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玉米免耕(少耕)栽培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开展了“玉米免耕(少耕)栽培试验”。通过本次试验得出:在12个处理中,处理⑥平均产量为12090kg/hm2,居位次第一,同时说明施肥水平在N2、P2O5、K20为A2时与B2的栽培方式相结合,产量最高。在免耕试验中,免耕秸秆覆盖与施肥水平的高低对产量的影响很大。运用免耕(少耕)栽培技术可以减少田间耕作次数和缩小耕作面,节省劳、畜力,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投入,对农业节本增效、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平衡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因而免耕秸秆覆盖的栽培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李建斌 《湖南农机》2012,39(3):234+236
保护性耕作是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对农田实行免耕或少耕,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抗旱能力,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先进农业.主要内容包括秸秆还田覆盖、免少耕播种、药物除草等技术措施.对于现实运用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1996年,临猗县农机局承担中澳(中国—澳大利亚)合作项目——旱地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推广。保护性耕作,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免耕少耕技术,还有人叫“懒种法”。这项新技术是旱作农业的一种新模式,是生物工程措施与农机工程措施的有机结合。保护性耕作的原理是:尽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减少活劳动的投入,少耕或免耕,通过地表作物残茬覆盖,实现保水、保土、保肥,达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通过应用农业机械将农作物秸秆均匀抛撒于地表,然后实施免耕或少耕播种,从而达到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地力、蓄墒保水,实现农作物种植良性循环、节本增效,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北方旱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或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化学除草、培肥地力、节本增效和增强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一)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保护土壤,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耕翻作业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耕作,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从1992年寿阳县被确定为中国一澳大利亚国际合作项目春玉米保护性耕作试验区以来,历经10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实践证明保护性耕作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节本增效、促进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免耕直播技术,是保护土壤、节水保墒、节本增效、保护生态环境的先进播种技术。一、主要技术内容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是在小麦收获后,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机械直接进行播种的技术。采用玉米免耕播种机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深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免耕精播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示范推广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对降低农民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推广现状成武县目前拥有玉米免耕播种机500多台,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辽宁省的玉米产量,在介绍玉米保护性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免耕少耕、免耕播种、药剂灭草、玉米秸秆还田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相关机具,为在辽宁地区的玉米种植中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