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化县大豆蚜虫的主要天敌有:日本豆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bmeab)、大豆蚜茧蜂(Trioxys anctus Haliday)和三叉蚜茧蜂(Trioxys sp.)。其中日本豆蚜茧蜂约占95%以上,一般年份寄生率可达34%~70%,是大豆蚜虫前期的重要天敌。由于后期重寄生率高,羽化率低,失去对蚜虫的控制作用。为此,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和栽培方式进行大豆蚜虫重寄生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日本豆蚜茧蜂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蚜虫是大豆作物主要害虫之一,由于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大豆蚜虫的抗药性倍增,为害猖獗。为了寻找豆蚜防治的新途径,在自然天敌普查中,发现一个优势豆蚜天敌种群日本豆蚜茧蜂。日本豆蚜茧蜂分布很广,遍及大豆产区。79—83年连续5年放蜂试验,在豆田的寄生率可达56%以上,最高可达76%,在豆蚜发生中等年份里能有效的控制大豆卷叶率在1%以下。  相似文献   

3.
范遗恒 《植物保护》1990,16(2):35-35
目前我市大豆蚜虫发生量采取经验预报法,为提高预报的准确性,我们整理了1972—1987年16年间的大豆蚜虫发生量资料(以高峰日百株量为代表),结合经验预报选取了大豆蚜虫迁入大豆田后至发生盛期前(即田间蚜量波动期)6月上、中旬的降雨量与大豆蚜高峰期蚜量间关系密切,试用于发生量预测,现将结果述后。 蚜虫发生程度分级:1979年前无固定测报田,靠田间调查,有的年份因防治打药,这样年份所调查的高峰日百株蚜量,不能完全代表实际发生程度;结合历年对发生程度的宏观观察记载,将两者互相对照,加以校对,确定发生程度级别。高峰日百株蚜量1—3万头者为1级(轻);3—5万头者为2级(中等发生);5万头以上者为3级(重发生)。 6月上、中旬降雨量分级:根据16年降雨量的实际情况分级标准是:50毫米以下为1级;60—70毫米为2级;71—138毫米为3级。具体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4.
高峻峰 《植物保护》1985,11(2):15-16
大豆蚜虫是我县大豆重要害虫之一,常年发生6万亩左右,如防治不及时,可减产20万斤左右,由于广泛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大豆蚜虫的抗药性增加,为了寻找防治豆蚜新途径,在自然天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个遍及大豆产区的优势豆蚜天敌种群一棉平突蚜茧蜂(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b)79—83年连续5年放蜂效果调查中,豆田寄生率可达56%以上,最高达76%,在豆蚜发生中等和偏重的年份里能控制大豆卷叶在1%以下。  相似文献   

5.
大豆苗期蚜虫为害损失与经济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豆苗期小区接虫试验和自然观察结果均表明,蚜量和有蚜株率与产量损失具密切关系;苗期蚜虫为害后,影响产量主要因株高下降,荚数和粒数减少。在现有生产水平条件下,经济允许损失为3.96%,防治指标为百株蚜量500头,有蚜株率35%。  相似文献   

6.
1994年全州县种植晚稻44.3万亩,晚稻后期禾(黍)缢管蚜大发生,发生面积31万亩,占种植面积的70%。据调查,有蚜株率达50%~75%,一般每株有蚜量为25~40头,高的上百头,严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经积极防治后,仍损失稻谷约80万公斤。 9月下旬开始至10月中旬初,水稻灌浆至黄熟期,大量的成、若蚜集结在稻穗上,也有的集结在叶背、叶鞘上取食为害。蚜虫体  相似文献   

7.
田间飞翔蚜虫传染大豆花叶病毒(SMV)的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飞翔蚜虫非持久性传染植物病毒的侵染概率模型。设置绿色诱盘捕捉着落大豆株冠的蚜虫估计飞翔翅蚜日平均着落株冠次数。采用诱饵植株测定田间一定传染性病株率和飞翔蚜量条件SMV的日侵染率,对迁飞着落蚜虫群体传染SMV的效率进行估计,实现模型对SMV日侵染率的预测。结合显症率预测,对两年三个区的SMV病株率发展动态用模型拟合回测,平均准确度为90.18%,对两年非建模的两区病株率发展动态拟合预测,平均准确度为88.41%。  相似文献   

8.
多年对小麦蚜虫的系统调查与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可以用小麦齐穗期作为生育指标来预报穗期蚜虫的达标期,齐穗期百株蚜量小于100头时(正常年份),期距为15~21d,大于100头时(主要是暖冬年份),期距8~12d。实际防治应根据以上发生情况相应采取“单独治蚜”和“病、虫结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日本豆蚜茧蜂控制豆蚜的作用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豆蚜茧蜂(Lysiphleiajaponica)是吉林省大豆蚜虫(Aphisglycines)的主要天敌。1979~1992年我们进行了试验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日本豆蚜茧蜂对大豆蚜虫的自然控制作用日本豆蚜茧蜂对豆蚜的自然寄生率较高,据19...  相似文献   

10.
大豆蚜虫对大豆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蚜虫对大豆的危害与防治王素云,孙雅杰,陈瑞鹿,翟保平,暴祥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136100)大豆蚜虫是大豆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日趋严重,目前尚无较好的抗蚜品种,成为大豆栽培的重要问题。本试验于1989~1990年,调查了大豆田间种群...  相似文献   

11.
长管蚜是我市小麦穗期的重要害虫,大发生年受害麦田的小麦籽粒千粒重可以降低10—20%,减产十分严重。近年来随着小麦单产的提高,危害逐年加重,成为经常需要防治的害虫,由于生产上特别需要明确小麦穗期蚜虫数量增长的规律,提出准确的预测预报办法,以指导好麦蚜的防治,为此目的我们开展了研究。一、调查内容与试验方法从4月1日开始,隔日进行一次麦田定株调查,除了解蚜量,有蚜株率变化外,还从田  相似文献   

12.
种子带毒率及有翅蚜降落量对SMV流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田主要迁飞降落的蚜虫有大豆蚜、棉蚜、玉米蚜、桃蚜、禾谷缢管蚜、豆蚜等,而大豆蚜的数量占绝对优势。当有翅蚜迁飞降落量大,同时田间病株率高时,SMV日侵染率高,最高达49.57%。田间有翅蚜发生和迁飞降落高峰一般在7月份,此时的迁飞降落蚜量和SMV的种子带毒率决定病害流行的程度。0.5%种子带毒率显著推迟SMV流行的时期。田间有翅蚜发生和飞翔高峰期推迟到8月份,0.2%和0.1%种子带毒率可控制SMV的流行为害。  相似文献   

13.
1 发生为害概况 小麦蚜虫是漯河市郾城区麦田的主要害虫,基本上每2年严重发生1次.尤其是2007年小麦蚜虫在全区大发生.发生特点是发生早,来势猛,发生面积大,虫口密度高,防治次数多,投入成本高,是近10年来少见.全区发生面积2.6万hm2,占小麦种植面积的95%以上.据调查,平均百株蚜量1 200余头.高密点达30 000多头.平均防治蚜虫次数4次.多的防治6次.平均667 m2防治投入60余元,高的达150元以上.由于蚜虫发生量大,各村都出现了成片被蚜虫为害致死的麦田,有的因防治不及时,小麦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小麦蚜虫(麦长管蚜 Macrosiphum avenae;麦二叉蚜 Schizaphis grarninum;黍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是小麦上的重要害虫,大多数年份发生都较为严重,严重影响小麦生产。目前,麦蚜的防治指标定为500—600头/百株,为了使指际在生产上应用,我们于去年五月对小麦蚜虫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方法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一、研究方法本次调查以株为单位,共选查了8个大区,每大区面积为20×20m~2。将每一大区划分为16个小区,在每一小区内随机抽查50株,逐株记载蚜虫数及僵蚜数(只记穗部蚜虫)。以每大  相似文献   

15.
豆秆黑潜蝇MelanagromyzasojaeZehntner是黄淮流域大豆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驻马店市为夏大豆种植区,常年种植面积近10万hm2,该虫为害株率一般达50%~90%,造成幼苗枯死或成株发育不良,减产10%~20%,严重年份达40%以上。为摸清其在夏大豆上的发生规律,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998~2000年笔者对该虫在夏大豆上的发生世代及为害特点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采取笼养和大田系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1)罩笼接虫。按夏大豆常规播种时期播种,播后及时罩上36目尼龙纱1m3…  相似文献   

16.
大豆蚜虫Aphis glycines Matsumura是铁岭地区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田间广泛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大量天敌生物受害,致使七十年代以来蚜害日益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78至1983年我们开展了间隔施药防治大豆蚜虫试验。几年来,示范防治面积达4234亩,结果证明,间隔施药防蚜效果好,省工、省药、减少农药杀伤天敌和污染坏境,有利于恢复与保持自然生态平衡。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7.
棉花蚜害指数调查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锋  张景琳 《植物保护》1982,8(5):50-31
在棉花品种抗蚜研究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准确而迅速地分清田间多品种的蚜害?常用调查方法,统计有蚜株率、百株蚜量和卷叶株率,显然不能适应,因为:①蚜害严重年份,有蚜株很快都达到100%,反映不出品种间的差异;②统计百株蚜量,试验品种多,检查很费时间,当日调查不完,由于蚜虫繁殖快,隔夜检查,误差大,且蚜量多时,群体拥挤,很难数准确;③统计卷叶株率,只能在蚜害发展出现卷叶之后。1975年以来,我们设计和采用了蚜害指数调查法。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柑橘衰退病毒含量对其蚜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毒源植株和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的发生情况与蚜虫传播CTV能力的关系,将褐色橘蚜、棉蚜、橘二叉蚜和绣线菊蚜置于分别感染了4个CTV分离株的锦橙上取食24 h后,运用巢式RT-PCR和实时RT-PCR检测蚜虫和锦橙的带毒情况,并分析蚜虫的传毒能力。结果显示,蚜虫中CTV的平均带毒率为0.76~0.84,其中棉蚜的最高,其次为绣线菊蚜、褐色橘蚜和橘二叉蚜。锦橙中各CTV分离株的含量差异不大,与蚜虫传毒效率间无显著相关性;也未发现蚜虫带毒率与其传播CTV能力之间存在相关性。蚜虫体内CTV的含量为5.36×103±2.33×103~2.01×106±3.67×105拷贝,褐色橘蚜中含量最高,其次为棉蚜、橘二叉蚜和绣线菊蚜;且高蚜传能力CTV分离株在褐色橘蚜体内的含量远高于低蚜传能力分离株。表明蚜虫体内CTV的含量可能与蚜虫传毒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蚜茧蜂是蚜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明确保山市越冬蚜虫的种群消长及蚜茧蜂的越冬情况,调查了该地2015年1—3月及12月越冬蚜虫的发生及蚜茧蜂寄生僵蚜的情况。结果表明,1—3月保山市越冬蚜虫指数呈增长趋势。其中,保山市隆阳区和施甸县的越冬蚜虫种群发生量较大,蚜情指数介于5%~30%之间。2015年12月中、下旬,隆阳蚕豆、龙陵青菜、腾冲油菜、施甸油菜和昌宁油菜上越冬蚜虫的无翅蚜虫口密度分别为317.39、268.80、84.80、79.98和9.10头/株,隆阳区显著高于其他县;龙陵县青菜上的有翅蚜种群数量显著多于其他4个区(县),其虫口密度为20.70头/株;施甸县油菜上的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的虫口密度为8.68头/株,显著高于其他区(县),其次为龙陵县和隆阳区,其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的僵蚜数量分别为2.60头/株和1.30头/株,二者差异显著。腾冲市和昌宁县的越冬蚜虫被蚜茧蜂寄生僵蚜数量最低,但该地有蚜茧蜂成蜂活动。说明保山市冬季适合蚜茧蜂生存,可用于防治蚜虫。  相似文献   

20.
李雨正 《植物保护》1982,8(3):20-20
玉米蚜虫的防治,过去大都采用喷雾法,此法药效期短,易伤害蚜虫天敌,而且在操作、工具、水源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难。基于上述情况,从1980—1981年我们选用3%呋哺丹粒剂,结合玉米攻苞肥,根施防治玉米蚜虫,取得较好效果。 玉米蚜虫发生为害规律观察 据我们两年的观察,玉米蚜虫在田问发生和消长过程一般是:(1)玉米心叶末期,为中心蚜株时期,田间开始出现零星蚜虫发生中心;(2)抽雄前期(雄穗刚裂开小口,2—3天后抽出),蚜虫中心株产生大量有翅蚜,在田间迁飞扩散,为点片发生期,蚜株率约10—20%;抽穗期开始繁殖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