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一、什么是国家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该法还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能源安全、核安全11个领域对国家安全任务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对政治文化有无可置疑的影响。在国家与社会高度同构的状态下,政治文化呈现出依附与服从、权力崇拜、平均主义等特征。在国家与社会适度分离后,一些民主政治的文化因素如个体自主意识,平等、公正意识,权力淡化意识等逐渐孕育生长起来。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问题是国际政治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家安全”的内涵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变化性。“国家安全”是时代矛盾的产物。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传统“单一安全”的主导地位逐渐为“综合安全”所取代,这在理论研究和政治现实中都产生了重大意义。基于这些原因,国家安全的维护也要有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现代国家的构建是一个民族一国家和民主一国家的双重构建过程。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具有特殊的历史逻辑:民族一国家与民主一国家发展的非均衡性,即先民族国家构建后民主国家构建。进入“后农业税时代”后,国家与乡村关系发生了转变,新一轮国家一体化及其对乡村社会的整合预示着国家民主化建设将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文章对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政治发展进行回顾,并试图探讨中国政治发展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村民自治与宗族复兴均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中国广大乡村社会的两件大事情,虽然都是发生在乡村社会,但从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架构来看,它们却具有本质的不同.笔者即想在国家与社会的研究架构下对这两大几乎同时发生的事件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将丰富对于诸如民主政治、乡村治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现代化、农民负担等一系列农村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现代国家观念中的国家认同,包括主体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的认同,也是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容之一。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面临的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内容的价值观缺乏、国家意识薄弱和法治作用认识片面等问题,在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过程中,寻求国家认同与法治意识培育的内在关联。做好大学生法治意识培育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国家意识渗透和治理能力建设,不断深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7.
论国家与社会互动关系中的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自我满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组织形式,是国家权力回归为社会权利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社会主义转型时期,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多元社会组织自主自发的扩展伸张,它们作为现代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在建构新型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组织还普遍存在着行政化倾向,带有半官半民性质,要改变这种状况,还需要国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的自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安全话题时时提、处处见,大学生处在人生重要的转折期、关键点上,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技能对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未来的人生之路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本文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与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思路等方面浅谈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强国家、弱社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人民公社制度一方面就是强国家、弱社会关系模式僵化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它也是继续强化这种模式的重要机制。党确立强国家、弱社会的关系模式,一个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赶超型现代化发展模式的要求,而人民公社制度的设计,如果撇开对政治稳定性质的分析,就其最基本的效应来看,无疑满足这一要求,但就现代化长远发展目标来看,人民公社制度的设计无疑是失败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的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逐步撼动着民族国家的根基,冲击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既有的国家认同理念,进而导致他们政治认同上的弱化性、文化认同上的兼容性、身份认同上的多重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关系到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以价值共识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以历史文化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感,以公民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1.
规模经营以前,粮农属于收入最低的群体,努力种粮也不能保障自己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离开粮食 生产行业,可以提高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水平。而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会出现 不一致现象。解决不一致现象,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降低成本,使种粮收入大幅度提高,使粮 农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这样,国家的粮食安全与粮农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利益才能相一 致。同时探索耕地产权自有的制度改革,强化耕地作为财产的价值和功用,增强耕地吸引力,激励更有竞争力的劳动 者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唐天宝年间社会经济繁荣,政府仓储丰实,但粮食安全并非没有任何风险。灾害、战争、分配关系、政府制度、吏治状况等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从经济、社会、政治等角度考察唐天宝年间的粮食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历来是一国经济安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此予以关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受到粮食非安全的威胁.我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实行农业发展的国际化,充分利用安哥拉等非洲国家的资源环境优势,大力扶持其农业发展,加速外向型农业进程,对促进我国农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巩固和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棱镜门"事件掀起了全球各国对于国家信息安全以及国民个人隐私保护的深层次思考。在此背景下,承担着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重任的审计机关,在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方面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堵塞漏洞、推进设备采购国产化和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审计机关推动国家完善信息安全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系统考察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有助于从国家全局层面把握耕地与粮食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粮食安全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基于2011—2020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双固定模型等估计方法,明晰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呈上升态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有效赋能全国粮食安全。在地区异质性研究中,辽宁省、黑龙江省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粮食安全保障效应更加明显,吉林省作用渠道有待畅通。在维度异质性研究中,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主要通过促进粮食数量安全和粮食经济安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粮食生态质量保障效应不明显。据此,为了使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更好地促进国家粮食安全,从提供东北地区耕地利用与粮食生产经济补贴、因地制宜制定东北地区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策略、打造以生态质量为导向的“优质粮食工程”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Africa, the second largest continent in the worl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sults through exploration and positiv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security comprehensively reflects the health and integrity of an ecosystem, and it is broadly defined as the security state of a complex artificial ecosystem composed of na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 Ecological security determines the potentia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frica, especially with its rapidly developing economie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information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tate of the continent as a whole. In this study, we constructed an evaluation system based on a pressure-state-response model and evaluated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tate of all 54 African countr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state of the countries in Africa differed, as did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from 1995 to 2016. In general, African countries showed relatively good ecological security. The years 2007 and 2001 were the worst and best years, respectively, in terms of ecological securit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At the regional level, North Africa and West Africa had the best and worst ecological securit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其发展既取决于它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也受政治制度的制约,现阶段,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有一系列的现实障碍。该文从管理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和心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统筹重庆城乡社会保障的影响和制约效应,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进一步发展寻找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文化安全观是一种新的安全观,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人文、自然条件,使得新疆在保持国家的稳定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新疆高校是培养接班人的地方,因此在新的安全观的指导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立足于文化安全,从文化安全的涵义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文化安全中的本质功能出发,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文化安全视野下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人口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口安全问题错综复杂,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对经济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构成了严重威胁。分析了我国人口安全状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保障我国人口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四川主要干果产品的安全现状,保障经济林产品食用安全,为产业发展提供依据,从核桃、板栗、银杏主产区分别采集样品,对其砷(As)、汞(Hg)、铅(Pb)、铬(Cr)、镉(Cd)、氟(F)、乐果、杀螟硫磷等重金属、农药残留及其它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参照国家无公害水果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四川主要干果经济林产品总体安全性好。多数地区的核桃产品安全,所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但有一个样品中(Cd)的含量为国家无公害产品标准要求上限的203.3%;板栗的氟(F)含量3个样品均超出国家标准无公害水果的最大限量要求,平均为最大限量的156%,最高为178%,但是低于四川无公害粮食产品的最大限量要求;银杏的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国家无公害产品要求。初步认定四川主要干果经济林产品安全性能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