小,膨大速度慢,成熟期的果实不能正常转色。若在开花前感病,造成的损失可达100%。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特点及发生原因,提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陕西杨凌番茄生产基地感病(TYLCV 症状)番茄植株为材料,分离得到杨凌番茄黄化曲叶
病毒分离物,命名为TYLCV-Yl(GenBank 序列号:KC293824,未公布);克隆该病毒外壳蛋白全基因序
列CP 及其核心序列tCP;分析核心序列tCP 的特征、 进化特征;运用DNAMAN 多重比较了该病毒外壳蛋
白序列与其他18 个TYLCV-CP 核苷酸序列并且构建了基于CP 基因核苷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表明:获
得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Yl)分离物,确定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源;获得TYLCV-Yl CP 全
基因序列核心序列tCP,为基于CP 抗TYLCV 奠定基础;tCP 核心序列非常保守,长度为 419 bp,编码
137 个氨基酸,其中在79~97 个氨基酸之间具有1 个跨膜结构;基于CP 基因构建的进化树可将番茄黄
化曲叶病毒分为3 个亚组:TYLCV 亚组Ⅰ,TYLCV 亚组Ⅱ,TYLCV 亚组Ⅲ,其中杨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TYLCV-Yl)属于TYLCV 亚组Ⅰ。  相似文献   

17.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烟粉虱危害传染引起,一旦发生,番茄产量受严重影响。2005年上海首次报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暴发,2006年10月浙江省慈溪市也相继暴发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导致冬番茄株发病率95%以上,全面绝收;春番茄株发病率在10%左右。发病程度主要取决于番茄育苗期间烟粉虱危害程度。冬番茄育苗正处于8-10月之间,烟粉虱发生量大,危害严重,容易传毒;春番茄育苗时间在11-12月之间,烟粉虱已经越冬休眠,不危害番茄苗,发病就轻。  相似文献   

18.
刘健  刘娜 《上海蔬菜》2016,(1):84-86
番茄抗病育种是番茄病害防治及提高产量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影响番茄产量的主要病害:叶霉病、青枯病、晚疫病及黄化曲叶病的抗病育种工作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大棚春季番茄—秋季辣椒 高效避病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种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发生几率低,秋季种植辣椒,避开番茄感染黄化曲叶病毒的风险,大棚春季番茄—秋季辣椒的种植模式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上经常发生,并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菜农造成了很大损失。本文介绍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的田间症状、传播媒介、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钢架日光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