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研究了MgH2-X(X=Si,Ge,Sn,Pb)合金化体系的能量、几何与电子结构.负形成热的计算发现:合金化元素X在镁氢化合物(MgH2)中少量固溶时,体系相结构稳定性变差,预示着解氢能力得到改善.电子态密度(DOS)与电子密度的进一步分析发现:镁氢化合物X合金化后,X与其周围的H原子相互作用不明显,而Mg-H之间的成键作用减弱.体系Ge合金化解氢能力增强的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一致,预测Si,Sn,Pb少量固溶于MgH2能提高体系的解氢能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了Mg2Ni储氢合金并以机械合金化法以Ni对Mg2Ni合金电极进行了表面修饰.主要研究了以不同质量比的Ni对Mg2Ni储氢合金表面修饰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i的修饰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还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采用机械合金化(MA)法制备了Mg2Ni储氢合金并以机械合金化法以Ni对Mg2Ni合金电极进行了表面修饰.主要研究了以不同质量比的Ni对Mg2Ni储氢合金表面修饰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Ni的修饰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合金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还可显著提高Mg2Ni合金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  相似文献   

4.
乳化液膜法迁移及分离Pb(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求乳化液膜法迁移铅(Pb(Ⅱ))的最佳条件,采用磷酸三丁酯-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研究了Pb(Ⅱ)的迁移行为,探讨了膜相组成、外水相pH、内水相酸度、乳水比、Pb(Ⅱ)起始浓度对Pb(Ⅱ)迁移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迁移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对含Pb(Ⅱ)、Cu(Ⅱ)和Ni(Ⅱ)废水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磷酸三丁酯-Span80-液体石蜡-煤油乳化液膜体系迁移、分离Pb(Ⅱ)的最佳条件为:体积分数6.0%Span80、体积分数8.0%TBP、体积分数5.0%液体石蜡、体积分数81%煤油,内水相H2SO4浓度为1.0 mol/L,油内比Roi为1.0,乳水比Rew为0.2,外水相pH为3.5~4.0,迁移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Pb(Ⅱ)的迁移率可达99.6%;含Pb(Ⅱ)、Cu(Ⅱ)和Ni(Ⅱ)废水经处理后,Pb(Ⅱ)、Cu(Ⅱ)和Ni(Ⅱ)含量均可降至1.0 mg/L,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B2-Ti50(Al50-xCrx),x=6.25,9.375,12.5,18.75,25晶体的能量、电子结构和弹性常数,并通过合金形成热、结合能、Born稳定性判据、Cauchy压力参数(C12-C44)和B/C44比值,表征和评判了Cr原子数分数对B2型Ti Al-Cr合金相稳定性、强度与韧脆化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原子数分数大于9.0%时,B2-Ti50(Al50-xCrx)相才能稳定存在,且稳定性随Cr原子数分数增加而升高;同时,随Cr原子数分数增加,合金的体积模最B,剪切模量G和弹性模量E也增大;当Cr原子数分数大于12.5%时,其韧化效果变好.通过电子态密度和价电子密度分布图的比较与分析,初步解释了Cr原子数分数对B2-Ti50(Al50-xCrx)相结构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强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的不同孢子液浓度、附着基坡度和海水浊度对裙带菜孢子附着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裙带菜孢子附着密度随着孢子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变化;随着附着基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呈负相关变化;随着海水浊度的增加而减小,呈负相关变化.当孢子液浓度为3 250~29 250个/mL寸,孢子液浓度(x1)与孢子附着密度(y1)的关系式为y1=724e0.00008x1(R=0.978);当附着基坡度为0190°时,附着基坡度(x2)与孢子附着密度(y2)的关系式为y2=-0.7507x2 97.447(R2=0.9866);当海水浊度为0.3~7.9时,海水浊度(x3)与孢子相对附着密度(y3)的关系式为y3=-0.1354x33 2.3802x23-18.557x3 98.571(R2=0.9896).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荧光受体分子1-(2-取代基苯亚甲基)-4-苯基氨基脲(1;2,取代基=O—CH3;H),采用核磁共振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在乙腈中应用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研究了其对金属离子(Zn2+,Cu2+,Pb2+,Cd2+,Hg2+,Ni 2+,Mg2+和Ca2+)的响应.结果发现,受体分子1和2均对Cu2+表现出良好的荧光识别作用,尤其是受体分子2,其荧光增强613倍,检测限达到3.05×10-8 mol/L,对Cu2+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实现了基于荧光增强法识别Cu2+.初步探讨了荧光增强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不同钙镁比(Ca/Mg=0.2、0.5、1.0、2.0、4.0、6.0)对Zn/Cd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Zn/Cd/Ni超富集植物遏蓝菜(Noccaca caerulescens)和Ni超富集植物庭荠属(Alyssum murale)在20 mg Zn·L~(-1)、18 mg Ni·L~(-1)、10 mg Pb·L~(-1)和0.5 mg Cd·L~(-1)胁迫下生长和吸收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A.murale具有很强的将Ni从地下部转移至地上部的能力(转移系数TF达5.98~11.19)和较高的地上部Ca/Mg比(2.45~16.74);N.caerulescens对Mg转移能力(TFMg为1.43~3.70)大于Ca(TFCa为0.77~1.38);S.alfredii对Mg的转移能力与Ca相似。N.caerulescens在正常营养液(Ca/Mg=2)条件下获得最好的生长和地上部最大Zn/Cd/Ni含量,增加Ca或Mg的供给都会产生抑制作用;A.murale在高Ca(Ca/Mg=6)供给时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Ni含量,增Ca有助于地上部Ni的累积,但增Mg降低了地上部Ni含量;增加Ca的供给会增加S.alfredii地上部和地下部的Zn含量,增加Ca或Mg的供给都会增加S.alfredii地下部Cd的含量,但S.alfredii在Ca/Mg=0.2时获得最大的生物量和最大的Zn和Cd含量。S.alfredii、A.murale和N.caerulescens地上部分别在Ca/Mg比为6、0.2、1.0时获得最大的Pb含量,其他Ca/Mg比对三种超富集植物地上部吸收Pb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Ca/Mg比对超富集植物富集重金属能力的影响因植物种类和元素而异。  相似文献   

9.
以 36个不同生态型的大白菜品种、品系为试材 ,研究了基因型对芽分化的影响 ,选出 7个具有较高芽再生频率的品种 (系 ) :36 - 6、4 3- 3、福山包头、福山大包头 (Ⅱ )、福山核桃纹、胶州小叶和济南大根。对卵圆型和直筒型大白菜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 ,得到控制不定芽分化的激素浓度模型为 :y(卵圆形 ) =0 .0 1+84 .4 8x1+2 6 .92x2 - 4 2 .2 4x21- 6 .6 9x22 +3.36x1·x2 和y(直筒型 ) =10 9.88x1+31.2 8x2 - 10 9.88x21- 7.71x22 +11.73x1·x2 (y =芽分化频率 % ,x1=NAAmg/L ,x2 =BAmg/L)。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2-胺乙基苯并咪唑(AEB)及M- AEB配合物(M=Cu2、Ni2+或Co2+),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AEB通过咪唑N和胺基N以双齿形式与中心金属离子配位,配合物的分子组成式分别为:[ Cu(AEB)2Cl] Cl(配合物1)、[Ni (AEB)3] Cl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