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芦苇钻心虫是盘锦苇田经常发生的害虫之一,不但破坏苇田植被,还直接影响芦苇质量,降低芦苇产量。介绍芦苇钻心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以及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措施,为苇田钻心虫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盘锦苇田杂草的分布及防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是苇田生产中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介绍盘锦苇田中主要影响产量的恶性杂草分布情况、形态特征和防除技术,为苇田恶性杂草大面积发生的防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技术 灯光诱杀是利用害虫趋光性进行诱杀的一种物理防治方法,频振式杀虫灯就是根据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一种产品。据试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的害虫主要有鳞翅目、鞘翅目等7个目20多科40多种害虫;据9~11月份试验,平均每天每盏灯诱杀害虫1415头;使用频振式杀虫灯的比常规管理,每茬减少用药2~3次;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一些危险性虫害病情发生,给蚕桑生产带来威胁,本文就近几年来丹阳市桑园害虫的发生特点、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主要虫害的对策。1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近几年来我市桑园害虫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害虫的种类逐年增多;二是春季桑园害虫的发生有上升趋势;三是鳞翅目害虫的危害逐年增加,每年都有一些害虫秋季爆发;四是桑橙瘿蚊的危害逐渐扩大,分析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环境条件适合害虫的生存一是气候方面的原因,近几年的气象资料统计显示,冬季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以前,相对低温天气持续时间短,雨雪偏少,致使越冬害虫成活率增加,构成了对春季桑园的危害;7-8月份雨水较为集中,持续高温,促使桑橙瘿蚊的发生和鳞翅目害虫的虫口密度增加;8-9月份为高温少雨天气,使得桑螟、桑尺蠖、野蚕等鳞翅目害虫以及桑蓟马、红蜘蛛等微体型害虫加剧。  相似文献   

5.
阐述目前盘锦苇田主要杂草的分布概况,分析导致杂草发生与迅速蔓延的主要因素,提出苇田杂草的防除措施和强化苇田管理的对策,为盘锦芦苇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6.
1芦苇收获机械现状 盘锦市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的天然苇田,苇田种植面积8万hm2,年产芦苇60万t.到目前为止盘锦地区的农机主管部门和芦苇生产及研究部门先后引进研制了9种(见表1)不同机型进行芦苇收割,基本上代表了不同时期芦苇产区的收获机械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土壤肥力是芦苇产量高低的先决条件,施肥是提高苇田单产的必要手段。配制不同成分的生长液对芦苇进行水培,根据芦苇生长情况,分析各营养素对芦苇生长的作用,以期为苇田科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湿地芦苇生产区为研究背景,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不同灌溉模式对芦苇主要生理指标:株高、茎粗、单位面积株数、产量的影响。研究发现苇田的干湿程度是影响芦苇生长的重要指标,晒田程度对芦苇株高、单位面积株数、产量影响显著,但对芦苇的茎粗影响不显著,苇田采用水层深20cm,自然落干后晒田5d,补水至20cm的浅、湿、干灌溉模式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9.
辽宁省盘锦市拥有世界第2、亚洲第1大苇场,苇田面积8万hm2,年产芦苇60万t左右,占辽宁省芦苇总产量的50%以上。芦苇主要用作造纸原料。芦苇产业已  相似文献   

10.
二点委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我国玉米上2005年新发害虫,目前已上升为玉米重大害虫。2011年在山西省运城、临汾、长治、晋城四市夏玉米田暴发,面积达到21.6万hm^2。由于该虫2011年在山西省首次暴发,没有危害记录,对其发生危害规律缺乏了解,又易与地老虎混淆,错过最佳防治时期。为预防2012年二点委夜蛾在山西省再次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