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所有鸡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本病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同年又发现于英国新城(Newcastle-on-Tyne);1927年,Doyle研究证明该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疫病,即用发现该病的地名命名为新城疫.  相似文献   

2.
邓茂刚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4):50-51,53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是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的一种烈性病毒性传染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家禽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所有鸡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本病1926年首次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同年又发现于英国新城(Newcastle-on-Tyne);1927年,Doyle研究证明该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疫病,即用发现该病的地名命名为新城疫。目前,ND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发病仍然比较普遍,它制约着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及禽产品的出口,也对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存在潜在的危害。对于该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Johne和Hothinghow于1895年首先发现此病,因此又称为Johne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带来重大损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防治措施。我国在80~90年代农业部作为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本病又称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牛、羊慢性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古典猪瘟,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国际兽疫局(0IE)和我国分别将其列入A类或一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本病至今仍然是猪发病最多、危害最大、流行最广的传染病。据统计资料,近年我国猪病死亡占猪饲养总数的8%~12%,  相似文献   

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古典猪瘟,是受世界各国关注的传染病之一,国际兽疫局(OIE)和我国分别将其列入A类或一类法定传染病之一。本病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免疫控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随着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胡钧 《中国兽医杂志》2001,37(10):30-33
随着畜禽饲养业的持续发展,于20世纪末的近年来,陆续出现了许多新的动物传染病。现就其流行特点、产生原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作一浅析,又仅参考。共包括新的家禽传染病14种(其中我国新发现的家禽疫病即达7种);新的家禽传染病8种。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猪病。其表现虽多种多样,但又具有传染病所特有的一些征象,如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  相似文献   

8.
蔡宝祥 《畜牧与兽医》1996,28(6):272-274
我国家畜传染病防制和研究的发展历程蔡宝祥(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1家畜传染病防制概况解放前,我国兽医事业基础十分薄弱,家畜传染病流行猖獗,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我国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成立前后的30年代,于1932...  相似文献   

9.
郁富慧 《猪业科学》2010,27(6):36-37
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六大类)既非细菌又非病毒的微生物,其中,不乏能够导致禽类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病原体),由这些病原微生物所引发的禽传染病与禽细菌性传染病和禽病毒性传染病有着本质的区别,应引起业者的足够重视并加以专门研究。可是,眼下笔者却发现有部分专业书籍、技术资料和基层兽医对这部分禽传染病缺乏深入研究,存在较大的认识模糊,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卫生部公布新传染病法 最近,卫生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该法将于200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新传染病法较旧的传染病法有以下不同:1我国法定传染病由过去的35种增加到37种(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对甲、乙、丙类传染病作了部分调整,其中艾滋病降级为乙类传染病,非典、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这三种传染病虽被纳入乙类。2新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由上级人民政…  相似文献   

13.
牛副结核病又称牛副结核性肠炎.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以持续性、顽固性腹泻和渐进性消瘦、泌乳性能降低等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消化道传染病。该病广泛地分布于世界各国.可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划为B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划为Ⅱ类传染病。2009年3月.伊川县鸣皋镇某小规模奶牛场4岁左右的奶牛发生该病.确诊后.采用隔离、消毒和淘汰的方法.疫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是该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于1833年首次发现于美国俄亥俄州,百余年来其流行遍及全球。国际兽医局将其定为A类传染病,我国《动物防疫法》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接触性烈性传染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列为须申报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该病于1833年首先在美国的俄亥俄州发现,但也有报道称该病于1862年首先出现于英格兰,然后传到欧洲大陆。  相似文献   

16.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被定为法定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一旦发生于畜群,就不易根除,一般临床检查很少见有异常。但病情进行性的牛,可见有咳嗽、消瘦等症状。在病理学上形成结核结节,呈现特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变。一、发生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7.
牛结核病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被定为法定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本病一旦发生于畜群,就不易根除,一般临床检查很少见有异常。但病情进行性的牛,可见有咳嗽、消瘦等症状。在病理学上形成结核结节,呈现特异性肉芽肿和干酪样钙化的坏死病变。一、发生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8.
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本病,20世纪80年代后疫情迅速扩散,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目前仍然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发生。该病一旦侵入猪群,不易根除,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病猪生长发育受阻,属二类传染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畜禽传染病是由一些特定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传播快、危害大。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倔起,畜禽疾病的危害也日益突出,严重地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纵观近几年畜禽疾病的流行情况,传染病给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老的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疾病又不断出现,疾病流行成为的养殖人员最感头痛的问题。据统计,1999年我国死于疾病的猪占养猪总量的8%,鸡的死亡率为20%,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亿元,另加上因疾病淘汰的畜禽及由此导致的生产性能下降及治疗药费加大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的开支,总计经济损失将达到800亿元左右。控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牛副结核病是由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Johne和Hothinghow于1895年首先发现此病,因此又称为Johne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给养牛业带来重大损失,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防治措施。我国在80~90年代农业部作为重点攻关项目进行研究,本病又称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