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行政行为"一词是行政法上的核心法定概念,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这一概念的内涵表述为"具体行政行为",同时围绕"具体行政行为"概念规定了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当今社会行政主体多元化、行政行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使我国传统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模式面临巨大挑战,因此迫切需要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农民行政诉权的行使存在受案范围的限制及行政诉权保护的程序模糊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应通过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明确行政诉讼被告,降低行政诉讼成本,提高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级别以及建立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强制代理制度等政策措施,以加强农民行政诉权保障,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检察权的行使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产生了不同于一般案件里的特有规则,其中最明显且最具特色的就是"诉前程序"的广泛运用以及检察建议程序的推广。随着检察权新特征的产生,从"指定管辖"到"跨行政区划检察院管辖"和"立案管辖和起诉管辖分离",以管辖权保障为主的检察院机制改革亦逐步展开。检察院和行政机关合作也成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维护社会权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益诉讼是近年来学界、媒体和实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在未来的行政公益诉讼立法中,应将原告的资格问题、受案范围问题、诉讼请求和处分权等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应立足于我国国情,对行政公益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应依起诉主体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恶意诉讼的兴起给我国司法秩序与诚信建设带来严重损害。恶意诉讼是指诉讼当事人故意构筑虚假事实或虚构证据,利用程序来支持自己不当诉求的行为。民事诉讼中存在着立案受理制度不完善、证据审查与撤诉处理不规范、恶意诉讼的行为及后果规定不健全、第三人滥用撤销之诉等问题。总结完善我国恶意诉讼的法律规制的路径包括加强立案中的诉由、证据和法律关系的审查,完善撤诉审查制度,设立诉讼保证制度,建立恶意诉讼之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明确恶意诉讼的损害赔偿范围;确立诉讼告知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是对会民权益提供保护的救济途径.而现实生活中大量受不法行政行为侵害的公民不敢、不能提起行政诉讼.这就要求建立行政诉讼的公诉制度。而行政诉讼的公诉制度不仅具有法理基础,而且具有现实依据。且行政诉讼的公诉制度应注意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等多方面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行政权是我国确立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时考量的重要因素。现代行政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 导致行政权多元化与非专属性的加强, 行政权的发展变化导致行政主体多元化, 行政主体是行政行为的实施者, 其多元化的趋势意味着行政行为的范围的扩大, 部分公共行政行为也将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相似文献   

8.
新《行政诉讼法》于2015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其后行政诉讼案件立案率空前高涨,行政机关败诉率逐渐增加,而政府信息公开诉讼案件一直在其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法院在政府信息公开诉讼中由之前立案的"尴尬"处境到如今的积极发挥"能动"作用,对推动法院的司法体制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普及和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高校学生因不满高校对其作出的纪律处分而引起了诸多争议甚至诉讼。高校在对学生作出纪律处分过程中,未遵守正当法律程序是造成高校学生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起诉权等合法权益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正当程序的角度,发现高校学生纪律处分权行使程序存在4个必须予以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学生陈述权、申辩权的行使不充分;对"自己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原则的违反;说明理由制度的不健全;权利告知制度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10.
以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标准为基点 ,分析并论证了内部人事行政行为列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必要和可能 ,参照国外行政诉讼实践指出行政诉讼范围的扩大趋势。。  相似文献   

11.
如何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救济,是理论界尤其是实践界颇为棘手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论证私力救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以私力救济(相对方行使抵抗权)和公力救济(相对方提起确认无效之诉)相结合来对无效行政行为进行救济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论刑事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发展的趋势在充分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诉讼权利的同时,也重视加强对被害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在这两个方面郁做了有益的尝试。针对我国法律对被害人诉讼权利保障的缺陷,提出对被害人的起诉权作出完善的规定,确立刑事被害人的上诉权,明确规定刑事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相应权责,完善被害人陈述意见权,加强对被害人知情权的保障,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增设国家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诉权滥用是民事诉讼中客观存在的权利滥用行为。尽管理论和司法上对待诉权滥用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是两大法系主要国家有关规制诉权滥用行为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民事诉讼法应当在规制诉权滥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为此在原则到制度的若干层面进行必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加重视隐私权的保护。对隐私权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清隐私权侵权和保护的内在逻辑。本文从分析隐私权制度产生的经济基础入手,对隐私权的侵权和保护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进而提出了对隐私权的法律救济原则和适用的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5.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银行帐号、帐号密码等极易被电子商家所窃取、利用。对其保护除加强法冶外,还应追究相关企业或责任人的民事、行政责任。消费者在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有权询问、了解产品或服务的具体情况,对其保护可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相似文献   

16.
公民表达权具有政治自由权利和非政治自由权利的双重属性。保障公民表达权,要完善宪法依据,清理不合理的行政法规,提高法律保障位阶,完善司法救济制度,实行政务公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中国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制度变迁研究的基础上,剖析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内容、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是现代法治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体现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格尊严和自由意志的尊重,为其充分行使辩护权提供程序上的保证,反映一个国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文明与进步状况,被认为是‘人类通向文明的斗争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沉默权的内涵、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如何建立符合我国国 情的沉默权制度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植物新品种权法律保护及立法完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平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627-7629
植物新品种侵权现象与植物新品种权制度法律普及不够和立法存在不足有很大关系。认识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应重点从品种权保护范围、侵权认定、法律责任以及侵权救济进行准确把握。同时,立法中还存在保护链条不完备、侵权行政管辖级别太高、法定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确认物权既是物权保护的前提和起点 ,又是物权保护的方法之一 ,对物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确认物权的请求权不是一项独立的物权请求权和民事实体权利 ,而是一种裁判请求权 ,但这并不妨碍其作为一种独立的物权保护方式。物权确认应当通过行政程序和诉讼程序 (包括民事诉讼程序和行政诉讼程序 )进行 ,但不应通过仲裁程序进行。物权确认所应遵循的基本规则是诉讼法上的证据规则和民法上的权利推定规则 ,前者不应在民法上规定 ,后者应在民法上予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