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地保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增加或减少,以及森林覆盖率的上升或下降。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6.55%,大大低于世界26%的平均水平。我国耕地占世界的7.1%,淡水资源占世界的7.0%,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3.3%。人均耕地相当于世界的41.48  相似文献   

2.
桂东低山丘陵地区林地质量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广西东部低山丘陵地区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固定样地数据,采用数量化分析文法,结合林地实际情况,对该区域现有林地进行质量评价及等级评定.评定结果,一级质量的林地为2.14万hm2,占全区林地面积的0.74%;二级质量的林地为153.75万hm2,占53.08%;三级为121.38万hm2,占41.90%;四级为12.23万hm2,占4.22%;五级为0.16万hm2,占0.06%.文章就林地分等技术体系、基准树种以及多树种代换评价立地质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正>米泉分局近两期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二类调查)分别于2009年和2015年完成。现将这两期二类调查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初步结果,以期为区域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1数据结果分析1.1林地面积及地类截至2009年底,米泉分局林地总面积28 886.22公顷,其中:有林地10 104.7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34.98%;疏林地125.57公顷,占0.43%;灌木林地  相似文献   

4.
格尔木林地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格尔木市为研究对象,运用RS和GIS技术手段,对该区域的森林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以调查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该市的林地资源数量、质量、林种结构、龄组结构等因子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林地资源中灌木林所占比重大,其他林地所占比重小;林种简单,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结构单一;有林地中,龄组结构不尽合理,多数为过熟林。这种现状说明该区域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后备森林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相似文献   

5.
林地资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还包括森林、林木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保护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增加或减少,影响到森林覆盖率的上升或下降。目前,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6.55%,大大低于世界26%的水平,森林资源仅占世界的3.3%,人均不足世界的12.5%。我国森林资源比耕地、淡水资源都短缺得多。因此,有关法律法规对各项建设工程占用征用林地的审核审批管理,有严格和明确的规定。《土地管理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包括林地,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法律…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以云南省洱源县为调查区域,调查分析了该区域森林资源,研究了洱源县境内森林、林地及林木资源种类、数量、质量及分布特征,提出了在本地森林资源发展现状基础上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保护的措施,以期为实现森林资源合理规划及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云南苍山洱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苍山片区2019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数据,利用ArcGIS软件,对该区域的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1)该区有林地占优势,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2)森林以天然林为主,乔木优势树种主要为栎类、云南松和华山松;(3)林地活立木公顷蓄积量相对较低,乔木林各龄组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所占比例比较均衡,所占比重较大,林木正处于快速生长期,林地生产力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4)苍山片区林地资源丰富且分布较均匀,林地利用率较高;(5)牧草地在非林地和实验区中占比最大,有利于开展草原生态系统监测、科研和发展生态旅游等;(6)苍生片区集体土地所占比例较高,人为干扰较大,对防范森林火灾、森林资源管理带来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华东监测区各省市非规划林地森林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该区域非规划林地森林资源存在的主要调查监测和经营管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非规划林地森林资源调查监测和经营管理的对策与建议,对促进区域森林资源的稳步增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前林地案件侦查工作存在的难点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林地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依法、合理、节约、有偿的原则,科学使用是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违反林地管理规定,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未批先占、少批多占,非法征占用林地的现象依然存在.结合林地案件查处工作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林地执法对策,其目的是进一步强化林地管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山西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截止2010年,山西省有疏林地17.92×104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6.9%,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1.15%.经研究分析,近年来,有不少造林地转变为疏林地。因此,笔者以山西省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对全省疏林地生长现状和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管理部门及领导决策和加快山西省绿化速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云南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特点,并为制定森林公园的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提供依据,对该公园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森林公园林地面积占公园总面积的99.4%,森林覆盖率高达90.50%。林地以有林地为主,面积占比为90.9%。森林起源以天然为主,面积占比为77.8%;人工起源为辅。优势树种以栎类为主,面积占比为45.9%;其次为云南松林,面积占24.1%;再次为核桃林,面积占17.7%。栎类的蓄积量超过总蓄积量的一半,达51.4%;其次为云南松;再次为栲类。森林的龄组以中龄林为主,面积占比为55.2%;幼龄林的面积比例过小。  相似文献   

12.
黄荣 《绿色科技》2022,(1):144-146
利用阿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2019年森林资源监测数据,从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结构、土地权属、森林起源、优势树种组成、龄组等方面分析了保护区森林资源现状特点,结果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率高,类型较为丰富,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2.36%;保护区森林资源极其丰富,有林地占国土面积的86.13%,天然起源的森林占森林面积的97.3...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大理市森林资源结构及其保护现状。结果表明,大理市林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6.70%,主要由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组成,占林地面积的94.79%;森林主要由乔木林组成,占比达93.60%;林地资源分布均匀,整体上分布于洱海四周山区,龄组结构合理;林地资源保护强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8年底完成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成果,阐述四川省西昌市林地面积、蓄积,林种结构、权属结构、乔木林起源。分析认为,西昌市森林资源具有总量丰富,人工林占比较高(52.37%),林种结构基本合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迅速等特点;当前存在着人工林经营水平不高、森林培育任务重,管理技术落后等问题。藉此提出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推进林业产业建设及智慧林业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藏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之一,生态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本文采用西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对西藏森林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藏森林分布相对集中,森林储量巨大;林业用地以有林地和灌木林地为主,面积占97%以上;西藏森林目前形成以防护林为主、用材林和特用林为辅的林种格局,呈现薪炭林和经济林亟待发展的局面;无林地以宜林荒山荒地为主,面积占无林地89.84%,火烧迹地、宜林沙荒地面积分别占3.57%、6.59%;立木蓄积组成以森林为主;林分蓄积占立木总蓄积的98.76%。  相似文献   

16.
森林资源核算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体,全面的森林资源实物量核算应该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2个方面。文中提出森林资源物量这一概念作为森林资源数量与质量的融合,进一步提出以“标准森林单位”为核算森林资源物量的基本单位,通过将质量参差不齐的各种森林折算为标准森林单位来核算森林资源物量;最后,基于中国第7和第8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乔木林省域汇总数据进行了试算。结果显示:乔木林资源物量最高的省份为黑龙江、内蒙古、云南等,最低的省份为上海、天津、宁夏等;第7和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间隔期间乔木林资源物量增幅最高的省份为江苏、天津、北京等,物量出现下降的为湖南和江西;根据森林资源清查各省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之和与根据全国汇总数据计算的乔木林资源物量相差不大,表明我们所建立的乔木林资源物量核算体系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肃北县自然条件和林地资源现状出发,提出规划期内的林地保护利用目标、林地结构与布局、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保护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森林资源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简称一类清查)是国家级的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其成果是国家最权威的林业基础数据。根据2006年甘肃省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从权属构成、起源构成和乔木林结构特征、竹林及特灌林等方面对甘肃省森林资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3年安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2017年林地变更调查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景观格局指数计算软件,分析安化县天然林景观格局特征,对安化县天然林空间格局与动态演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安化县天然林主要是由竹林和阔叶林组成,占安化县天然林总面积的80%以上;从天然林整体变化情况来看,2013—2017年安化县天然林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各森林类型斑块密度、景观类型比略有变化,天然林景观整体变化不大,景观维持平衡稳定;天然林景观在空间分布趋于聚集分布,连接状况趋于更佳,天然林斑块的形状趋于更规则、更复杂,景观格局趋于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