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政策的形成和执行是一个多方博弈的过程,中国的环境治理已进入以利益为核心的政策博弈阶段。通过对流域水污染治理政策博弈的动因分析,我们发现政府间利益冲突的显性化,流域功能区划的不完善,流域资源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环境法治有效性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在流域治理中的政策博弈。根据政策博弈模型要构建在流域治理中的合作行为,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减少信息不对称,推动公众环境参与和提高环境法治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全国各地农村积极开展环境治理。通过对江苏省 96个农村社区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发现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治理存在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人才短缺等问题。从环境治理模式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治理模式并未得到有效实践,政府和村干部仍是农村社区环境治理的主要主体,社会力量、村民和企业参与度不高。因此,应加大对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社区的政策支持,同时通过重塑农村社区共同体、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以及鼓励企业参与到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进一步实现农村环境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3.
我国对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较多,但涉及到公众参与中政府角色的研究甚少.该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梳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描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前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两者角色不一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利益博弈,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是促进者,地方政府是消极配合者.为此,中央政府应从摆正公众参与的位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调节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加强监督与惩罚机制5个方面着手完善促进者角色;地方政府应从积极培养公众的参与观念、制定相关法规、开辟参与渠道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调整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几方面着手转变为积极配合者,以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治理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为“经济人”为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展开竞争博弈,效用目标差异是导致其竞争的根本原因。为实现双方互利共赢的帕累托最优,应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以实现地方政府从竞争走向合作,实现地方利益与区域利益的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一致,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农民个体层面、农民与社会关系层面、农民与政府关系层面3个维度分析了农民采取制度内环境维权的行为逻辑,以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13)的农村居民为样本,采用Ologit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民个体环境关注度、农民社会资本、农民对政府环境作为的评价对农民是否采取制度内环境维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民个体环境关注度、横向社会关系资本、党员身份、政府环境作为的期望和评价对农民制度内环境维权影响显著;(2)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等个体特征对环境关注度影响显著。鉴于此,提出了加强中央政府环境维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维权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农民个体层面、农民与社会关系层面、农民与政府关系层面3个维度分析了农民采取制度内环境维权的行为逻辑,以201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13)的农村居民为样本,采用Ologit计量模型分析了农民个体环境关注度、农民社会资本、农民对政府环境作为的评价对农民是否采取制度内环境维权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民个体环境关注度、横向社会关系资本、党员身份、政府环境作为的期望和评价对农民制度内环境维权影响显著;(2)性别、受教育程度和个人收入等个体特征对环境关注度影响显著。鉴于此,提出了加强中央政府环境维权法制建设、加强环境维权普法宣传、增强农民政治参与、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环境治理中政府长期 严重缺位,提高环境治理中的农民参与尤显重要.以农村垃圾分类为例,基于自我中心网络的结构 特征,探索社会网络和主观阶层评价对村民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主观阶 层地位不仅对村民垃圾分类行为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即更大规模的社会网络和在网络中更中心的位 置能提升村民的垃圾细分程度,村民的主观阶层地位越高,其垃圾细分程度也越高.更重要的是,主 观阶层地位与社会网络在对垃圾分类处理行为影响中起互为中介的作用.建议从村民主观阶层地 位提升和社会网络构建方面来提高农村环境治理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振兴以及推进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以和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参与南京市亲见村环境治理为例,采用嵌入性理论和实地调研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组织多维嵌入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模式,并从制度脱嵌、能力脱嵌和合作脱嵌3个方面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的现实困境。结果表明,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存在法律制度缺位于公众和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专业能力滞后于农村环境治理,社会组织脱节于政府、村民和其他社会组织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外部支持、内部再造和协同再嵌的角度提出制定有关社会组织的法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能力、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和加强政府、村民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关系等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69-270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重效率,轻保护",农村环境保护形势尤为严峻。农村环境治理存在主体职能、价值理念、资源共享等碎片化现象,整体性治理正是解决地方政府治理社会实践中的碎片化问题而提出的新型治理模式。借此,本文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范式解决农村环境治理问题,构建农村环境治理主体多元共治、创新治理价值观念,建立农村环境治理综合长效机制、构建资源共享平台,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农村环境治理格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夯实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或上一级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执行者和为当地民众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者,其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践行科学发展观,增强地方政府的资源汲取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增强与公众的沟通能力,是提高地方政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村城镇化政策的实施,我国一些地区乡村环境恶化、乡村环境治理问题呈错综复杂之势。公民参与环境治理的主动意识、政府部门权力结构的运行高效、基层政府信任度的普遍提高,是当前乡村环境治理的迫切需求。由于乡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秩序混沌,从而妨碍了乡村环境治理的进程。因而,重构乡村环境治理秩序迫在眉睫,破解"搭便车"行为成为实现乡村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必要举措.因此,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却制定了一些歧视性政策,变相地限制、甚至排斥农民工.针对这一现实状况,本文从不同方面对地方具体政策与中央政策导向的偏差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3.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运作离不开村民主体的广泛参与。通过对陕西M村人居环境治理过程的实地调查,发现以社会网络、社会规范和社会信任为要素的社会资本,对控制村民私利最大化倾向、促进村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集体行动有明显正向作用。研究表明,社会网络有助于促进村庄利益沟通协调,增强利益共识,化解利益冲突;社会规范能够约束村民的环境行为,提高个体对其他村民参与集体行动的确定性,增强村民的参与信心;社会信任有助于推动优势资本交换,吸纳村民为人居环境治理投资,降低人居环境治理成本。三者共同作用于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可依赖性和可预测性,促进村民对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4.
环境治理需要加强公众的参与。在我国,加强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不仅是实现环境民主、纠正环境治理政府失灵现象的要求,也是促进环境网络治理、改变我国公众参与不足现状的需要。加强我国环境治理的公众参与的路径可以从四方面着手: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公开;大力发展环境非政府组织;加大对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与城市环境治理相比,农村环境治理还处于相对滞后的地位。农村环境治理不能仅仅依靠政府的作用,还需要农村社会中各种力量共同参与,尽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行动。本文主要利用文献研究法和观察法来进行研究写作,对P镇存在的三种治理模式:"乡政村治"治理模式、"新乡贤"治理模式、"网格化"治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旨在研究如何结合各种治理力量,使农村环境治理实现最优化,以建设生态宜人的乡村环境。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环境治理要充分发挥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分析了村域社会资本对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现代农村社会原始性村域社会资本流失严重,新型村域社会资本尚不成熟;村域社会资本3个基本内涵社会信任、社会网络、社会规范通过不同机制影响农村居民参与环境治理,其中社会信任促使形成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社会网络助推搭建主体利益表达与沟通机制,社会规范推动形成环境规范约束机制.因此,建议发掘并重塑原始性村域社会资本、培育业缘为基础的新型村域社会资本,以建设现代村域社会资本、提高农村居民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分析和利益驱动博弈分析,阐述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矛盾,论证了中央政府要想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最优规模,就必须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制力度和加大其违法的处罚成本,得出了当前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违规的原因以及政策改革和制度应协调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乡村环境治理越来越紧迫,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离不开村民自身,更离不开政府行为。政府在生活必需品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乡村卫生管理以及文化教育推进层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应在环境治理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动员-互动"机制;为乡村环境治理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凝聚社会力量助力乡村宜居环境建设;完善乡村宜居环境相关政策,提供政策配套解读,提供切实有效的乡村宜居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9.
环境治理和就业增加是当前我国政府关注的2个重要问题,政府实施环境规制政策治理环境的同时也将对就业产生影响,而在当前我国能否实现环境治理和就业增加的双重红利?通过采用2007—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考察环境规制对就业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环境规制的增强促进了就业,双重红利可以在我国实现.环境规制除了对就业有直接影响外,还会通过影响工业集聚水平和企业研发对就业产生中介效应,即提高地区工业集聚水平间接增加就业,以及降低企业研发水平间接增加就业.最后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户作为保护主体,因目标不同而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导致保护政策失效。基于对主体行为倾向的分析,采用动态博弈方法,构建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农户间的博弈模型。结果表明:(1)中央政府采取监督检查的概率与地方政府违规的收益呈正相关性,与对地方的政绩损失、被查处的概率及罚金呈负相关性;(2)地方政府落实保护政策的概率与中央政府在监管中查处的概率、罚金以及农户保护投入呈正相关性,与中央政府的监管成本、保护补偿额度及基本农田产出效益的增加呈负相关性。(3)农户采取保护行为的概率与对地方的政绩损失呈正相关性,与保护补偿额度呈负相关性。据此提出建议:在中央层面,加大对地方政府的监管及违规处罚力度,在地方层面提高保护效果在政绩考核中的地位,在农户层面构建异质性保护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