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叶三点金入侵结缕草草地形成混生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凌  杨中艺 《草原与草坪》2004,(2):37-39,46
小叶三点金为多年生豆科植物,具有天然的超低矮性和很强的匍匐性。结缕草是多年生根茎型禾本科草种,有发达的地上匍匐茎和地下横走根茎,成坪后极难滋生杂草。鉴于观察到小叶三点金草侵占并覆盖结缕草草地的现象,通过观测频度、盖度、高度及演替速度等生态指标,从2种草混生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布、植物量构成及对外界因素影响的反应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叶三点金的随机萌发及快速生长使其在草地上频度增大,高度的增加则导致盖度上升;植物量呈倒梯形分布是由小叶三点金从内部侵占结缕草草地的生态过程决定的;重度践踏和修剪极大地降低了群落的稳定性,因此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2.
封闭时间对模拟践踏的沟叶结缕草草坪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在春季、梅雨季和盛夏季对践踏胁迫的沟叶结缕草草坪进行封闭15和30 d处理,研究封闭对践踏胁迫下沟叶结缕草草坪坪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封闭显著提高了结缕草垂直高度和叶片长度(P<0.05),而梅雨和盛夏季封闭仅分别显著提高了草坪的垂直高度和叶片长度(P<0.05);春季封闭明显提高了草坪的密度和地上活生物量(P<0.05),封闭30和15 d的草坪密度分别比对照提高136.4%和40.3%,地上活生物量分别提高173.9%和42.0%;与盛夏季封闭相比,梅雨季节封闭更有助于减缓草坪密度下降的趋势,且地上活生物量在整个生长季几乎都大于盛夏季节封闭;垂直高度、叶片长度、草坪密度和地上活生物量,封闭30 d的效果均比15 d好;综合各项指标,阶段封闭措施对改善践踏胁迫下沟叶结缕草草坪的坪用质量效果显著,其中春季封闭的效果比梅雨季好,梅雨季比盛夏季好,封闭30 d的效果比15 d好.  相似文献   

3.
宣继萍  刘建秀 《草业科学》2007,24(9):98-100
以盆栽法对中国结缕草属4个种的64份野生种源的匍匐茎生长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源利用匍匐茎进行营养繁殖时,变异很大,匍匐茎总长度和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8.97%和33.00%;不同种间的匍匐茎总长度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地上部生物量无显著差异;结缕草Zoysia japonica的种内变异最大,细叶结缕草Z.tenuifolia的种内变异最小.  相似文献   

4.
火烧、施氮肥对结缕草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山东胶州对结缕草(Zoysia japonica)进行火烧和施氮肥试验.结果表明:火烧后结缕草提前1周返青,生殖枝数和抽穗率分别为2621/m2和28.26%,而对照为1178/m2和23.46%,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火烧 施氮肥(秋季20 N/hm2 春季10 kg N/hm2)生殖枝数和抽穗率显著高于火烧、不施肥;火烧极显著提高了种子数/生殖枝、结实率和种子产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种子空瘪率(P<0.01),其中火烧 施氮肥效果最好;火烧使结缕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有极显著提高(P<0.01).  相似文献   

5.
结缕草属植物的抗旱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4,自引:14,他引:10  
以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兰引3号’结缕草、‘青岛结缕草’和马尼拉为对照,对48份结缕草种源的表征永久萎蔫系数(APWI)进行了测定并分析,结果如下:1)各种源的APWI的变异范围为8.7 8%~1 3.4 1%,变异系数为9.10%。在48份供试种源中,APWI显著低于‘兰引3号’结缕草的有6份种源;APWI显著低于马尼拉的有2份种源;APWI显著低于‘青岛结缕草’的有15份种源;APWI同时显著低于3份对照的有2份种源。结缕草属植物的APWI存在极显著的差异。2)结缕草属植物不同种的APWI不同,其排序为:中华结缕草>大穗结缕草>结缕草>沟叶结缕草=细叶结缕草,其中变异系数最大为结缕草。3)APWI在结缕草、中华结缕草种内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且结缕草种内抗旱性差异明显高于中华结缕草种内差异。4)结缕草属植物的APWI与经度和纬度均未发现显著相关;结缕草、中华结缕草种内的APWI与经纬度也未发现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通过取代试验设计,设置5个丝茅侵入量梯度,模拟入侵草坪细叶结缕草(Zoysia tenuifolia)100d后,测定草坪草单株生物量、相对产量、相对产量和、攻击指数、竞争平衡指数等指标,研究侵入量对结缕草竞争力及生长潜力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丝茅侵入量对结缕草的地上相对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对地下相对产量(RS)有极显著影响(P<0.01);侵入量对群落地上相对产量总和(S)有显著影响(P<0.05),对群落地下相对产量总和(R)无显著影响(P>0.05),两物种的地上茎叶系统有拮抗作用。当丝茅侵入量为20%~30%时,两物种地下部分也有拮抗作用;侵入量对丝茅地上、地下攻击力指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10%侵入量时丝茅的攻击力最强,随侵入量增加丝茅的攻击力指数急剧下降,表现为种内竞争;丝茅侵入量对竞争平衡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结缕草的竞争能力小于丝茅。丝茅入侵主要影响结缕草的分蘖能力和地上茎叶的生物量累积,从而刺激了地下根系的发育。所以,增加草坪密度、加快生物量积累是提高结缕草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结缕草属(Zoysia)植物的耐旱能力,并对耐旱能力强的结缕草品种的选育以及极度干旱地区结缕草草坪的水分管理提供实验依据.在2005年对51份结缕草种源抗旱性初步鉴定的基础上,于2006年选择9份抗旱性代表种源,对其致死含水量进行研究,并对其与表征永久萎蔫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份材料致死含水量变异范围为3.01%∽6.14%,变异系数为25.21%,9份材料的致死含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征永久萎蔫系数相对于致死含水量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P<0.01),回归方程为:Y=1.57X+3.88(R2=0.9217>R0.012=0.6354);根据表征永久萎蔫系数与致死含水量的线性回归方程,得出其他42份种源的致死含水量,其变异范围为3.62%∽5.64%,变异系数为10.85%.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甘南碌曲草地最具代表性的披碱草-矮嵩草草地,异针茅-结叶嵩草+密生苔草草地、金露梅-嵩草草地、藏嵩草+裸果扁穗苔草划地,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高山柳-嵩草草地,窄叶鲜卑花-嵩草草地和短柄草-密生苔草草地等8个草地类型嫩落植物量动态进行的连续3年定位监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上植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 b/x模式,6-7月是草群地上植物量累积的盛期,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水、热是制约草地初级生产力的主导环境因子草群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与生长季节密切相关,DE、NND动态与地上植物量动态相似。  相似文献   

9.
汪智宇  李莹  刘金平  伍德  苟蓉 《草业学报》2019,28(8):106-118
针对亚热带地区丝茅入侵造成暖季型草坪退化的问题,模拟了40、42、44℃夏季高温条件,对取代试验设计形成的5个丝茅入侵的细叶结缕草草坪进行连续30d(2h·d^-1)的高温冲击处理,测定丝茅和结缕草的地下和地上相对产量、相对产量总和、攻击力、竞争平衡指数等现实竞争参数,通过株高、分蘖数、叶面积、叶绿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等指标,分析丝茅和结缕草的光合同化、再生能力和抗性生理等后续生长物质基础,研究高温冲击对不同入侵比例的丝茅和结缕草的现实和潜在竞争力影响。结果表明:1)高温冲击引起结缕草地上与地下相对产量的平衡性下降,丝茅表现为地上与地下均衡性降低,高温冲击增加了两种植物地上部分的拮抗作用,丝茅侵入量比高温冲击对结缕草相对产量的影响更大,≥30%侵入量与高温协同作用使结缕草地上与地下相对产量急剧下降。2)42℃时结缕草地上和地下攻击力指数及地上和地下竞争平衡指数最大,>42℃时结缕草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降低(P<0.05),但丝茅的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则增加。仅40和42℃条件下,当侵入量≤20%时,结缕草地上竞争力占优势,其他温度和侵入量条件下,丝茅地上和地下攻击力大于结缕草,从而有利于丝茅入侵和拓展。3)高温冲击增加了丝茅的株高和分蘖数,>42℃高温限制了结缕草的分蘖数,≥30%丝茅侵入量抑制结缕草分蘖而促进株高(P<0.05);高温冲击降低了结缕草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了丝茅叶片数和叶面积,≥10%丝茅侵入量降低了结缕草叶面积,≥30%侵入量降低了结缕草叶片厚度和叶片数。4)高温冲击和丝茅入侵对结缕草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存在显著影响,结缕草生理反应比丝茅更易受到高温冲击的影响。5)高温冲击对结缕草形态、生理、相对产量及攻击力的影响大于丝茅,丝茅入侵对结缕草造成显著危害,高温和丝茅侵入量的协同作用,降低了结缕草的攻击力和竞争平衡指数等现实竞争力,限制了结缕草分蘖、光合及抗性物质等潜在竞争力。因此,控制丝茅侵入量≤20%是夏季结缕草草坪养护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0.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冬季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丁酰肼、多效唑、芸苔素内酯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暖地型草坪草沟叶结缕草Zoysia matrella,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冬季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对暖地型草坪的保绿效果最佳,在沟叶结缕草、假俭草草坪的适宜浓度为0.25~0.35 g/L;芸苔素内酯效果次之,且对假俭草的效果优于沟叶结缕草;丁酰肼对草坪冬季生长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植物量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高寒草甸草地秃斑地的多少和距居民点的远近划分为轻度退化草地(极少量秃斑地)、中度退化草地(少量秃斑地)、重度退化草地(大量秃斑地)和极度退化草地(全部秃斑地)四个退化草地等级。对各等级退化草地进行了植物量测定。结果表明:草地植物量(地上和地下)及土壤含水量,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明显下降(P<0.01),毒杂草量则明显上升(P<0.01)。其中极度退化草地较轻度退化草地植被中嵩草属牧草优势度减少38,可食鲜草量减少219.2g/m~2,而毒杂草则增加99.6g/m~2,植物活根量(干物质)减少2390.6g/m~2,土壤含水量(0—10cm)减少10.02%,并对高寒草甸退化草地(黑土滩)的成因及治理途径提出了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白羊草灌丛草地植物量及优势种牧草营养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白羊草灌丛草地优势种牧草的营养动态和草地植物量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植株变老,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Ash)含量逐渐降低,而中性洗涤纤维(NDF)则呈相反的趋势。豆科牧草与铁杆蒿的CP以现蕾期为转折点,禾本科牧草则在开花初期CP含量较高。(2)白羊草灌丛草地地上植物量呈“单峰”曲线,高峰期出现在8月份,地下植物量曲线以9月份为峰值,其中0~10 cm占80%以上,总植物量也以9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混配应用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的可行性,2019年在田间测定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不同混配的除草效果及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后14 d,混配处理对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地上部鲜重均有抑制,但抑制率低于甲咪唑烟酸处理;药后28 d,混配处理对株高的抑制率降低,而分枝...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青海湖地区重度退化线叶嵩草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土柱法测定地下植物量一年内的季节变化动态。研究结果显示:线叶嵩草型中度退化样地地下植物量季节变化动态呈“V”字形曲线;在牧草生长季的不同时期,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下植物量的分布呈明显递减趋势,地下86.65%的植物量分布在0 ̄20cm深的土层中,在地下0 ̄40cm土层内,其根系的净生产量及周转值分别为1 190.6g/m.2a、51.33%;地下/地上植物量的值为27.22。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祝金强河地区高山线叶嵩草草地的地上植物量在6~11月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植物量出现在8月21日,为373.02克/米~2干物质,或336.67克/米~2有机物质(去灰分物质);净第一性生产力为340.09克/米~2年干物质,或307.97克/米~2·年有机物质。地下植物量6~10月平均为5162.66克/米~2干物质,呈U形曲线变化;净第一性生产力为780.36克/米~2年干物质,或671.15克/米~2·年有机物质,其中活根为570.91克/米~2·年干物质,或489.27克/米~2年有机物质。地上部分最大绝对生长率出现在7月20日至8月21日,平均为5.16克/米。·天干物质,之后变为负值。地下部分绝对生长率在8月21日以前为负值.最大负值出现在7月20日至8月21日,表明地上部分的最大生长对地下部分营养物质的供给有强烈的依赖性。最大相对生长率出现在5月1日至6月20日,为0.0965克/克·天干物质。表明地上部分的生长效率以生长初期最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群落光能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部分固定能量的季节动态基本相同,都呈“单峰”曲线,在8月下旬地上部分固定的能量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94188KJ/m2、872.61KJ/m2。两退化样地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现存量的热值大于凋落物的热值,以植物生长旺盛期热值含量最高,枯黄期次之,返青期最低。地上部分植物量与能量固定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地上植物量每增加1g/m2,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贮存的能量将随之分别增加18.687KJ/m2、18.055KJ/m2,在地上0 ̄10cm区间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固定的能量分别占地上总能量的79.25%、81.15%。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部分对总辐射转化率的变幅分别为-0.076 ̄0.13、-0.022 ̄0.045,对太阳总辐射的转化率分别为0.03%、0.013%。  相似文献   

17.
通过青海湖地区紫花针茅型中度与重度退化草地群落光能转化效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部分固定能量的季节动态基本相同,都呈“单峰”曲线,在8月下旬地上部分固定的能量达到最大值,其值分别为194188KJ/m^2、872.61KJ/m^2。两退化样地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现存量的热值大于凋落物的热值,以植物生长旺盛期热值含量最高,枯黄期次之,返青期最低。地上部分植物量与能量固定之闻呈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地上植物量每增加1g/m2,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植物群落贮存的能量将随之分别增加18.687KJ/m^2、18.055KJ/m^2,在地上0-10cm区间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固定的能量分别占地上总能量的79.25%、81.15%。中度与重度退化样地地上部分对总辐射转化率的变幅分别为-0.076-0.13、-0.022-0.045,对太阳总辐射的转化率分别为0.03%、0.013%。  相似文献   

18.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初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牦牛放牧率对小嵩草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有显著的影响。莎草、禾草地上生物量和总地上生物量在不同放牧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且随着放牧率的降低,禾草和莎草的比例增加,可食杂草和毒杂草比例下降;两季草场优良牧草生物量组成的年度变化与放牧率均呈负相关(P<0.01),与杂类草均呈正相关(P<0.01)。地上生物量的绝对生长率1999年在7月份达到最大,1998年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的绝对生长率在8月份达到最大,暖季草场对照和轻牧在7月份最大,而中轻和重牧在8月份最大。各土壤层地下生物量随放牧率增大呈明显下降趋势;暖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4%~89.37%,10~20 cm占7.14%~9.34%,20~30 cm占2.25%~3.5%;冷季草场各放牧处理0~10 cm地下生物量占0~30 cm总地下生物量的88.01%~91.14%,10~20 cm占5.44%~8.04%,20~30 cm占3.42%~3.94%。地上生物量、各土壤层的地下生物量(包括活根和死根)与放牧率之间呈负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地下与地上生物量呈正相关,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a+bx(b>0).  相似文献   

19.
石羊河上游两种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取分层取样法,对石羊河上游阿尔泰狗哇花+阿尔泰针茅型和火绒草+阿尔泰针茅型两种退化草地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两种毒杂草型草地物种丰富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群落数量结构及群落成员型明显不同:阿尔泰狗哇花+阿尔泰针茅型草地中,阿尔泰狗哇花占优势地位,阿尔泰针茅次之;多年生杂类草盖度和植物量高于禾本科牧草;地下植物量自表层向下依次减小,且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火绒草+阿尔泰针茅型草地,火绒草占优势地位,阿尔泰针茅次之;地下植物量变化趋势同阿尔泰狗哇花+阿尔泰针茅型草地。(2)两种退化草地群落功能型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禾草∶杂类草比例与原生植被相比明显倒置。(3)两种退化草地总盖度略高于原生植物群落,差异不显著,但地上植物量明显高于原生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20.
对青藏高原东缘珠芽蓼+线叶嵩草草地3年的定位监测研究表明:该草地群落主要以杂类草组成,杂类草占草群密度的89.6%,是高山带典型的杂类草草甸草地,群落共有植物104种,分属18科48属,珠芽蓼、线叶嵩草为优势种,草群构成中,珠芽蓼所占比例最大,在5.7~13.4,且随生育期的延伸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整个草群地上植物量的变化中,珠芽蓼处于主导地位,它的增减变化决定其他类草比率的升降。草地生产力月动态变化呈单峰形曲线,6~7月是地上植物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产量高峰出现在8月(167.24g/m2)。全年单位面积载牧量(羊单位)为1.833个/hm2,青草期月理论载牧量(羊单位个/hm2)分别为:5月5.3个,6月11.0个,7月17.8个,8月21.6个9月17.3个,10月11.3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