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林业》2005,3(2):75-7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绿色崛起的前提和基础,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长沙加快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 让森林拥抱城市,打造美丽长沙 长沙作为“国家森林城市”,要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科学规划,森林覆盖率力争达57%以上。  相似文献   

3.
前言 建设森林城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以人为本,全面推进我国城市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绿色文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载体。2008年,重庆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森林工程,在都市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协调,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并要求“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一重要论述是“再造秀美山川”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是对全国环境建设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的科学概括,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行动指南。建设生态城市势在必行城市生态环境是全国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生态环境的好坏优劣,关系全国生态环境的安危。目前,全国有大中城市660多个、建制镇2万多个,城镇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人口45000多万人,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提出了实施中国城市林业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其核心理念是建设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走生态化城市建设的道路,这也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潮流。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自然或人为地破坏森林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文章倡导以“绿色审计”的监管行为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要牢固树立生态就是民生福祉的观念,真正把城市森林建成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重要论述,既是对生态产品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发展,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发展城市森林,必须把改善生态面貌和人居条件作为首要任务.要千方百计扩大城市森林绿地面积,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增加人民群众的生态福利.要科学构建城市森林网络,优化森林绿地结构,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功能.要把森林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科学规划布局,让森林融入到城市的每一个组成单元,实现人们对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愿景.  相似文献   

7.
森林城市是指在城市地域内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以树木为主体的植被及其生境所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所追求的目标,从森林城市的建设意义、发展趋势、保障体系入手深入浅出的介绍了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些方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让城市与森林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力争2008年基本实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目标。这是呼和浩特市继1999年实施生态市建设战略以来,呼和浩特市委、政府做出的又一项以改善首府生态环境,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水平,提升首府形象和品位的重大举措。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创建同家森林城市工作。  相似文献   

9.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融入森林,体现城区绿岛、城边绿带、城郊森林的特色,增加城市森林覆盖率,将“林网化”建设与“水网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期在发挥森林净化水体作用的同时,较好地利用城市水体改善森林生长环境;城市森林建设的树种选择应以乡土树种为主,在植物配置上应以长效型为主,  相似文献   

10.
关注森林活动开展13年来,始终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围绕生态建设的重点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通过宣传、调研、论坛等多种方式,成功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特别是成功举办中国城市森林论坛和组织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倡导和推广“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弘扬生态文明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物质保障。国家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开展的“国家森林城市”评选活动,是促进城市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包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经济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弘扬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相和谐的重要载体,对不断提升包头的知名度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十五”以来,柳州通过启动“碧水蓝天”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笔者结合柳州现状,深入挖掘城市特色,分析其生态环境及城市文化特点,最终确定了“山水风情柳州,绿色森林龙城”的建设理念及“一核、两区、三廊、多点”的森林建设布局,为在生态、产业、文化三大体系中进行独具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案例.  相似文献   

13.
《国土绿化》2018,(10):1-1
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是大自然的调节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森林与城市这两个名词因生态环境日益出现的问题联系在了一起,才有了如今的“森林城市”和“城市森林”.  相似文献   

14.
春风吹拂万物苏,又是一年植树时。山东省平阴县林业,局为加快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现代林业发展步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雾霾天气.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农增收。平阴县结合自身实际,早谋划、早动手,按照“县城、村庄森林化、道路标准化、农田林网化、山区乡镇林果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已成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全新理念。在我国城市化进程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大力发展城市森林,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走生态城市发展道路,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终实现城市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也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调整整个国土森林资源布局,使森林资源分配更趋于合理的重要措施。中国城市森林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美好机遇。中国城市森林网站(www.cuf.com.cn)…  相似文献   

16.
《河北林业》2007,(3):4-5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简称“创森”)是国家林业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城市生态建设,提升城市品位,构建和谐城市的重要举措。国家林业局为此制定了《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在组织领导、管理制度、森林建设和考核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在森林建设方面,覆盖率是城市森林建设的硬指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规定城市森林覆盖率在北方城市要达到25%以上,  相似文献   

17.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城市森林建设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09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宝鸡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现就宝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与思考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漫步美丽的广西贵港东湖,只见黄槿、木麻黄、榕树等原生树种郁郁葱葱,绿化乔木、灌木及竹类绿荫蔽日。每天,老年人三五成群,或围桌而坐,或散步聊天;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临湖赏鱼,聆听鸟语……住在东湖城的张女士说:“我们就生活在森林公园里。”东湖公园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贵港市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目标,按照《广西贵港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以“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以“翠贯浔郁,森林荷城”为主题,进行高起点规划,以郁江为主轴,东西扩张,南北拓展,中心突破,开展大规模的创建森林城市建设,绿化指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韵古郡、活力荷城、森林贵港、绿色生活,不断刷新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19.
城市森林:城市生态建设新坐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言 《湖南林业》2006,(10):8-8
城市森林是由多种植物构成的有机复合体,由于它的发展历史不长,如今还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之中。目前,专家们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森林和城市林业有不同的理解,尽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城市森林概念,但已达成一定共识:城市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的植被体系;这种植被生长环境为市区及其周边地区;它不是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标,而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水平为目的。城市森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以城市为载体,以森林植被为主体,以城市绿化、美化和生态化为目的,以人为本,森林景观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促进城市、城市居民及自然环境间的和谐共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城市森林及宝鸡市城市森林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宝鸡市城市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城市森林建设原则及宝鸡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基本构架设想,认为宝鸡城市森林系统宜按“点、线、面三级格局”构架,人均森林覆盖面积需达到10 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