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添加剂对牛粪秸秆堆肥化中氮素损失的控制效果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新鲜牛粪和玉米秸秆以鲜重2.8:1的比例,分别添加5.5%的果园土壤和炉渣,在强制通风静态垛堆肥反应器中进行了堆肥化试验.在堆制的49 d里,根据堆温变化分7次采样分析堆肥中各种氮素、有机碳含量和其他性质.结果表明:对照、添加土壤和加炉渣处理在堆制期间堆肥空间氨气浓度的峰值分别为6 070.58、5 125.18、4 127.08 mg·m-3(25℃值);堆制49 d后,堆肥中铵氮的浓度分别减少了83.0%、81.4%和63.5%;硝态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200%、110%和410%;有机氮的浓度分别增加了61.0%、82.4%和84.2%:总氮浓度分别增加了28.8%、38.8%和54.4%;堆肥后期部分硝态氮淋失.加土和炉渣可以降低堆肥高温期水溶性氨氮的浓度,减少氨气的排放,有利于后期硝态氮和有机氮的形成,从而降低堆肥中氮素的损失.果园土壤的加入可以提高堆肥温度,而炉渣的加入使堆温降低,高温期缩短;pH和电导率(EC)在堆制过程中都呈下降趋势,堆制结束时,各处理的粪大肠菌值均大于0.111,达到堆肥卫生学标准;堆肥的C/N比在10~11之间、EC值小于3 mS·cm-1、pH值在6~9之间,堆肥基本稳定,但GI值均小于80%,植物毒性没有完全消失.添加果园土壤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2.
不同辅料对蚕沙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实现蚕沙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法】以新鲜蚕沙为原料分别按质量比添加5.21%熟石灰、0.20%EM菌剂和10%桑枝屑,以未添加任何物质的新鲜蚕沙为对照,制定4种好氧堆肥体系,分析堆肥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菌落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添加5.21%的熟石灰使堆体温度升至50℃的时间比对照推迟了5 d,堆体pH比有机肥标准高1.05,细菌菌落数减少,但有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繁殖,使堆体有机质含量下降、全氮量增加和含水率下降显著。添加0.20%EM菌剂,使全磷含量比对照增加了28%,有利于提高细菌菌落数,但真菌在堆肥中、后期的繁殖受影响,放线菌在整个堆肥期繁殖都受影响,其他指标的变化与对照差别不大。添加10%桑枝屑能使堆体含水率比对照降低40%,造成温度偏高而不利于真菌和放线菌的繁殖,其碳氮比的下降亦显著低于其他堆体,同时会造成堆体pH高0.66。4个堆体发芽指数均超过100%;堆体在50℃以上持续的时间均超过7 d。【结论】经堆肥处理后,4个堆体均可以使蚕沙达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水葫芦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减少水葫芦高温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采用静态高温好氧堆肥的方法,分析了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规律,研究了添加化学保氮剂对减少堆肥中氮素损失的效果.结果表明,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总氮及有机氮含量均呈上升趋势,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总氮损失率为12.84%;水葫芦堆肥过程中氮素损失途径主要为以NH3、N2O等气态形式逸出,其中,堆肥前10 d是NH3挥发的高峰期,堆制后第5~9 d的N2O排放速率最大;添加化学保氮剂对水葫芦堆肥过程第4~10 d的氨挥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NH3挥发量可减少23.82%,另外,化学保氮剂处理降低了堆制后第0~5 d的N2O排放速率,增加了第9 d以后的N2O排放速率;使用化学保氮剂原位控制水葫芦堆肥过程的氮素损失具有较好的效果,与常规对照相比,化学保氮剂对水葫芦堆体的保氮效率为32.70%.  相似文献   

4.
探究3种菌组合成的复合菌剂对猪粪的降解性能以及堆肥产品质量的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菌剂培养条件的最优范围,建立猪粪好氧堆肥体系,测定不同堆肥时期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复合菌剂最适培养条件为酵母粉3.9 g,尿素3.9 g,葡萄糖4.5 g,淀粉0.5 g, K2HPO4 1.0 g, NaCl 5.0 g,蒸馏水1 000 mL,pH 7.5,添加量8%。添加复合菌剂堆体比自然堆体提前10 d完成堆肥,升温速度更快,高温期持续时间更长,纤维素降解率为64.79%,淀粉降解率为73.89%,油脂降解率为56.42%。3株降解菌组合而成的复合菌剂对于纤维素、淀粉和油脂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均优于自然堆肥,作用于堆肥效果良好,在猪粪堆肥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药渣加工废弃物堆肥化中皂苷的变化及腐熟进程,将葛根、人参残渣等中药渣混合制作堆肥,通过测定温度、pH值、皂苷、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C/N、发芽指数等指标,评价了堆肥化过程中皂苷含量的变化及堆肥的腐熟进程.结果表明:经过30 d的堆制,皂苷的残留率12%,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71.02%、...  相似文献   

6.
养猪发酵床废弃垫料高温堆制肥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高温堆制的方法对养猪发酵床废弃垫料进行处理,研究了外源菌剂的添加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菌剂可使堆体提前1 d进入55℃高温期;添加外源菌剂对堆体含水率、p H值、总氮、全磷及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添加外源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堆肥浸提液中大白菜的种子发芽指数,在堆制15、30 d后,处理组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88.33%、98.74%,对照组的分别为62.66%、84.93%。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接菌剂对牛粪堆肥过程中温度、pH、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总氮、总磷和总钾含量变化的影响,以木质纤维素分解复合菌系为接菌剂,以牛粪为主要堆肥原料,进行了59 d的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处理与对照相比,堆体温度达到50℃时间提前4 d,50℃以上的持续时间比对照长7 d,pH值下降的速度快,堆体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8%、3.51%和4.78%,接种处理促进了木质纤维素类物质的降解,减少了3.9%的总氮损失,但是对全磷和全钾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堆制的方法对养猪发酵床废弃垫料进行处理,研究了外源菌剂的添加对堆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外源菌剂可使堆体提前1 d进入55℃高温期;添加外源菌剂对堆体含水率、p H值、总氮、全磷及重金属含量影响不大;添加外源菌剂可以显著提高堆肥浸提液中大白菜的种子发芽指数,在堆制15、30 d后,处理组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为88.33%、98.74%,对照组的分别为62.66%、84.93%。  相似文献   

9.
绿化植物废弃物与不同调理剂混合堆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绿化植物废弃物与不同调理剂混合堆肥的效果,设置空白对照(处理1)、添加尿素(处理2)、添加尿素和菌剂(处理3)、添加尿素、菌剂和烟气脱硫石膏(处理4)4个处理,进行为期197 d的堆肥试验。结果表明:尿素和菌剂对堆体的pH和EC值影响不大,烟气脱硫石膏能调节堆体的pH并提高堆体EC值;堆肥结束时,处理1的有机质分解效果不明显,处理2—处理4的有机质分解率依次为4.7%、5.8%、14.8%;4个处理的总养分在整个堆肥期间均呈上升趋势,堆肥结束时4个处理的总养分含量依次为4.07%、4.85%、5.31%和6.06%,均符合有机肥或有机基质相关质量要求;4个处理的终点C/N依次为22、17、16和12。添加尿素、菌剂、烟气脱硫石膏均能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加速堆体腐熟,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以处理4的堆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白酒酒糟堆肥的腐熟速度,以酱香型白酒酒糟为主要原料,添加曲草和钙镁磷肥调节通气性和pH值,采用高温好氧堆肥工艺进行36 d的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值、电导率值、氮含量和种子发芽指数,探究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成的复合菌剂的添加对堆肥过程及腐熟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接种菌剂的对照组和复合菌剂组各自经历30 d的高温期后进入降温期,达到了高温堆肥的无害化要求。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复合菌剂使堆肥1~19 d的堆体升温速度增加0.16℃/d,1~9 d的pH值增速提高0.04/d,18~24、30~36 d的电导率值降低0.15~0.30 mS/cm,同时12~36 d铵态氮的积累减少20.81%~33.23%。添加复合菌剂后,种子发芽指数于第30天升高至70.85%,达到有机肥腐熟标准,而对照组仅为47.21%。综上,复合菌剂通过加快有机物降解、快速改善酸性环境、降低盐含量和铵态氮含量,促进种子发芽指数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