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何金钊 《河北农机》2023,(4):121-123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田是粮食种植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需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从而能够有效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收。在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其建设工作提供保障。本文首先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的意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实施策略,包括做好规范化管理工作、高标准农田项目准备、加强建设质量的管理以及强化数字化平台应用。旨在可以通过项目管理措施来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是确保粮食产能的重要支撑。在梳理大量参考文献、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的基础上,针对现阶段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空间潜力不足、投资标准偏低、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总结归纳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总体构架,通过对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价结果排名靠前和提升较快的省份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调查研究,围绕管理体制、规划布局、建设标准、资金保障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系统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作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杰 《河北农机》2023,(21):112-114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促进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各地区的规划建设内容和建成后的效益水平存在较大差异,黄泛平原区由于盐碱、沙化土地较多,农田易旱易涝,高标准农田建设有一定特殊性。本文以江苏省北部沛县鹿楼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例,研究黄泛平原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典型做法和建设内容,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科学前瞻规划、推广高效节水农田、提升耕地质量、建立健全管护机制四个方面提出对策与建议,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提供思路,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奥 《河北农机》2023,(13):154-156
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发展战略部署,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也对“三农”问题的解决起着推动性作用。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出现了质的飞跃,低标准农田已无法满足当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农业现代化趋势对农田建设提出了更加严格和高层次的要求标准。党中央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意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本文中,围绕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这一主题,阐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概念和意义,并以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为例,总结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几点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其项目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提升。然而,当前贵州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项目区域内布局不合理、项目管理不到位、风险把控不严等突出问题依然严峻。本文将结合实际探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以期对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的改善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崇武 《南方农机》2022,(10):187-190
农田是农业的基石.笔者梳理了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在建设资金投入、配套政策和监督检查3个方面的成效,分析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选址难、农田基础设施改善需求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低、农田建设队伍薄弱、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出现真空地带等制约广西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大力推进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主的农田...  相似文献   

7.
图片新闻     
《当代农机》2021,(3):7-8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确保完成全年1亿亩建设任务3月3日,农业农村部在京召开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视频会,部署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工作,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耕地这个要害。  相似文献   

8.
张玉梁 《南方农机》2022,(9):186-188
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大战略,是实现耕地高效利用、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聚焦田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等因素,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对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标准农...  相似文献   

9.
正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8617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对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农业生产补贴政策、支持大型农机具购置、促进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答复。关于如何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农村部称,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  相似文献   

10.
介绍高标准农田的定义,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主要内容、具体目标及重点,论述辽宁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近期规划,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河北省涿州市为研究区,从耕地的立地条件、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生态保护4方面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值,综合计算评价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并采用物元模型对各评价条件进行综合关联度计算,结合限制因素组合法,对各限制因素进行等级划分和个数组合,通过建设条件和限制因素两方面划分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研究结果表明:涿州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整体较好,其中优先划入区、适宜调入区、重点整治区、后备调控区面积比例分别为17.58%、48.60%、32.70%、1.12%,且优先划入区主要分布在码头镇、刁窝乡、豆庄乡北部以及松林店镇,适宜调入区主要分布在百尺竿镇东部、东城坊镇、义和庄乡西部、刁窝乡以及涿州市南部大部分地区,重点整治区分布在百尺竿镇、东城坊镇以及义和庄乡东部地区,呈现明显的聚集状态,后备调控区分布较少,零散分布于研究区内。研究结果可为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区合理划定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能够有效地提高节水灌溉形式、农田质量、农业生产管理水平,优化种植结构,提高产量、产值.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保障群众安居乐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枣庄市台儿庄区的灌溉用水供需平衡进行分析,并对其高标准农田水利的建设提出总体规划,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动态是评价易涝易渍农田生产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基于湖北四湖流域大量调查观测资料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易涝易渍农田地下水位存在明显的年、季差异,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在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水平年间波动幅度不大,绝对偏差一般只有1 0~2 0 cm左右,最大不超过4 0 cm,地下水位呈现出在高水位上波动的特点;从微地形地貌看,沿江地势较高的农田其地下水平均埋深和地下水位波动与地势低洼的滨湖农田明显不同,前者明显大于后者。在较大尺度上当降水很接近时,农田地下水埋深随微地貌分异并不显著;对于水网密织的南方平原湖区,农田地下水位变化与周边水体相联系并受其影响,在农田涝渍防治中必须处理好农田与周边水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耕地连片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划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区域的耕地连片性,在耕地综合质量评价和耕地连片网络基础上,提出了局部耕地连片度计算公式来评价耕地的连片性,并采用四象限法空间耦合耕地质量和连片度2个时空属性。结果表明:献县高标准基本农田优先建设区域面积为24 803.45 hm~2,重点建设区域面积为19 688.77 hm~2,有条件建设区域面积为19 538.64 hm~2,与面积累加方法相比,优先建设区域连片度提高了15.55%,而有条件建设区域连片度减小了37.82%,表明该方法明显提高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划区的耕地连片度。  相似文献   

15.
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是农田水利建设。通过介绍海口市秀英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背景,对水资源平衡进行分析,对灌排工程进行设计,以期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灌排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义安 《农业工程》2018,8(2):138-141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是我国为保证农业生产稳定持续丰收而开展的一项惠农工程。通过2014年在河北省深州市部分标段的监理工作,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为农村和农业工程相关项目的建设管理提出了有效建议,以期为今后农业方面的工程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新泰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是山东省粮油、蔬菜、肉类、瓜果主要产区。全市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农业资源具有多样性,为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该市始终把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效益开发,更新开发理念,强化政策措施,创新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机制,建设一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新泰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提高粮食生产保障水平的重大前举措。各地在政策配套、资金保障、体制运行上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推进,已然产生了一批丰硕的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就农业综合开发而言,在思想观念、建设模式、推进机制上均未完全作出适应性调整。对此,我们应保持高度的警醒,及早作出谋划,制定出适应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在规律的方案和模式并加以推进,才能确保其建设过程的科学和顺畅.也才能防止在造势上轰轰烈烈,在实际成效上却与中低产田改造并无二致的局面出现。  相似文献   

19.
高标准农田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家粮食安全领域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归纳、分析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对河南、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产粮大县的考察分析,以河南省宝丰县为研究对象,解析其建设高产农田的路径选择与模式特征;旨在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依托粮食生产发展乡村产业融合,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宝丰县的模式创新与路径选择可归纳为五大特点:1)统筹高产农田建设规划和项目实施,高标准落实各项技术标准;2)将土地整治、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支撑体系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相结合,带动更多投资项目共建以高产农田建设为牵引的产业示范园区;3)依托绿色生态优质农产品,发展粮油加工产业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共进;4)完善与高产农田硬指标配套的软支撑体系,构建涵盖决策层(股东)、支撑层(服务公司)、管理层、生产层等不同层面的运营制度架构;5)健全技术引进、资金筹措、土地流转、组织管理和市场开拓等层面的管理机制,使各参与主体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产业融合等方面实现要素优化重组。宝丰县依靠自身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探索产粮大县高产农田建设、乡村振兴以及绿色发展有机结合的发展路径,成效卓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