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山花楸种子休眠与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关系。[方法]研究黄山花楸果皮、果肉和种子的不同浓度水浸提液(0.01、0.03、0.06和0.10 g/ml)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各浸提液浓度比例相同的情况下,果肉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的发芽率、苗高、根长和种子活力指数的抑制活性最强,果皮和种子次之。[结论]黄山花楸果实中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成分,抑制物质活性强弱顺序依次为果肉、果皮、种子。  相似文献   

2.
黄山花楸种子休眠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种子休眠的解剖结构基础与影响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山花楸种子由种皮和胚2部分组成。胚形态发育完全,种皮表面覆一层角质层,胚根端和子叶端的种皮细胞排列明显比中间部位密集;种子透水性障碍不明显而透气性障碍显著;未处理的完整种子萌发率为0,种胚、种胚去除不同量子叶处理萌发率为86.67%~96.67%;种子去除不同部位种皮的萌发率在90%以上。表明黄山花楸种胚无休眠,种皮透性、特别是透气性对休眠有一定影响,种子休眠主要是种皮的机械障碍引起的物理休眠。  相似文献   

3.
以蔷薇科花楸属单叶的2种植物水榆花楸、棕脉花楸和复叶的1种1变种植物黄山花楸、少叶花楸为研究对象,对其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解剖构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3种1变种花楸的次生木质部构造和次生韧皮部横切面细胞组成较为相似;木质部细胞形态和韧皮部细胞排列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差异。花楸属2种单叶植物的导管长度和木纤维长度均显著大于复叶种类,横切面上,2种单叶花楸属植物的韧皮纤维呈细带状分布而复叶的花楸属植物韧皮纤维则呈团状分布,单叶种类韧皮纤维的径向间隔远小于复叶种类。同时这3项指标的种间差异显著,为花楸属下类群划分及种间区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山花楸幼苗对遮荫的形态、解剖和光合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遮荫强度为0、67%、76%、92%4种处理下,研究1年生黄山花楸(Sorbus amabilis)幼苗对遮荫的形态、解剖和光合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遮荫使幼苗高生长、叶面积增加,地径、主根长减少,造成高径比和比叶面积升高;遮荫改变了幼苗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方式,67%和76%的遮荫促进生物量积累,而92%的遮荫则产生抑制作用,遮荫下生物量分配向地上部分倾斜,根生物量比降低,茎、叶生物量比及冠根比升高;随光照强度的减弱,叶片逐渐变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值降低,叶绿素质量分数增加;几种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遮荫使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降低。试验表明遮荫诱发了黄山花楸幼苗的形态和光合生理适应机制,适度遮荫可以提升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花楸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固原市引种的欧洲花楸和当地陕甘花楸的叶片和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技术对叶片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并检测花楸果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欧洲花楸和陕甘花楸具有遗传差异性,属于花楸属的2个不同种;果实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为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玫瑰果陕甘花楸,酚类化合物含量陕甘花楸欧洲花楸玫瑰果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比陕甘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6.
花楸是辽东乡土树种,能很好的适应辽东的环境。黑果腺肋花楸是这几年来发展最为快速的花楸品种。本文介绍了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病虫害类别以及防治方法、不同品种花楸的嫁接成活率,并探讨了在辽东发展花楸苗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花楸的引种驯化及开发应用提供技术参考,以固原市引种的欧洲花楸和当地陕甘花楸的叶片和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 技术对叶片进行遗传差异性分析,并检测花楸果实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欧洲花楸和陕甘花楸具有遗传差异性,属于花楸属的2个不同种;果实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为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玫瑰果>陕甘花楸,酚类化合物含量陕甘花楸>欧洲花楸玫瑰果>欧洲花楸琥珀果。欧洲花楸比陕甘花楸的开发利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花楸是蔷薇科花楸属落叶小乔木,是我国东北林区重要的非木质资源树种,兼具观赏、药用、蜜源等多种功能.由于花楸种子深度休眠,播种育苗技术难度大,成苗率低.本文综述了花楸种子的生物学特性,期望能为花楸人工繁育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特征,为其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典型群落样方调查,对其物种组成、群落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该群落在3 2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132种,隶属于54科98属;2重要值分析表明,黄山松和华箬竹在乔木层和灌木层占有较明显的优势,分别为21.47%和26.99%;3植物群落区系中属分布类型有11种,以北温带成分为主,世界分布、泛热带和东亚成分占一定比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过渡性质;4群落内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最多,为52种,其次是地上芽植物与地面芽植物;5按Raunkiaer的划分标准将种群频度划为5个等级,其分布规律为ABCDE,优势种植物分布不均匀,群落有被分化和演替的趋势;6立木级分析表明,水榆花楸种群结构呈纺锤型,有衰退的迹象。【结论】黄山水榆花楸群落物种丰富,灌木层种间竞争激烈;如果水榆花楸种群没有足够的更新幼苗补充,它将会退出当前的群落。  相似文献   

10.
黑果腺肋花楸是一种新型的园林果树栽培品种,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本文根据黑果腺肋花楸的生长习性,分析了天津市静海区的生态条件对黑果腺肋花楸生长、挂果的影响。通过天津市静海区生态环境与黑果腺肋花楸生长所需条件的对比分析,得出天津市静海区生态环境适合黑果腺肋花楸种植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1.
对甘肃花楸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甘肃花楸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共有5种,占全国总种数的83.33%。药用价值较高,具有清肺止咳等功效。并对甘肃花楸属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哈尔滨市主栽花楸果实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方法]以哈尔滨市主栽的5个花楸种源的花楸果实作为研究材料,对它们进行了可溶性糖、总黄酮、芦丁等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测定.[结果]5个花楸种源中的欧洲花楸US-05果实中可溶性总糖、总黄酮和芦丁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分别达到6.389%、1.564 1%和6.986 744 μg/ml.[结论]筛选出欧洲花楸US-05为适于哈尔滨地区栽培的药用花楸种源.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花楸是集观赏、药用和食用价值为一体的珍稀野生树种,在水土保持、城市绿化、荒山绿化、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西伯利亚花楸的特征特性,并从种子采集与处理、苗圃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西伯利亚花楸育苗技术,为西伯利亚花楸开发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摘要:随着黑果腺肋花楸栽培面积不断增大,苗木最佳的无性繁殖技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本文以辽西地区为例,系统总结了黑果腺肋花楸无性繁殖关键技术,以期为生产上黑果腺肋花楸苗木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发展无公害果品是人们绿色消费的需要。我国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及加工产品要想进入国际市场,必须走绿色发展道路,实行无公害生产。为了促进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花楸无公害食品的需求,提高广大黑果腺肋花楸种植户科学、规范的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实践对黑果腺肋花楸无公害栽培技术展开探讨,从土壤、施肥和灌水3个方面介绍了黑果腺肋花楸无公害栽培管理,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芪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节约型经济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花楸林地建设初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在本研究中,选择朝阳县六家子林场初建黑果腺肋花楸林地为试点。选择黑果腺肋花楸移栽苗木为2-3年生,高度1-1.5m;选择当年繁育的黄芩幼苗进行间种,黄芩幼苗高度为5-10cm,间种株、行距都为20cm,在距离花楸植株0.5m外进行间种,间种带宽度为2m,间种密度为25株/m2,黄芩数量约为1.11万株/亩。研究结果表明,在间种模式下,花楸当年生长量处于正常范围内,略为偏低的水平,基本未受到黄芩间种的影响;黄芩当年的生长量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受到花楸的影响,因此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天山花楸是我国新疆天山林区重要的伴生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通过分析天山花楸的天然更新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为天山花楸野生资源保育和天山花楸的种群扩繁提供理论依据。在踏查调查法的基础上,根据调查区林分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的不同设置45个50 m×50 m的标准样地,研究分析了天山花楸的天然更新特点以及影响其天然更新的因素。结果表明:(1)天山花楸在天山中段不同坡向的天然更新分布情况由高到低的分别为半阴坡、阴坡和半阳坡占比各为60.31%、37.98%和1.71%,阳坡没有天山花楸分布。(2)天山花楸在天山中段天然更新的主要海拔范围为1 900~2 100 m,更新株数占调查总数的71.70%。(3)Ⅰ级地径≤0.1 cm、Ⅱ级地径为0.2cm、Ⅲ级地径为0.3cm和Ⅳ级地径为0.4~2cm的幼苗比例占总径级的94.00%,各自分别占比23.15%、29.70%、24.32%和16.83%,Ⅴ—Ⅷ级的总幼苗占总径级的比例仅仅为6.00%,同时Ⅳ级向Ⅴ级径级幼苗的转化率为8.48%,则严重阻碍了天山花楸幼苗的天然更新。(4)天山花楸幼苗的树高与土壤含水量(r=0.99*)、全K(r...  相似文献   

18.
黑果腺肋花楸是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等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树种。文章对黑果腺肋花楸的经济价值、国内研究开发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特别针对黑龙江省仓促引进种植黑果腺肋花楸,对树种特性缺乏了解,冻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等问题,提出促进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对黑果腺肋花楸的引种情况,详细介绍了黑果腺肋花楸在我国的栽培和发展现状,以期为该树种在我国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节约型经济模式,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花楸林地建设初期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有利于节约生产成本。本文在初建的黑果腺肋花楸林地,选择当年繁育的黄芩幼苗进行间种,黄芩幼苗高度为5~10 cm,间种株、行距都为20 cm,在距离花楸植株0.5 m外进行间种,间种带宽度为2 m,间种密度为25株/m2,黄芩数量约为16.65万株/hm2。研究结果表明,在间种模式下,花楸当年生长量处于正常范围内略偏低的水平,基本未受到黄芩间种的影响;黄芩当年的生长量亦处于正常范围内,未受到花楸的影响,初建花楸林地间种黄芩经济模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