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作为儒家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礼"是先秦儒家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的核心范畴。儒家的教育理论是完全依靠"礼"如何与其他范畴互相关联而形成发展的。尤其是孔子、孟子和荀子所提出的"仁"、"人性"和"文"等范畴对体现出"礼"的教育内涵是不可缺少的。"仁"只有通过"礼"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人性"也依靠"礼"的内化过程而能够获得真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礼"是文明化了的传统中分化、发展下来的一切标准,"礼教"是以"博文"与"约礼"为主要内容而培养君子的先秦儒家的教育传统。  相似文献   

2.
传统观点认为,"仁内义外"是告子的学说,因而不为儒家研究者所重视.从郭店楚简可以看出,"仁内义外"是先秦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结合楚简与文献,我们认为先秦儒家关于仁义关系的认识,有一个从内外相分到内外合一,再到内外相分的反复过程.孔子已有了"仁内义外"的思想,从子思至孟子,仁义之间的内外关系完全消融,二者皆根于心.荀子面对战国末期的社会现实,又强调礼义的外在规范性,回到了传统儒家"仁内义外"的思路上.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道家都注重形、神兼养的整体养生思想,主张动静结合、节制嗜欲、修养道德以养生。但先秦儒、道养生思想又存在异同,儒家重养生是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抱负,道家重养生是为了保全人的生命价值;儒家养生重在修养道德,道家养生重在顺应自然;道家养生偏静,儒家偏动;儒家养生重在怡养情志,道家养生主张保精守气。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自古就崇尚农业,在历史长河中,先民们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化,先秦儒家思想者以一以贯之的朴素思维关注中国百姓梦寐以求土地之本及本固邦宁之元。因而,本文试图从儒家朴素的"农本"整体性农业思维、"顺天应时"一体性认知观、"精耕细作"实用性行为准则三方面辨析先秦儒家农业思想,以期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5.
黄雯 《百姓》2008,(1):12
告子直截了当地说:"食色性也",孔夫子讲得含蓄些,叫"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不管怎样,"性"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磨灭的主题。但性接触  相似文献   

6.
传统儒家伦理思想在群己关系上存在着辩证的认识:一方面承认和尊重个体的独立和价值,同时又坚持群体价值观的导向,主张个体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中实现个体与群体的融合与统一。儒家群己观的辩证思想对我们新时期开展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它无形中影响和制约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文化背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市场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界定,并从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视学习为终身事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儒家文化中"以学为乐"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汉代在整理<缁衣>时将"君以民芒"句中之"芒"字读为"亡",因为难以理解君以民灭亡的意思,故又补上了"君以民存"之句.本文发现,"芒"、"(眩)"、"望"三字都从"亡"得声,而且文献中有具体混用的例子,故"君以民芒"句中"芒"可读为"望".据此本文推论,原来<缁衣>中"君以民芒"之句并不是要说君以民灭亡,而是表达先秦儒家的"民望"观念,这从<左传>和<孟子>中亦可见到.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先秦儒学、汉代宇宙论儒学到宋明理学发展形成的长时段(Longue duree)中,"天"与"人"的关系及其意识形态功能变化演进的过程,从社会结构、文化融合、环境变化等多方面探究儒家意识形态并不随社会结构的解体而瓦解,而是于大动乱社会中自我改造、吸收和融合各种文化,同时分析其实现自我重建及对社会具有修复功能之本源所在[1]。  相似文献   

10.
儒学是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在今天仍然有其内在价值及合理因素。儒家伦理所重视的道德自律,群我关系,诚信守义的义利之辨,家庭伦理的论述等对当代人文道德都有值得吸取的精华。探讨儒学的传承与转换,对当今社会基本伦理的重构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胡适承继杜威实用主义,重视“行”,更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突出“知”即“思想”的价值层面。其“思想”论,说白了是“方法论”,的核心就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里有杜威的影响,更有胡适自己的创新,“思想”论的意旨也是很明显的:为再造文明之故,“思想力”的训练在胡适看来是再重要不过的事了。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有宏观战略的思考与筹划,紧紧抓住问题的主要症结,从教育农民和组织农民、加快城市化步伐以及深入进行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入手,大力推进基层政权和农村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该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  相似文献   

13.
潍坊市是农业大市,摸清全市农业碳排放情况,挖掘农业碳汇潜力,对潍坊市推进农业“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潍坊市农业生产资料、畜禽养殖、土壤呼吸等农业领域碳排放量及农业碳吸收量进行计算,分析探究影响潍坊市农业碳排放和碳吸收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推广减少碳排放技术及措施、推广增加农业碳汇技术及措施、建立农业减排增汇保障机制等三方面推进措施,确保潍坊市农业“双碳”目标如期实现,以期对全市农业低碳发展发挥理论先行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讲,"软实力"是20世纪末西方学者为应对世界各民族国家进入全球性竞争时期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实,中国战国时代产生的"文化"概念,早就具有"软实力"的思想内涵。中国古代思想家从"人文化成"的角度,对"文化"具有"化入人心"的无形而巨大的力量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5.
淮山属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蔓性块茎类植物,是一种药食兼用的高效经济作物。通过种质资源优良单株筛选结合群体观察,植物学、生理学、产量和营养品质等相关研究,从广西地方种质资源中选育出淮山品种“桂淮6”,描述品种特征特性及田间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早熟,高产,Fe、Zn含量高,淀粉含量适中,可作为药材加工和菜用、粮用、饲用,具有特色开发潜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校景观只注重物质空间设计的问题,提出"精神场所"校园景观设计理念,并在此理念指导下,从主体人(师生)的精神心灵和客体物(校园)的差异性场所两方面提出归属感设计、情感设计、共鸣设计和传承设计、地域设计5种设计方法,希望为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干部职工“三龄一历”是人事信息管理的基础,也是组织人事部门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三龄一历”的认定是一项非常严肃认真,且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人事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针对近些年来人事档案中出现“三龄一历”与实际情况及历史记载不符的现象,作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认定方法,做到既对个人负责,又努力杜绝人事档案中的“失真”现象,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汲取多年科研管理工作经验,分析了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依靠科技进步,从土地规模化、耕作机械化、栽培科学化和资源节约化等四个方面,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处在战略转型期的邢台乃至河北省农业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名"思想是解读黄老道家政治哲学一条重要线索,《黄帝四经》为此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黄帝四经》称统治者为"执道者","执道者"首要的政治任务是审名察形,确定对象究竟处于"正名"还是"倚名"。"执道者"在审察事情名形时要保持"无名"、"无形"的姿态,目的是为了保障君主在政治上的垄断权。  相似文献   

20.
乡村“终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工业化和城市具有足够的就业容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也不可能复制先行工业化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不可能复制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变历史进程,非农就业压力以及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的严峻现实,都表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无法吸纳庞大的农村人口,由此则昭示未来中国的村庄无法“终结”。从而在理论上纠正城市“中心论”,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就地城市化提供必要性和正当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