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茉莉香片》是张爱玲塑造丑男系列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小说。通过细读文本发现聂传庆心理上的怨恨因素与德国现象学家马克思.舍勒所说的怨恨理论有很多吻合之处,从怨恨角度来解读聂传庆形象,首先体察怨恨对他造成的毒害;其次是展现聂传庆受到伤害后扩展怨恨的对象群体。最后寻找造成聂传庆成为怨男的历史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
基于怨恨理论的视角,本文以苏北X村为调查案例,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怨恨"情绪的生成机制。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和村干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动员策略不当,构成了对农户的现实伤害;土地资源及利益的分配由"平均主义"转向"精英垄断"形成的比较,成为农民怨恨的起点,由此而导致的公正失衡成为怨恨的最初形态。同时在农村社会中,各类资源的稀缺、利益诉求无望,在部分弱势农民心中催生出强烈的无能感,经过长期积累和乡村社会的扩散机制,最终形成一种弥漫的怨恨情绪,留下了极大的社会隐患。因而,要处理和化解土地流转中怨恨情绪,需要从生成机制的各个环节寻找"良方"。  相似文献   

3.
作为18世纪著名的道德情感论者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阐述了其关于仁慈德性的观点。他认为仁慈应当是自由的、崇高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应当是适度的。A·斯密关于仁慈德性的矛盾观点有其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生活中,一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会或多或少地带有嫉妒情绪。那么应该如何来教育嫉妒心强的孩子呢? 第一,帮助孩子认清嫉妒的危害。一是破坏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嫉妒心理的人在交往中会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并会很快地导致诸如中伤、怨恨、诋毁等嫉妒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晓军 《新农村》2008,(1):28-28
过平静、舒适的生活是人们的愿望,人们都向往生活中充满欢笑。然而事实上,人世间事物不可能尽善尽美,皆遂人愿,失败、挫折、矛盾、不幸,从不放过任何人,并对人们的精神状态造成各种影响。当人们遇到不顺心的事,大多数人有发泄的渴望,想找人倾诉一番。将令人烦恼、怨恨、悲伤或愤怒的事情发泄出来,这样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发泄和倾诉,是人们谋取心理平衡的一种需要。如果强行将它压抑在自己的心里,往往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作为民众翻身的一个重要环节,解放区文学对示众的描写一改鲁迅等人的批判色调,充满肯定意味。这种新型示众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政治权力结构,使民众取代地主成为社会的主人;而且解构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结构,使阶级意识取代传统人情成为社会人际关系构架的基础。然而,由于作家们反思意识的缺席,过于强调阶级怨恨与阶级暴力的革命性与合理性,忽视了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使得这种示众描写潜含着人性与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7.
空气趣谈     
<正>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了,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但空气对我们来说,又是太过重要的一种物质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下面就和同学们说说有关空气的一些趣事。空气不“空”1771年,瑞典药剂师舍勒将一块橡皮似的白磷扔进一个空瓶子。白磷是个脾气暴躁的家伙,它平白无故就会“发火”——在空气中自燃。舍勒发现,白磷燃烧之后,瓶子中失去了约1/5的气体,而  相似文献   

8.
长寿十字诀     
有学者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应超过百岁,最高可达150岁。有人提出“不活百岁是自己的错”。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延长自己的寿命呢?专家认为,如果你能按照下面的“十字诀”去做,人活百岁不是梦。一个目的一切为身体健康。每个人只有把健康搞好,生命质量才会提高。做到老而不衰,精神焕发,行动自如,有为有乐,从而活得充实、愉快,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二个要点烦恼时糊涂点,得意时低调点。小事糊涂,忘却烦恼,不必为鸡毛蒜皮的事而耿耿于怀;得意时不骄狂,保持平常心,生活才能潇洒自如。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忘记年龄心理年轻。忘…  相似文献   

9.
<正>1.被恨的人没有痛苦,恨人的人却终将遍体鳞伤,所以,不要心存怨恨。2.缘分是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读得太认真会流泪。3.不同傻子争辩,否则就搞不清谁是傻子了。4.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思维是王牌。5.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而是  相似文献   

10.
社会环境是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必要条件.人的思想意识是人对环境的反映,人的品德和心理是环境熏陶和磨励的结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高校德育教育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进行,因而,必受一定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化是指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即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中职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和第二次危机时期,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的关键时期,了解和分析中职学生的特点,探索其实现社会化目标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德性是人对自身道德内在精神品质的要求,组织也需要德性。组织在权变管理中,可能对组织德性的培育和已经形成的组织德性产生消极影响,组织的领导者培育组织德性要具备道德智慧,通过道德智慧培育组织德性,通过组织目标和道德管理引导组织德性。  相似文献   

13.
做人像茶叶     
<正>活在时下的我们,面对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都被压得喘不过气,使人心理变得浮躁扭曲,可以负载人生的性格,变得喜怒哀乐无常,遇事不化、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以致影响到社会、单位、家庭乃至个人的发展。这种在物欲横流附着下,衍生出人格心理缺失想象,不仅是个人自身的结症,也是值得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人们精神层面出现偏差,还是人格被世俗异化,的确让人们省思。人活在世,每天都有很多事做,无论公事家  相似文献   

14.
张秀权 《农技服务》2007,24(4):125-126
随着现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全面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与人类传统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冲突,从而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精神上的各种疾病应运而生。这更使得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的职校学生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查找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矫正职校学生的不良心理,从而使其成为身心健康的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上,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思维视角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如果说,社会发展从根木上来说是人的发展,那么,中国社会的发展则是小生产者的发 展过程。小生产文化心理是小生产者主观世界的重要部分。在近代中国社会,小生产文化心理的转型在整个社会转型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本通过对大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的分析,寻求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途径,促进大学生心理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次辩论赛中的正反两方,实际上都在进行着一次特殊的角色扮演。心理学研究表明,角色扮演一但从服从到依从再到内化,就会造成令人堪忧的社会心理和道德伦理问题。许多大赛组织者无视或刻意忽视这些问题,由此造成了辩论者心理和伦理的误区。通过对形形色色的辩论的分析,阐述了角色扮演对人的心理和伦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如何避免角色扮演对人的心理所造成负面影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与编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心理学的了解,有助于编辑方式的把握和提高编辑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作者心理失衡的出现几乎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那种传统的编辑模式,编辑人员只研究作者的著作,而忽视研究作者心理状态,从根本上偏离了作为编辑学研究对象的人的完整性。本文系作者在多年工作中观察到学报作者心理失衡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和提出消除障碍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由于人民生活富裕,营养改善,大学生的生理成熟期普遍提前。但人的心理成熟却与社会实践相关,不经过社会实践的磨炼,心理就难以成熟。这就形成了大学生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成熟相对滞后的矛盾,使其心理发展带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即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并存。我们通过问卷、座谈等形式,对810名同学进行调查,揭示出他们如下矛盾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现实人口与网民结构进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对比,考察了网络舆论生成的因素。文章认为,网络舆论的议题集中在政治化、公益化、底层化、道德化等几个方面,同时具有明显的愤怒、戏谑、怨恨、悲情等情绪指向。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网络舆论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社会风险,是当前话语格局重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