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静  计丕全 《广东园林》2009,31(4):42-45
目前的居住区水景,大都为美观而设计,忽视了水景的节能和维护。为了解决居住区水景在前期设计与后期养护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本文选取昆明市近期推出的近20个中高档居住区进行普查。并选取四个存在差异的水景进行重点研究。选取适宜的景观评价体系,运用二维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计算排列出它们的综合质量排名和各评价单元排名。根据研究结果得出居住区水景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金红明 《绿色科技》2014,(7):177-178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分析了当今居住区水景驳岸设计现状,归纳总结了现今城市水景驳岸设计的缺点和不足,探讨了生态驳岸建设的意义和内涵,探索了生态驳岸设计的相关类型,为居住区水景的生态驳岸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是水景中有生命的元素,在水景营造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文章总结了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漂浮植物、沉水植物和岸边湿生植物等的特性和水景景观功能、水景植物配置模式,探讨了湖泊水景、河流水景、公园水景、居住区和庭院水景等不同类型水景景观营造中植物的种类选择和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合肥市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从地形、土质、水景等方面对居住区园林景观营造进行了探讨,通过人工水景、景石溪流、园林小品等阐述了园林景观的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指出了居住区园林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构思手法,其如诗如画的水环境,让世人叹为观止。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入手,通过分析水景在城市居住区的功能及作用,结合创作实践,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方式给予现代居住区水景设计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绿城桂花园水景设计的解析,总结归纳了现代居住区水环境的营造手法,为设计者在今后的水景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中,水景设计因其展现出的视觉美以及人们感官上亲水的特性而成为体现景观艺术设计内涵的直接表现。本文从武汉万科朗苑小区的水景设计入手,对城市住宅小区景观水景设计的表现方式进行了阐述,探讨了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的美学魅力和应用效果,为水景设计在住宅小区景观设计中发挥更大作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绿城桂花园水景设计的解析,总结归纳了现代居住区水环境的营造手法,为设计者在今后的水景规划设计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就行了”的传统观念中,如何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显得尤为重要,而居住区的绿化及水景布置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因此,居住区的生态建设应从其绿化及水景布置出发,遵循绿化及水景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适应现代建筑,满足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10.
董雪娜 《绿色科技》2014,(3):233-235
通过设计及实地调查研究,对影响北京居住区水景的多种限制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包括水景的类生命特征,气候学限定条件,水力学限定条件,心理学限定条件,行为学限定条件,经济学限定条件等,为下一阶段的设计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景观设计在我国属于新兴学科,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大多处于探索阶段,而民族地域性的景观研究十分薄弱。本文围绕居住区绿地景观如何实现地域性特色,从调查研究、对原生态的保护、设计师的来源和设计风格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对居住区植物造景和水景营造两大元素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郭屹岩  魏民 《广东园林》2008,30(3):42-44
居住区的环境是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如何将居住区的污水的处理和景观营建结合起来,营建廉价而优质的住区景观是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介绍了生活污水处理和景观营造相结合的方法,在减轻城市污水处理的压力的同时营造丰富多样的水景景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了大型水景在太合嘉园的建造和设计,通过介绍湖底的池底构造、给排水系统、驳岸处理、水生及水边植物等来阐述居住区人工湖的湿地绿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水的特性、景观效应及园林水景的分类,分析了当前居住区水景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及湿地景观设计手法,并对中国古典园林水景设计手法和现代园林水景设计手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浅谈居住区人工湖设计与建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治强 《北京园林》2006,22(1):15-19
本文通过介绍大型水景在太合嘉园的建造和设计,通过介绍湖底的池底构造、给排水系统、驳岸处理、水生及水边植物等来阐述居住区人工湖的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16.
植物和水是营造生态居住区环境最主要的两个元素。如今,将大面积的水体引入生态居住区,已经成为生态居住区开发设计最时尚的理念。一泓池水,荡漾弥渺,虽然有广阔深远的感受,但若在池中,水畔结合植物的姿态、色彩来造景,会使水景大为增色。水生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还能吸收水体中的养分物质,对富营养化水体起到净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阿帆 《湖南林业》2008,(6):27-27
在现代家庭住房中,不少底层房屋都有一个20~50平方米不等的庭院,人们都喜欢种树栽草、堆山叠石、造水景,使它们有山野之趣。实践中,庭院的绿化应根据庭院的大小来设计,植物的配置要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人水关系"的水景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实例分析了水景的功能和特点,提出遵循“人水关系”营造水景的必要性和景观价值性。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随着近年来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湿地公园与河道整治、居住区人工水景等的迅速发展,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昆明等大城市先后启动了重建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治理水质、美化水体环境工程中,水生植物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推动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的健康、科学和可持续地发展,浙江大学园林研究所和杭州市园文局灵隐管理处联合举办了“2006西湖·水生植物园林应用研讨会”,得到了广大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与好评,现将部分交流论文撷英成集,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对上海联洋新社区部分楼盘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原生态无法保持、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在数量体量上不和谐、大面积水景的负面作用、对植物造景的重视程度与技术含量不够及施工中技术力量不足、植物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