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管是农药行政执法中的重要环节,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们坚持属地管理原则,采取多种监管措施.在农药生产经营人员岗前培训考核、农药市场清理整顿、农药市场经营主体调查、农药产品标签和质量抽查、打击生产经营违规农药违法行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我市农药市场的生产经营秩序有了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2.
浅议通过标签内容查找农药隐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农药隐性成分危害大和监管难等问题,剖析了企业主要动机,以农药标签为对象,研究建立了一种查找"问题"农药、锁定农药隐性成分的方法。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易于普及、克服检测仪器谱库不足、发挥基层各方力量进行监管等优点。与检测技术结合使用,可以弥补各方不足,更好地发挥监管作用。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药经营许可,经营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农药经营者脱产集中培训是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农业部门克服农药监管面临的经营人员素质、培训师资、培训经费等实际问题,运用市场机制履职创新,从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工作的摸底调查、制定《方案》、认定机构、编写教材和实施培训等方面,实践探索出了"管理部门搭台+培训机构实施+经营人员参加"的农药经营人员培训模式,供农药经营人员培训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熊罗森  胡锋  刘茂春  宋雄 《湖北植保》2021,(1):44-46,49
为了解决行政执法中的任性检查、任意处罚、人情执法等执法不公的问题,提高执法监管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营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诚信自律的管理环境,便于基层更好地开展农药双随机执法监管工作,结合农药监管的特点,从监管的原则、要求、方法、步骤等方面,探讨农药双随机执法监管的切入点和落脚点,解析了"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模式的具...  相似文献   

5.
自2017年《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实施以后,江苏省通过制定许可标准,规范程序,严格条件,积极推进农药生产许可证的核发,截止目前共核发农药生产许可191张,保障了农药行业的顺利发展。但另一方面,许可证核发的后续监管成为当前农药管理工作重点,也是薄弱环节。本文分析了许可事后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加强新政策学习、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开展许可事后复查和探索信息化监管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析目前我国农药监管的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我国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等方面的现状,说明了农药在保障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分析了农药使用的风险,指出了现阶段农药监督管理的重点与难点。提出了当前农药监管"控量、治滥、管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农药研发和使用现状进行系统分析,为满足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研究和科学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基于蔬菜安全生产的农药研发和使用现状"调查问卷,以占全国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群体57.97%的个体为样本实施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72.11%,受访者比例,后同)和对环境影响小(54.74%)是农药研究开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田间药效试验投入偏低,应该加强试验标准建设,提高各单位试验水平。农药使用管理最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产品质量、市场价格和管制机制;蔬菜生产中农药使用管理计划、全过程控制计划、高毒化学农药的管制等亟待加强。农药速效性和价格是影响农户购药行为最重要的因素,农户选择购买蔬菜上的农药主要依靠经销人员推荐;影响农药防治效果最主要的因素是药剂本身特性(69.47%)和施药人员素质(35.26%);使用农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使用不科学(72.63%)、农药品种选择不正确(65.79%);对蔬菜安全生产影响最大农药种类是杀虫剂(81.58%)。蔬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备受关注和担忧(96.84%)。建议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速农药科学研究和推广,推动使用技术培训和宣传普及,实行农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蔬菜生产过程监管和指导,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
近10年来,咸阳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药市场依法监管,卓有成效,执法队伍建设、市场整顿、高新农药产品及其技术推广,农药经营与使用者培训等方面,做出了贡献,农药市场在农业行政执法的依法有力监管下,正在朝着稳步健康的方向发展。建立以农药市场的依法监管和诚信监管作为咸阳  相似文献   

9.
加强农药监管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农药监管工作实践,提出了农药在法规、技术、流通、使用和监管等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体制,严控风险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加强用药指导、合理使用农药,开展宣传培训、依法诚信经营,完善监管制度、打击违规行为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药监管,保障农产品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承德市把"农药安全监管的宣传培训工作"作为农药监管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突出农药相关政策法规、正确鉴别、购买和使用等知识的宣传培训工作,促进了农药经营单位诚信守法经营,杜绝了禁、限用高毒农药的经营使用行为,减少了农药安全事件发生,有效的提升了农药监管效果。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公众的基本素养,公众是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基本群体。基于新冠疫情期的线上1867份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公众生态文明认知-行为特征,分析了认知-行为的逻辑路径、影响因素及城乡差异。结果表明:客观条件对公众生态文明内涵认识、认知态度以及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内涵认识通过中介变量认知态度对参与意愿产生正向影响;性别、年龄、学历、居住地、家庭经济对公众认知-行为影响显著,自我判断家庭经济情况对城镇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愿影响显著,疫情期间的身体状况对乡村公众的认知-行为影响显著。结果提示:应着力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公众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重视提升公众的基本素质,制定城乡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策略,增强特殊事件期的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引导。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中国西北生态脆弱区资源退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类型的物品使生产者和消费者面临不同的激励与约束条件。公共物品理论是研究公共事务的一种现代经济理论。由于在使用上具有一定的非排他性,我国西北生态脆弱区广大的林地、草场以及有限的水资源等公共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准公共物品。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认识,从人的行为选择与人口的增长角度深入剖析了生态脆弱区资源环境退化的机理与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公共资源的演化轨迹。分析表明:在资源的开发初期和中期,外在经济利益的刺激是导致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加大,并逐步出现退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当资源的开发程度超过其可持续承载力之后,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长时间人口增长带来的生存压力逐渐开始显现出来,引起资源退化的动力已有外在的经济刺激演化为内在的生存压力。人口超载已经成为加速公共资源枯竭和地区贫困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近年来,为顺应绿色消费、可持续发展国际发展潮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中国植保界适时提出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并在实践中按照此理念的要求着力推进植保工作。本文通过对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发展历程和工作举措等内容的深入剖析,充分阐述了其在植保体系、治理对策、技术模式、服务方式、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重大进展,全面总结了其在提高植保技术到位率和促进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农业贸易安全等方面的显著成效,并在深入分析当前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公共植保、绿色植保事业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的水资源及其公众的水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石羊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相比较而言其上下游的耕地数量与其产流量成反比。农民普遍采取有水就灌的灌水方式,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大多数公众对水资源的认识仅凭自己的用水情况来判断。若农民灌溉河水,水资源严格受到水利部门的控制,大多数人认为水资源不够用,若利用井水灌溉,灌水者基本自己决定用水的数量和灌水时间,灌水者感觉水资源并未受到限制,水是充足的。在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因有井水的支持而导致51.97%-64.06%的人认为水资源够用,也就使人认为有井即有水。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人们便疯狂的打井,无节制的抽取地下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管理部门在指导和保护水资源行为的同时,应加强流域水资源现状、利用和管理的宣传,使流域内绝大多数人懂得区域水资源的现状、利用方式、开发潜力,自觉形成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持续用水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室内卫生杀虫剂使用现状及健康风险评估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了我国室内卫生杀虫剂的登记、使用状况,分析了室内卫生杀虫剂在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环保署(EPA)蚊香、气雾剂等卫生杀虫剂产品的暴露模型和风险评估程序,探讨了加强我国室内卫生杀虫剂管理,保护居民健康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五级草害目测调查法对江苏省苏州市区公共草坪绿地杂草发生危害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苏州城区草坪绿地杂草发生危害较为普遍.调查记录到草坪绿地害草种类67种,草害发生量6.3株/m2,相对多度7.9%,相对盖度10.4%,相对高度和发生频率均为100%,杂草总的危害等级达到4级以上.造成危害的主要杂草种类有14种,区域性发生危害的杂草有15种.对三叶草草坪的禾本科杂草危害,可采用高效氟吡甲禾灵或大杀禾防治,除草效果可达90%以上.对狗牙根或高羊茅草坪阔叶杂草危害,可采用2甲4氯、氯氟吡氧乙酸、二氯吡啶酸等的其中一种进行化学防治,除草效果可达85%以上;但因草坪草害群落中发生的杂草种类不同,在选择除草剂品种时也应有针对性,或在处理时添加SD助剂以提高除草效果.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3年全年与农药相关的舆情监测情况,从舆情内容、时间、地域和媒介等方面对舆情特点进行了阐述,对热点舆情以及各方应对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农药舆情监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EU Directive 91/414/EEC requires there to be no unacceptable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use of pesticide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views of direct stakeholder groups and results from an opinion survey of more than 2000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on what in practice should constitute acceptable and unacceptable effects of pesticides. Stakeholders in focus groups were concerned with the potential effects of pesticides on animal and plant population viability and micro-organism function but recognized that a trade-off exists between the potential economic advantages of responsible pesticide use and the potential disadvantages of individual poisoning events. The public opinion survey showed that although pesticides are widely used in homes and gardens, their use on farm crops remains of concern to the public. Concerns are greatest on issues of human health and food quality but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effects are also an issue for a substantial number of people, particularly if attractive species could be affected.  相似文献   

19.
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面临的生态安全与生物安全重大问题,而我国是全球遭遇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目前我国外来生物入侵高发、频发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舆情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能力,解析近年来我国外来生物入侵舆情发展、传播路径与特征,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为开展防控治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该文基于网络舆情大数据,采用主题抽取、热点话题识别、情感倾向分析、舆情演化分析等技术,重点梳理自2000年以来的重要网络外来生物入侵舆情事件,归纳总结舆情演变过程,分析提炼舆情特征规律;并将我国外来生物入侵网络舆情的发展大致分为萌芽阶段、发酵阶段和爆发阶段3个阶段,综合分析舆情特征,发现当前网民对外来入侵生物的态度趋于理性,参与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意愿高涨;媒体报道调性以正向为主,舆论引导力提升;监察部门积极发挥监察职能,通过公益诉讼参与外来入侵生物治理,整体舆论形势向好,已经构建了政府-媒体-公众多元治理的良性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