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8,33(3):30-31
一年之计在于春,鱼病防治亦是如此,搞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与诊治,可以减少全年鱼病发生的机率,有利于春季鱼类早开食、快生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四季与鱼病     
王声瑜 《内陆水产》1999,24(3):27-27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  相似文献   

3.
春季是鱼病的多发季节,进入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池塘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开始大量繁殖,而鱼类在经过越冬后体力消耗大,体质较弱,特别是出鱼上市时多次拉网造成鱼体受伤和鱼体冻伤,很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引起鱼类发病,给养鱼场造成很大威胁。现将几种春季常见鱼病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鱼类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鱼类病理学的研究的新进展,主要包括在寄生虫性鱼病、细菌性鱼病、病毒性鱼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我国鱼类病理学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我国的鱼类病理学的研究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春季常见鱼病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波 《黑龙江水产》2007,(2):26-26,48
春季是鱼病的高发季节,这主要是由于鱼类经过数月越冬,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体质相对较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如果养鱼户不及时进行鱼病防治,很容易出现问题,造成损失。因此,春季应加强鱼病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积极治疗。春季发生的鱼病主要以细菌性鱼病为主,常见的有赤皮病、烂鳃病、竖鳞病、肠炎病等;其次是寄生虫病,常见的有斜管虫病、车轮虫病、锚头鳋病、绦虫病等。  相似文献   

6.
春季水温回升,鱼类开始吃食,同时鱼病也开始复发。及早预防和治疗鱼病,对渔业生产来说非常重要。现将春季鱼常见病的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春季是淡水养殖鱼类鱼病多发季节,其病因主要有两类:一是由于冻伤或分塘、放养等操作造成的机械损伤,使致病菌侵入造成的细菌、真菌性鱼病。春季常发的细菌、真菌性鱼病主要有水霉病、竖鳞病、赤皮病、细菌性烂鳃病和疖疮病等。二是鱼类越冬后,抵抗力下降,而此时多种病原  相似文献   

8.
四季与鱼病     
<正>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成鱼白鲢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患大中华鳋病等。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防重于治"是预防鱼病的重要原则,只有采取"无病先防"的积极防治原则,才能使渔业生产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春季水温开始回升,各种生物致病因子如细菌、寄生虫孢子、孢囊处于发育早期,对药物最敏感,疗效好;另外,春季鱼种、成鱼经过越冬期,体质较弱,对致病因子抵抗力相对较差,因此,积极做好春季鱼病预防工作,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既有利于鱼类健康快速生长,又节约鱼病防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0.
四季与鱼病     
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所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青、草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成鱼白鲢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患大中华鳋病等。  相似文献   

11.
张汉邦 《内陆水产》2007,32(9):16-17
夏季是鱼类一年中生长的旺季,但由于水温高,鱼类病原体也会大量繁殖,导致鱼病频发。因此,夏季必须做好日常管理及鱼病预防。  相似文献   

12.
1 细菌性鱼病。主要有链鳙鱼的打印病和草青鱼的赤皮病。这两种病是由于机械损伤、被细菌侵入造成。防治方法是:鱼种下塘前用5%食盐水浸泡3—5分钟。下塘后定期用1PPm漂白粉(或0.5ppm优氯净,0.2ppm强氯精)或20ppm生石灰全塘泼洒。2 真菌性鱼病。主要是水霉病。该病是由于机械损伤、冻伤或过度密养造成。各种鱼类在春季都易发生此病,并能引起死亡。预防此病可用20ppm高锰酸钾,浸洗鱼体,治疗可用2ppm五倍子全塘泼洒。  相似文献   

13.
春季到来时,气温和水温都在不断升高,正是开始进行鱼类养殖的大好季节。春季常见鱼病有水霉病、小瓜虫病、竖鳞病等。抓好鱼病防治,对确保全年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和提高养殖综合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回升,鱼池中各种生物繁殖加快,代谢废物不断增加,危害鱼类的病菌逐渐活跃。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鱼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就要到来。为此,各养鱼户应做好春季水产养殖的各项消毒工作,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了1987~1990年辽宁地区池塘养殖鱼类的鱼病调查结果。共发现各种鱼病31种,其中传染性鱼病13种,侵袭性鱼病14种,其他鱼病4种。这些鱼病中,鲢鳙鱼肾脏艾美虫病引起大批死亡的现象属国内首次报导。  相似文献   

16.
“三早、四定、五消”春季防鱼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季忽视鱼病防,夏秋鱼瘟浮满塘”,这句话道出了春季做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住“三早、四定、五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四季与鱼病     
春季(公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原体生长繁殖,被称为是鱼类发病的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鱼病;青、草鱼成鱼患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病;鲢成鱼患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草鱼成鱼息中华鳋病等。夏季(公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之间,鱼类发病比春秋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色病,有烂鳃、出血、…  相似文献   

18.
邓菊云 《内陆水产》2001,26(10):41-42
利用中草药防治鱼病,药源丰富,成本低廉,疗效好。但不少养鱼户,缺乏中草药防治鱼病知识,往往用药不当,效果不佳。对如何提高中草药防治鱼病的疗效,笔者在防治鱼病的实践中,进行了多年探索,效果显著。现综述如下。1查病因,准确诊断鱼病1.1水体环境因素鱼类生活在水中,水体环境的任何变化,与鱼类生存息息相关。一是水温变化。鱼类是变温动物,对水温有一定适应范围。水温偏高,鱼类食欲不振,造成营养不良;水温偏低,鱼类活动能力弱,可引起冻伤淤血,给病原体侵袭鱼体提供机会。水温骤变,鱼类生理生态失调,可引起死亡。二…  相似文献   

19.
郭发定 《河南水产》2004,58(1):22-22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谚语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应抓好“三早、四定、五消。”  相似文献   

20.
从1978年开始,我们对贵县水产养殖场的养殖鱼类及西江贵县江段的部分鱼类进行了鱼病调查。摸清了贵县的鱼病种类和病原体的出现率,探索了鱼病发生规律,利于有的放矢地开展鱼病的防治工作,从而提高养鱼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