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辽宁省4种主要水果矿质元素含量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针对辽宁省苹果、梨、桃和葡萄4种主要水果开展矿质元素含量及其风险评估研究,明确主要矿质元素含量水平及其对消费者健康的暴露水平,为水果生产和消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主产区(大连、鞍山、营口、锦州、朝阳、葫芦岛和绥中)共采集包括苹果、梨、桃和葡萄在内的140个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10种矿质元素含量,应用SPSS17.0数据处理软件对不同矿质元素含量水平及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分别以日推荐摄入量(RNI)或适宜摄入量(AI)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为评价标准,对不同年龄段人群每日从4种水果中摄入矿质元素的量进行分析和暴露评估;再结合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和食物成分表,进行成人全膳食风险评估。【结果】10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K(367.68 mg·kg~(-1))P(122.65 mg·kg~(-1))Mg(78.93 mg·kg~(-1))Ca(76.36 mg·kg~(-1))Na(12.37 mg·kg~(-1))B(3.03 mg·kg~(-1))Fe(2.86 mg·kg~(-1))Cu(1.17 mg·kg~(-1))Mn(1.02 mg·kg~(-1))Zn(0.82 mg·kg~(-1)),变异系数范围为27.80%(Mg)—82.05%(Cu);4种水果的K和Mg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所测10种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正相关为主;不同年龄组人群从4种水果中摄入的矿质元素的量占其RNI或AI的比值分析表明,K元素的比值根据年龄段由低到高呈下降趋势,其余元素按照年龄段变化呈现降-升-降的趋势。Fe最大比值位于4—7岁年龄段,比值为6.54%,其余元素均在2—4岁年龄段比值最高,其中Cu高达83.30%,Mg达11.01%,P、K、Zn、Ca、Na依次为8.57%、8.43%、4.25%、2.46%和0.39%。来自4种水果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Cu元素在2—4岁人群中的平均风险指数和最大风险指数分别为12.50%和37.02%,除Cu以外,来自4种水果的矿质元素摄入风险指数均很低,风险指数远小于100%,风险指数的范围为0.33%(Zn)—13.40%(Mn);用UL为评价标准计算成人全膳食风险,风险评估结果由高到低分别为Mn(53.82%)Fe(49.93%)P(46.27%)Ca(35.23%)Zn(33.50%)Cu(28.61%),风险均低于100%。【结论】4种水果中大量元素K、P、Mg、Ca的含量远高于其他微量元素,水果中矿质元素之间以协同作用为主。各类人群从4种水果摄入矿质元素的量是安全的,Cu元素的风险指数高于其他元素,需重点关注。成人从全膳食中摄入矿质元素的量不会构成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2.
‘丁岙’杨梅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丁岙’杨梅生长期矿质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及分配特性,以‘丁岙’杨梅为材料,分别测定根、枝、叶、果在幼果期、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和休眠期的N、P、K、Ca、Mg、S、Fe、Mn、B、Zn、Cu等11种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丁岙’杨梅生长期,不同器官之间的N、K、Ca、Fe、Mn、B、Zn、Cu等矿质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含量较高。其中幼果期叶的Ca、B,果的N、K含量最高,分别为3.91g·kg-1、54.4mg·kg-1、26.07g·kg-1和14.33g·kg-1,果实膨大期根的Fe,枝的Ca、Zn,叶的N、Mn含量最高,分别为380.7 mg·kg-1、4.72g·kg-1、751.1 mg·kg-1、17.90g·kg-1和879.9mg·kg-1,不同器官以及不同时期之间P、Mg、S含量差异和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我国4个主栽石榴品种为试材,对其叶片中N、P、K、Ca、Mg、Fe、Cu、Zn、Mn 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石榴品种发育期叶片中N、P、Cu、Zn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K先降低后升高,Ca逐渐升高,Mg和Mn均先升高后降低,Fe呈先升后降再升的变化趋势;‘淮北红皮甜’N、P、Ca含量最高,‘四川大红甜’K、Mg、Zn含量最高,‘大青皮甜’Fe、Mn含量最高,‘净皮甜’Cu含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供试品种N、P、K之间存在增效作用,Ca、Mg、Fe、Zn、Mn对N、P、K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4.
酿酒葡萄果实中主要矿质元素的品种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每个产区不同品种的酿酒葡萄成熟果实中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为基于矿质元素的酿酒葡萄品种鉴别奠定基础。运用石墨原子吸收光谱仪和高分辨化学自动分析仪,对2014年和2015年新疆五家渠、山东烟台、云南香格里拉、陕西泾阳、宁夏玉泉营5个重要葡萄产区赤霞珠、蛇龙珠、美乐和霞多丽葡萄果实中的Fe、Mn、Zn、Cu、K、Ca、Na、Mg、N、P等10种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揭示酿酒葡萄品种对酿酒葡萄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香格里拉产区,Ca表现为2014年美乐(396.86±36.14μg·kg~(-1))显著高于霞多丽(281.84±33.40μg·kg~(-1)),2015年美乐(336.71±8.48μg·kg~(-1))与霞多丽(308.61±74.50μg·kg~(-1))无显著差异;赤霞珠在2014年(200.35±14.99μg·kg~(-1))与2015年(200.50±31.49μg·kg~(-1))均表现最低水平。Ca在其他产区中的表现与云南香格里拉产区类似,对品种区分有明显表现。因此,Ca可作为区分葡萄品种的重要特征元素。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对安徽南陵蓝莓新品种的矿质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为优良品种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分析3个南高丛蓝莓品种‘明星’‘绿宝石’和‘珠宝’果实成熟期果实与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P、K、Ca和Zn含量在3个品种间并无显著性差异,‘明星’果实Fe、B及‘绿宝石’果实Mn含量相对较高,而‘珠宝’果实Mg含量相对较低;‘明星’叶片B及‘绿宝石’叶片Fe含量相对较高,而‘明星’叶片Mn及‘珠宝’叶片P、Cu、Zn含量相对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Fe与叶片P、K、Zn、B含量间,果实Mn与叶片Mn含量间,果实Cu与叶片Cu、P、K、B含量间,果实B与叶片B、K、Zn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果实B与叶片Mn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对南高丛蓝莓矿质营养适量范围对比可知,‘明星’叶片各矿质元素含量均较充足,而‘珠宝’叶片P、Mg和‘绿宝石’叶片Ca含量均相对不足,在蓝莓生产中应注意增施P、Mg和Ca肥,施肥时还应注意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黔红1号、黔红2号和吉红13号等11个小豆品种常微量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为其加工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和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测定11个小豆品种常量元素〔钾(K)、钠(Na)、钙(Ca)、镁(Mg)〕和微量元素〔铁(Fe)、锰(Mn)、锌(Zn)、铜(Cu)〕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个小豆品种8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为4.89~11830.00 mg/kg,依次为K>Mg>Ca>Fe>Zn>Mn>Cu>Na,变异系数为5.31%~18.07%,依次为Na>Fe>Ca>Mn>Cu>Zn>K>Mg;经主成分分析,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8.806%,能较好反映矿质元素的大部分信息;白红9号的Ca、Mg和Mn含量较高,黔红1号、黔红2号和白红11号的Zn含量较高,辽红12814、黔红1号和012-25的Ca和Fe含量较高;白红9号和辽红12814的K含量较高,各矿质元素含量综合排名前3 位的品种分别为白红9号、白红11号和同1133911。【结论】黔红1号、黔红2号和吉红13号等11个小豆品种8种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依次为K>Mg>Ca>Fe>Zn>Mn>Cu>Na,常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品种为白红9号和白红11号,可将其作为商用小豆品种进行营养强化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加工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叶分析与土壤分析技术,测定辽宁丹东、庄河地区多个越橘果园中4个高丛越橘品种叶片和土壤矿质元素含量,初步确定叶分析标准值适宜范围,为指导科学施肥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越橘园内同一品种叶片常量元素含量差异较小,微量元素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有差异;经改良后土壤中N、K、P和Fe元素含量明显提高,Ca元素含量明显降低,Mg、Cu元素含量变化不明显,pH降低;高丛越橘叶片矿质元素含量标准值适宜范围为:N 1.62%~2.22%,K 0.25%~0.53%,Ca 0.40%~0.90%,Mg 0.12%~0.24%,P 0.09%~0.16%,Zn 14.08~41.00 mg·kg-1,Cu 9.95~16.18 mg·kg-1,Fe 94.49~155.80 mg·kg-1,Mn 89.35~358.70 mg·kg-1.  相似文献   

8.
选取云南不同区域的水稻土、水稻籽粒55个样品,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分别测定糙米、精米及其对应种植土壤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比较了糙米和精米中18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差异,并对矿质元素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8种矿质元素含量在水稻品种(系)间差异极大.糙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高低排序为P、K、Mg、S、Ca、Zn、Mn、Al、Na、Fe、Cu、B、Mo、Sn、Ni、Cr、Ba、Sr,精米中各矿质元素的平均含量变化趋势与糙米相似.除Na外,糙米中K、P、Ca、Mg、Cu、Zn等17种元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精米.2)不同地点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较大.各元素含量的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Ca、Ni、Cr、K、Mg、Mn、Sr、Cu、Ba、S、Na、Zn、Fe、Sn、P、Al、B、Mo.3)稻米与土壤间各矿质元素含量密切相关.水稻籽粒中P、Cr、Sr、Mg、Zn、Cu、S和Ni的聚集,主要归因于水稻土中矿质元素的聚集和迁移,其迁移能力大小依次为P、Cr、Sr、Mg、Zn、K、Ca、S、Cu、Ni.  相似文献   

9.
苹果梨果实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苹果梨果实主要矿质元素含量与品质指标的关系。[方法]测定延边地区8个成龄苹果梨园果实矿质营养含量与果实品质指标,采用相关分析探讨果实矿质营养与主要品质指标的关系。[结果]果实内的P与Mn、Ca与Mg、Mg与Fe呈显著正相关;Ca与Mn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N、Ca、Mg、Fe、Mn、Zn与果实硬度呈正相关,P、K、Cu与果实硬度呈负相关;P、K、Fe、Z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正相关,N、Ca、Mg、Cu、Mn与可溶性固形物呈负相关;P、K、Fe与总糖呈正相关,N、Ca、Mg、Cu、Mn、Zn与总糖呈负相关;N、K、Fe与总酸呈正相关,P、Ca、Mg、Cu、Mn、Zn与总酸呈负相关;P、K、Ca、Mg、Fe、Mn与糖酸比呈正相关,N、Cu、Zn与糖酸比呈负相关。[结论]该研究为苹果梨园合理施肥和补充营养、提高果实品质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云南百合矿质元素的变异特征和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云南百合品种60份材料的15种矿质元素(S、P、K、Na、Ca、Mg、Fe、Zn、Cu、Mn、B、Mo、Sr、Ni、Al)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ICP-AES同时测定百合中15种元素含量的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不同百合品种间矿质元素中S、Na、Mg、Fe、Mn、Mo、Ni含量变异小(5%~13%),而P、K、Ca、Zn、Cu、B、Sr、Al含量变异大(17%~54%);在百合的15种矿质元素中,K和Na,Ca和Mo,Zn和Mn都达到极显著相关水平,而P和Mg,Cu和Sr也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其它矿质元素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文章为探讨利用矿质元素,对百合繁育材料进行快速、可靠筛选的可行性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1.
重庆三峡库区鲍威尔脐橙花期叶片矿质营养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重庆三峡库区江津和奉节鲍威尔脐橙果园叶片矿质元素测定并进行叶片营养状况诊断,为鲍威尔脐橙高产优质施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以重庆三峡库区江津和奉节40个代表性12年生枳橙砧鲍威尔脐橙小区植株为试材,通过测定盛花期叶片中氮(N)、磷(P)、钾(K)、钙(Ca)、镁(Mg)、铁(Fe)、铜(Cu)、锰(Mn)、锌(Zn)元素的含量和小区产量,运用叶片营养组分分析法(CND)、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和标准含量适宜偏差百分数法(DOP)3种方法对两个地区低产组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根据CND拐点法确定高产园划分临界值为330 t·hm-2,其中仅有奉节地区6个小区满足此条件,占总样本15.0%,同时依据高产组叶片N、P、K、Ca、Mg、Fe、Mn、Cu和Zn等各营养元素含量范围确定上述元素适宜值分别为N(2.0±0.1)%、P(0.12±0.01)%、K(2.1±0.5)%、Ca(3.1±0.4)g·kg-1 DW、Mg (0.31±0.03)g·kg-1 DW、Fe(36.6±13.1)mg·kg-1 DW、Mn (51.4±21.6)mg·kg-1 DW、Cu(2.2±0.7)mg·kg-1 DW和Zn(12.3±1.5)mg·kg-1 DW;建立不同营养元素CND法叶标准参比值为VN*=3.62±0.07,VP*=0.78±0.08,VK*=1.36±0.21,VCa*=1.74±0.14,VMg*=-0.55±0.10,VFe*=-2.74±0.36,VMn*=-2.40±0.39,VCu*=-5.55±0.32,VZn*=-3.78±0.10;依据DRIS法对江津地区筛选出N/K、N/Fe、N/Cu、P/K、P/Fe、P/Cu、K/Fe、K/Cu、Ca/N、Ca/P、Ca/K、Ca/Fe、Ca/Mn、Ca/Cu、Mg/N、Mg/P、Mg/K、Mg/Fe、Mg/Cu、Mn/N、Mn/P、Mn/K、Mn/Mg、Mn/Fe、Mn/Cu、Mn/Zn、Zn/Ca、Zn/Mg、Zn/Fe、Zn/Cu等30个,奉节地区筛选出Ca/K、Mg/K、Mg/Zn、Mn/N、Mn/P、Mn/K、Mn/Ca、Mn/Mg、Mn/Fe、Mn/Cu、Cu/P、Cu/K、Cu/Mg、Cu/Fe等14个叶片营养浓度比值参数;根据叶片矿质元素含量适宜值采用CND、DRIS、DOP 3种方法对奉节低产小区和江津地区橘园盛花期叶片营养诊断。其中,CND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g>N>P>Mn,奉节为N>Ca>P>Zn>Fe>Mn;DRIS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g>>Mn>N>P,奉节为Zn>>Fe>Ca>Mn>N>Mg;DOP法需肥顺序,江津为Ca>Mn>Mg,奉节为Mn>>Zn>Fe>Ca>Mg>N。【结论】3种方法诊断结果表明,果园营养不平衡指数江津地区CND、DRIS、DOP分别为166.5、4 291.0、117.5,奉节低产小区分别为37.2、570.0、14.1,奉节果园营养平衡状况均优于江津,两产区均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2.
对安徽省黄山市天然榧树Torreya grandis群体内种子表型性状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分析研究,为优良榧树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及榧树遗传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①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种核质量、种形指数、核形指数和出核率的变幅分别为5.24~12.23 g,1.963~3.018 cm,2.255~3.685 cm,1.438~2.270 cm,2.009~3.208 cm,2.30~5.19 g,0.695~0.902,0.555~0.823,34.80%~66.49%;②营养成分粗脂肪、淀粉和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变幅分别为232.96~425.54 g·kg-1,59.95~114.40 g·kg-1和153.22~231.85 g·kg-1;矿质元素磷、钾、钙、镁、铜、锌、锰和镉的变幅分别为0.81~2.29 g·kg-1,23.90~53.72 g·kg-1,80.18~224.38 mg·kg-1,765.84~798.57 mg·kg-1,8.10~31.60 mg·kg-1,40.43~128.00 mg·kg-1,1.45~23.32 mg·kg-1,0.01~0.11 mg·kg-1;多数单株样品砷和铅呈现未检出状态;③种蒲质量、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及种核质量两两之间极显著正相关(P<0.01);种蒲和种核的形状与质量的关系无规律;种蒲质量与种形指数、种核质量与核形指数之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种核质量与种形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出核率与种蒲横径、种蒲纵径、种核横径、种核纵径均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种核指数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种形指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3种营养成分质量分数之间不存在任何的相关关系,除粗脂肪与种核质量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P<0.05),营养成分与种子表型性状及矿质元素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钾与镁、铜与磷、铜与锰的质量分数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锰的质量分数与种形指数和核形指数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不同供磷水平对铁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实生苗生长、形态特征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为幼龄铁核桃栽培的磷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当年生铁核桃实生苗为材料,以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为培养土,采用土培的方法研究不同供磷水平(有效磷含量分别为5、25、45、65、85、105和125 mg·kg-1)对铁核桃实生苗植株生长状况、生物量、根冠比、根系形态特性指标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土壤有效磷含量低于或高于45 mg·kg-1处理的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上部及根系生物量明显减少。4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铁核桃实生苗整株鲜重和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183.07 g/株和109.84 g/株,其根系发育最好;12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整株鲜重和干重最小,分别只有66.93 g/株和40.16 g/株,根系发育最差。磷水平高于45 mg·kg-1后,随磷水平的增加对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这种抑制作用比低磷水平处理更加明显。植株的根冠比以5 mg·kg-1磷水平处理的最大,达到1.34;以45 mg·kg-1处理的最小,仅为1.07。在有效磷含量为5、25和45mg·kg-1的处理中,随磷水平的提高,植株的高度、地上部基径、总叶面积、根系总长度、根系总表面积、根系总体积、根的平均直径、总根尖数、根系分型维数、主根长度、侧根长度、侧根数量、整株根长度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明显增大,磷水平高于45 mg·kg-1的处理上述指数都明显降低,以125 mg·kg-1磷水平处理为最小。土壤供磷水平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大植株叶片中磷、钙、镁、锰和铜元素含量;随磷水平的提高,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与供磷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水平低于45 mg·kg-1会造成叶片中磷、镁、锰和铜元素的缺乏,供磷水平高于45 mg·kg-1会导致这些元素的过量累积。在供磷水平高于或低于45 mg·kg-1的条件下,植株叶片中氮、钾、铁、锌和硼元素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在变质岩母质发育的酸性黄壤条件下,土壤磷有效磷含量为45 mg·kg-1的条件最有利于铁核桃实生苗的生长和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根系形态特性明显改善,供磷水平过低或过高对植株根系的发育和地上部的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磷水平过高对植株生长产生的抑制作用比低磷条件下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国环渤海和黄土高原两大优势产区‘红富士’苹果园土壤有效养分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及营养状况诊断,为苹果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土壤有效养分分级标准及叶片DRIS诊断法,采用DPS V7.05软件进行LSD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差异性显著分析,对两大产区树龄15—20年的高产(>37 500 kg•hm-2)、低产(<37 500 kg•hm-2)园土壤和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环渤海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均值分别为10.9 g•kg-1、73.21 mg•kg-1、70.22 mg•kg-1、169.2 mg•kg-1 ;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均值分别为11.7g•kg-1、56.46 mg•kg-1、14.91 mg•kg-1、135.78 mg•kg-1 ;除有机质外,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效养分含量为环渤海产区高于黄土高原产区;环渤海产区叶片N、P、K、Ca、Mg、Fe、Mn、Cu、Zn、B、Mo各养分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2.73%、0.18%、1.15%、9.63 g•kg-1、2.86 g•kg-1、87.97 mg•kg-1、124.02 mg•kg-1、13.36 mg•kg-1、15.64 mg•kg-1、35.09 mg•kg-1、0.51 mg•kg-1;黄土高原产区叶片N、P、K、Ca、Mg、Fe、Mn、Cu、Zn、B、Mo各养分元素含量均值分别为2.72%、0.18%、1.17%、10.23 g•kg-1、2.99 g•kg-1、88.69 mg•kg-1、116.39 mg•kg-1、10.85 mg•kg-1、15.94 mg•kg-1、39.55 mg•kg-1、0.51 mg•kg-1。通过DRIS法对两大优势产区叶片营养诊断结果表明,环渤海产区低产园叶片最缺乏的元素为Ca、K,其次是Fe、N、Zn,最不缺乏的是Cu、Mo;黄土高原产区低产园叶片最缺乏的元素是P、K,其次是N、Zn、Cu等,最不缺乏的是B、Ca。【结论】环渤海、黄土高原产区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均为有机质中等偏低、缺氮;环渤海产区富P少K;黄土高原产区贫P缺K。低产园叶片诊断表明,黄土高原产区树体营养平衡状况优于环渤海产区,两产区均具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建议环渤海产区增加K、N、Ca、Fe和Zn施用,黄土高原产区增加P、K、N、Zn、Cu、Mn、Fe施用,同时重视有机肥施用。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全叶榕Ficus pandurata var. hoiophylla为研究对象,对其叶、茎、根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全叶榕叶茎根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叶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分别为174.6,14.3,167.4,171.4,2.2和257.7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241.3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6.14,551.76,1 060.78,22.79,218.42,2.85,3.32,0.95,4.75,0.75和12.82 mg·kg-1;茎的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游离氨基酸总量和水浸出物分别为71.9,5.2,450.7,161.9,1.6和123.7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35.6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7.18,56.64,550.14,12.53,82.64,1.86,0.00,19.03,1.86,2.32和6.96 mg·kg-1。根的粗纤维、蛋白质、可溶性总糖、粗脂肪、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8.2,91.1,149.9,7.4,3.4,170.3 g·kg-1,维生素C质量分数为140.4 mg·kg-1,矿质元素铬、锰、铁、铜、锌、砷、硒、银、镉、汞和铅质量分数分别为5.44,72.47,672.38,23.16,461.41,2.57,1.72,0.86,5.58,0.85和29.16 mg·kg-1。全叶榕的叶茎根的总黄酮分别为20.85,7.44和22.02 mg·kg-1。全叶榕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表4参12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中国黄土高原旱地小麦籽粒锌含量普遍偏低,但存在较大的变异现象。揭示小麦籽粒锌含量变异的原因,从而调控作物锌营养,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方法】在2014—2015和2015—2016年,对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甘肃旱地冬小麦主产区的379个农户麦田土壤(0—100 cm土层)和小麦植株进行取样分析,研究旱地冬小麦籽粒锌含量差异及其与主要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结果】该区域小麦籽粒锌含量介于12.2—50.7mg·kg~(-1)。相关分析表明,0—100 cm各土层水分含量和有效铁、多数土层的pH和有效磷、表土层的有效锰和有效铜均与小麦籽粒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表层土壤(0—20 cm)硝态氮、速效钾、有效锌与籽粒锌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各土层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多数土层的铵态氮含量均与籽粒锌含量无显著相关关系。当籽粒锌含量达到高锌组水平(平均39.2 mg·kg~(-1))时,收获期0—100 cm土层水分含量为8.2%,比低锌组低23%;0—20 cm土层pH为8.3,比低锌组低1.4%;硝态氮、速效钾和有效锌含量分别为23、150和0.54 mg·kg~(-1),比低锌组高246%、27%和35%;有效磷、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分别为12.1、3.2、10.6和1.0 mg·kg~(-1),比低锌组低21%、37%、6%和33%。【结论】黄土高原旱地田块间小麦籽粒锌含量存在较大的变异。土壤水分、pH、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是引起籽粒锌含量差异的原因,其中以水分和有效铁影响最大。优化农田水分和养分管理措施,提高土壤水分、氮、钾、锌供应能力,在不影响作物产量的情况下适当调控土壤磷、铁、锰、铜供应能力,有利于提高黄土高原地区小麦籽粒锌含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营养特性。[方法]采用大田调查和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垫江牡丹不同生长期植株产量、养分含量、吸收量和土壤有效养分的状况。[结果]1~4年生牡丹生物量、叶片重、嫩茎重和丹皮重(产量)与生长年份呈极好的二次回归关系,叶片12种营养元素平均含量和吸收量均以CaNKMgSPFeMnZnCu,这与嫩茎养分平均含量和吸收量的大小序列一致。而丹皮的平均营养元素含量和吸收量为NCaKMgPSFeZnCuMn,与叶片和嫩茎有所不同,同时又不同于叶柄的序列CaKNMgSPFeMnZnCu。牡丹不同生长年份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其中N、S、Mn、Zn含量丰富。[结论]为牡丹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龚芳芳  樊卫国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1):2164-2177
【目的】解析外源柠檬酸活化石灰性黄壤养分的作用,探究外源柠檬酸促进石灰性黄壤上的刺梨实生苗对养分吸收及生长的影响,为贵州喀斯特石灰性黄壤地区刺梨栽培的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石灰性黄壤和‘贵农5号’刺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法,设置每kg石灰性黄壤(干土)施入柠檬酸40、80和120 mg 3个处理,探究外源柠檬酸的不同施用量对石灰性黄壤养分的活化和促进刺梨实生苗养分吸收及生长的作用。【结果】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pH明显降低,有效氮、磷、钾、钙、铁、锌、硼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有效磷、钾、钙和硼含量增加得最多。12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有效氮、铁、锌含量提高的百分率最大,而有效锰、铜的含量明显降低,对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无明显作用。土壤中的细菌总数和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随柠檬酸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多,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其中,以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解磷菌和解钾菌的数量为最多。刺梨实生苗的石灰性黄壤培养土施入外源柠檬酸后,明显增强了多种土壤酶的活性,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土壤的脲酶、硝酸还原酶和铁还原酶的活性随之增强,淀粉酶活性随之降低,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土壤碱性磷酸酶、蛋白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最高。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土壤中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酒石酸、苹果酸含量和有机酸总量最高,3个处理的草酸含量都明显低于对照。外源柠檬酸施入石灰性黄壤后,刺梨实生苗对N、P、K、Ca、Mg、Fe、Zn、B元素的吸收量明显增加,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刺梨实生苗对上述元素的吸收量最大。刺梨实生苗对Cu的吸收量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无明显改变。外源柠檬酸的施入明显降低了刺梨实生苗根系中柠檬酸和草酸的含量,增加了根系中苹果酸、酒石酸、乙酸和琥珀酸的含量,根系活力和硝酸还原酶、碱性磷酸酶、分泌性碱性磷酸酶、铁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明显增强,与对照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其中80 mg<0.05)·kg-1处理的根系活力、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根系分泌性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最强,硝酸还原酶和铁还原酶的活性随柠檬酸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强。在施入柠檬酸的石灰性黄壤上,刺梨实生苗的生长、根系发育和根系形态明显改善,其中,80 mg·kg-1柠檬酸处理的植株生物量、高度、基径、根冠比值、根系总表面积、总体积、总根尖数都最大,3个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明显大于对照,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外源柠檬酸施入pH>8的石灰性黄壤后,具有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活化土壤养分的作用,增强多种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中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乙酸的含量,增加细菌总数、解磷菌及解钾菌的数量,促进刺梨实生苗生长。  相似文献   

19.
测定6个不同品种椰子凋落叶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6个品种椰子凋落叶的叶柄中C、N、P、K、Na、Ca、Mg、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Fe和Cu含量差异不显著;小叶中,C、N、P、K、Na、Ca、Mg、Fe、Mn、Zn营养元素之间差异显著,其中Cu含量差异不显著。同时,小叶中的C、N、Fe、Mn、Zn含量高于叶柄,而叶柄中的P、K、Na、Ca、Mg含量高于小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