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利  贾守民 《杂粮作物》1999,19(5):56-56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约为10%左右。近两年玉米螟为害有加重趋势,仅1997年,铁岭市因玉米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达20%。而目前防螟措施均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选育抗螟玉米新品种已成为重要的育种目标。本试验在自然条件下对铁单12号的抗螟虫性进行了鉴定。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铁单12号、铁单10号、铁单9号、掖单13号共4个品种。1.2 试验设计试验设在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5行区,8m行长,行距0.6m,密度4545…  相似文献   

2.
灌溉对受玉米根叶甲为害的玉米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W.E.Riedell等近年来的研究指出,玉米根叶甲(Diab-roticasp.)幼虫取食为害引起花期中度干旱(Riedell,1990)。干旱抑制玉米叶片生长,降低光合速率。玉米花期及籽粒灌浆早期的...  相似文献   

3.
对廉江市2001年7-8月份历史上首次出现甘蔗条螟(第3代幼虫)严重为害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廉江市15个甘蔗生产乡镇的7个品种条螟为害的主要指标螟害节及枯梢进行调查,提出了条螟严重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非洲甘蔗螟发生规律,主要论述茎螟发生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以及消长因素,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一整套综合防治技术,目的是把茎螟的为害控制在许可帝下,以确保甘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5.
蔗螟的危害是影响我市甘蔗单产和糖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人认为蔗螟为害死了一条(枯心苗),多出几条(分蘖),对甘蔗影响不大,轻视了防治工作,加上多年来农田盲目施用化学农药,杀死许多天敌,使蔗螟的为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6.
田间条件下的玉米小斑病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条件下的玉米小斑病鉴定H.M.,M.C.Co玉米小斑病(病原菌是HelminthosporiummaydisNisikadoetMiyake)被认为是对玉米有严重为害并广泛传播的病害(Batty,1975)。病原菌最初出现在北高加索的一些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7.
闽北是福建省茉莉主产区之一,近年来随着茉莉栽培面积的扩大,茉莉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严重。作者于1994年在闽北的建阳、政和等地茉莉花区调查观察了茉莉主要害虫的种类、为害程度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部分室内外饲虫观察,同时对主要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做了初步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综防措施,初报如下:一、闽北地区为害荣莉的主要病虫害种类主要害虫有:茉莉叶野螟、茉莉蕾螟、茉莉花瘿蚊和斜纹夜蛾。次要害虫有:小杰象虫、金龟、黄胸蓟马、小黄卷叶蛾、柳天蛾。主要病害为茉莉白绢病二、闽北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1.茉莉叶野螟(Na…  相似文献   

8.
茉莉蕾螟(Hendecasis duplifascialis Hampson)又称花心虫,与双纹须歧角螟Trichophysetis cretacea(Butle)属同种异名,在福建、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湖北、四川和江西等省、自治区的茉莉园普遍发生,不仅发生面积大,而且该虫直接为害茉莉的经济部位——花。若茉莉蕾螟在花蕾初期侵入,可致使花蕾不能膨大,提早干枯,绝收;若在花蕾后期侵入,  相似文献   

9.
热带地区施铜和硫对玉米的影响S.O.Ojeniyi,G.O.Kayode由于玉米生育期短,产量高,已成为西非半干旱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有关施铜和硫效果的资料却很少。Kayode和Agboola(1983)利用温室研究证实在尼日利亚西部地区需铜,但没...  相似文献   

10.
施用硅肥对甘蔗抗条螟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甘蔗施用硅肥对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 Bojer)抗性的影响,在田间自然螟虫胁迫条件下,对甘蔗含硅量、抗条螟性指标和产量性状等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硅肥在187.5~750 kg/hm2施用量范围内能显著提高整个生长季甘蔗植株的硅含量,显著降低甘蔗条螟钻蛀率和为害程度。硅肥施用量、植株硅含量和抗条螟性指标间响应一致。采用因子分析对7个抗条螟性指标进行简化,可分为3个公因子,即苗期条螟为害因子、工艺成熟期条螟为害因子和条螟生长发育因子。苗期螟害枯心率、工艺成熟期螟害节率和羽化率可作为硅肥调控甘蔗对条螟抗性效应的评价指标。经逐步回归分析可知,在7个抗条螟性指标中,苗期螟害枯心率和累积蛀道长度对蔗茎产量影响最大。562.5 kg/hm2硅肥施用量对甘蔗条螟防治效果和甘蔗增产效应最适宜。研究表明,硅肥能显著提升甘蔗植株硅含量,增强甘蔗植株对条螟的抗性,有效降低甘蔗条螟发生为害,促进甘蔗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玉米的进化和退化(E.M.Mey-erowitz),Current-Biology,1994,Vol.4,NO.2,127~130(英文)玉米和它的野生祖先玉米草(Zeamayssubsp.parviglumis,一种来自墨西哥和Guatemala南...  相似文献   

12.
ABA和高渗压剂导致的玉米MnSOD转录本差异积累DahaiZhu等SODs(超氧氧化还原酶,EC1.15.1.1)在需氧有机体中随处可见,经超氧阴离子歧化为H_2O_2和分子氧,它催化活性氧清除系统的第一步反应。在玉米中,SOD同工酶由9个非等位核...  相似文献   

13.
各种浓度KNO_3处理下玉米发育植株内的K、N分配─—I.K的吸收和分配(I.Mistrik等),BiologiaBratislava,1994,Vol.49,No.1,101~107(英文)在营养分解的研究中,调查了3.5和40mMKNO_3对玉米栽...  相似文献   

14.
Hoen.  RW 王娇娟 《杂粮作物》1995,(5):39-40,52
大田玉米籽粒果皮厚度与镰刀菌穗腐病感病性之间的关系R.W.Hoenisch等在加利福尼亚,玉米镰刀菌穗腐病(Fusariummoniliforme)的发生与害虫为害籽粒有关。Farrar和Davis证明了穗腐病的严重性与玉米穗内西花蓟马(Frankl...  相似文献   

15.
豆荚螟Etilazinckenela(Treitschde)是杂食性害虫,为害大豆、绿豆、豌豆、菜豆及紫云英等植物,同时也是为害南方春大豆种子的最主要害虫。鉴于目前在豆荚螟危害程度及其地理分布和品种间的抗性方面没有严格、系统的研究结果可查,为明确南方...  相似文献   

16.
玉米自交系对粉茎螟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茎螟(Sesamia nonagrioides)是欧洲南部玉米最重要的害虫。研究的目的是寻找能够使玉米茎及重要的害虫。研究的目的是寻找能够使玉米茎及穗抵御粉茎螟侵害的抗源。在Pontevedra(西班牙的西北部),对来自7个种质群(美洲、阿根廷、欧洲、兰卡斯特、北部硬粒、瑞德及其他)的121个自交系根据其成熟期(超早熟、早熟、中熟、晚熟)的不同,分组进行了几年的人工粉茎螟侵染评价试验。记录了12种性状来评价茎及穗的损害程度。结果表明:茎和穗的抗虫性没有相关性,因此,在同一群体内对两种类型抗性同时进行选择。8个极早熟,2个早熟,7个中熟和4个晚熟自交系具有抗螟性。瑞德种群的抗性比其他种群的强。因此,可选用最好的瑞德自交系组成抗螟的瑞德人工种群,并将其作为新的抗粉茎螟品种资源。同时,也可以用最好的非瑞德自交系来组成非瑞德抗粉茎螟的人工种体。有7个自交系(A509,A625,CO125,EA2024,EP39,OH43和PB130)茎和穗同时具有抗虫性。这些自交系在选育计划中可作为抗粉茎螟的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甘蔗二点螟发生规律、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甘蔗二点螟的发生规律,研究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以解决生产上存在的二点螟为害,造成甘蔗产量严重损失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李哲  武丽石 《杂粮作物》1995,(2):1-3,53
玉米抗螟育种进展概述李哲,武丽石(辽宁省农科院110161)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螟(PyraustanubilalisHubner)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辽宁省由于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重茬面积增加,玉米螟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日趋严重,已引...  相似文献   

19.
玉米根叶甲的为害与玉米的异羟肟酸含量和植株发育的关系RafikA.Asabgui等玉米的生产和产量受病虫害限制。在北美洲造成最大经济损失的害虫之一就是玉米根叶甲(DiabroticavirgiferaLeConte)(鞘翅目:叶甲科)。在美国由于害虫...  相似文献   

20.
室内抗螟性离体鉴定,采用虫粪圈法测定根据粪圈系数大小确定玉米抗螟性的强弱,凡系数大,幼虫发育良好,虫体重,且田间心叶期鉴定验证,食叶级别亦高,抗螟性差.系数与幼虫体重、与田间食叶级别均是显著正相关。比室内离体鉴定幼虫秤体重法,简便易行.不需要电子天平,更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