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拟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在贵阳市第一环城林带和其它松林区发现了拟松材线虫病和松墨天牛为害。 2 0 0 1、2 0 0 2年连续两年组织有关人员开展调查表明 ,拟松材线虫病在贵阳市危害十分严重 ,已造成大量松树枯死 ,对森林资源和环境构成严重威胁。1 危害特征拟松材线虫病 2 0世纪 80年代陆续在一些省区松林中发生 ,引起松树萎蔫 ,并造成一定的危害。此病多发生于一些成过熟林分中 ,由于松树生长衰弱 ,受次期害虫天牛、小蠹、吉丁虫等蛀干害虫危害 ,并携带拟松材线虫侵染松树后 ,加速了松树枯死。据观察 ,松树感染拟松材线虫后 ,其外部症状表现与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2.
基于植物生长过程的根系固土机制及Wu模型参数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提高植物根系固土效果模型量化的准确性,针对植物根系在土壤中受破坏的不同方式,基于植物生长过程的根土复合体直剪试验,利用根的拔出与抗拉试验,分析根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受力机制,定量评估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加固效果。【方法】在原有直剪仪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分离式、可测定盆栽植物根系固土效果的装置。将12棵3年生山矾幼树样本直接种植于直剪盒,针对移植后1个月、4个月和1年后山矾根系的单根抗拉强度、拔出强度和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进行测定,建立植物单根直径与单根抗拉强度、拔出强度的关系曲线。在时间尺度上,研究影响其根系固土的相关参数变化,分析根系与土壤的相互作用机制和根系的破坏情况,并优化现有Wu模型,并尝试评估动态生长过程中的根系固土效果。【结果】1)植物根系固土效果受抗拉强度与拔出强度的共同影响,在植物的生长的过程中,拔出强度对固土效果的影响比抗拉强度更加显著;2)随着植物种植时间的增加,4个月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切强度显著增加,1年后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切强度较前4个月增长放缓。根土复合体发生剪切破坏后,根系发生断裂破坏的概率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3)将根系抗拉和拔出强度2个参数加入到植物根系固土模型的计算中,可以更好地反映植物根系固土效果,特别是对于植物移植生长过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值平均相差仅为8.13%。【结论】植物根系在1年的生长周期内,根系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根系抗拉强度由其材料属性决定,也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而根系与土壤间的键合则变得更加紧密,根系的拔出强度增加显著,更多的根系在土壤发生破坏时发生断裂,最终提高根系加固土壤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前言松干害虫被害的扩展近十年来,松树枯死现象有不断增大的倾向,其标志是松林被害面积在扩大。而且,凡是侵入松材线虫(Bursaphelechus liqniclus)的松林均引起松树枯死。据报道有下列地区相继发生被害:茨城县(1971年确认)、琦玉县(1974)、宫城县(1975)福岛县(1976)、新泻县(1977)、群马县(1978)、山梨县(1978)、岩手县(1979)及山形县(1979)等。而且,  相似文献   

4.
大大量调查剖析研究基础上认为,局部松树枯死主要原因是由于松林经营管理不善,松树长势衰弱,导致食叶性害虫和次生性害虫侵袭所致,当前松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相关问题有:不按采刈松脂技术规程作业,不能及时控制松毛虫灾害,中龄林不能及时间伐,少数成熟林不能及时皆伐等诱发次期害虫猖獗,提出防止松树枯死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濠江区位于汕头市南面的达濠半岛上,全区土地总面积155.6平方公里,林业用地面积70212亩,其中林分面积62397亩,活立木蓄积85469立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31.8%。松树是濠江区70年代造林绿化的主要树种,全区现有松林面积30881亩,主要分布于达濠、礐石、广澳、河浦四个街道办事处和礐石风景区林区。1濠江区松材线虫病发生概况与特点2004年冬,濠江区的达濠街道发现部分松树零星枯死,由于当时缺乏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认为是气候干旱造成,没有引起重视。2005年春,枯死松树进一步增加,才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区林业局马上将情况向上级森防部门报告,并经…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病号称松树癌症,具有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的特点,松树一旦感病最快40多天即可枯死,松林发病到毁灭只需要3~5年时间。因此,如何加强松材线虫病监测和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就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慈溪市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慈溪下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20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元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地区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自然枯死和松褐天牛为害所致。  相似文献   

9.
松材线虫病在我国蔓延的严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是我国松林中一种毁灭性病害。它在我国的发生,至今有10年历史。最近几年,由于防治工作不彻底,措施不得力,该病不仅未得以完全控制,相反,仍在不断蔓延、扩散,继续引起松树枯死。对此,如再不加以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则势必加速我国松林的大面积死亡,给林业生产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10年前,笔者特编译了  相似文献   

10.
植物的地上部分生长与根系部分生长是一个相互联系统一的整体.土壤含水率的高低决定了植物地上、地下部分的生长范围.通过对土壤含水率与植物根系的调查,探索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树种根系与土壤水分的关系,为该地区造林地水分管理及干旱、半干旱植被恢复区的造林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德兴市马尾松枯死树中的拟松材线虫致病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2年德兴市发现马尾松树枯死现象以来,年年发生,且呈不断发展的态势,其症状类似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危害导致的松树萎蔫病,因而引起关注和警觉。松材线虫病是松林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是国际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相似文献   

12.
松干蚧是我国松林的主要害虫。由于它虫体很小,生活隐蔽,形态特化,因此在初发生的松林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林木严重被害,出现枝干弯曲,针叶枯黄等症状时,如不及时防治,对松林可造成毁灭性的灾害。松干蚧最早于1950年在山东崂山发现。当时只看到松树有垂枝枯死现象,怀疑是病害,至1952年在清理病枯木时,始见此虫。目前已蔓延到辽宁、江苏、浙江等省,严重威胁着松林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其病害的扩展、流行与马尾松毛虫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枯死松树数量平均为 77 879株 /hm2 ,比未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对照 ) 17 2 73株 /hm2 ,多 35 1% ;次年 ,前者平均枯死松树达 2 0 4 8株 /hm2 ,为对照 2 89株 /hm2 的 6 0 8%。松毛虫危害加速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原因是 ,松毛虫危害松树 ,削弱树势 ;弱势的松树招引松墨天牛侵入并增殖加快松树死亡 ;次年大量天牛从“松毛虫危害松木”上羽化 ,侵染健康松林 ,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流行。由此认为松毛虫危害是促使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 ,防治松毛虫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果园除草剂的合理使用陕西省植保总站赵辉,雷虹一、草甘磷。属内吸广谱性除草剂,植物含有绿色的部位均能吸收,引起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减数分裂发生紊乱,干扰植物的辛基丙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先是地上部分枯死变褐,地下部分腐烂,最后枯死。亩用10%草甘磷水剂750...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赣北沿江四县、区部分有松树枯死林分的调查和对25株有松褐天牛为害的样木的解剖、取样、线虫分离、多次检验鉴定,认为目前在全市范围内尚无松材线虫病发生,局部松林枯死的主要原因系松褐天牛幼虫危害所致,从而为今后进一步制定疫情防范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材线虫病俗称“食松虫”,松树枯萎受损,大都是由材线虫病引起的。初期发病症状是夏季至初秋,老叶由浅绿变黄并凋萎。在此之前,树内已发生异常,松脂停止蒸发下降、凋萎迅速,1个月后,树冠全部变红、枯死。当年感染发病的松树大部分到晚秋枯死,部分在冬季或翌年春季枯死。大树枯死表现较迟缓。引起松树枯萎受损的原因是由一种松树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Lignicolus Mamiyaet Kiyohara为害所致。病原线虫由松天牛传播,6~7月份松天牛成虫从前1年受害的松树中羽化出来,其体内保留有线虫、咬食健康松树嫩枝时,线虫从松天牛体内脱离出来,通过咬食的伤口侵入到松树体内。线虫侵入后经2~3个月,松树出现凋萎赤变症状。  相似文献   

17.
应用分形维数研究狗牙根根系边坡固坡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系形态非常复杂,很难定量确定根系对边坡土体的防护作用。笔者选择常见护坡植物狗牙根为研究对象,根据自主研发的分形维数计算软件确定狗牙根根系分形维数,提出基于根系分形特征的固土机理数值分析方法,将根土复合体当作由土体、根系所联系起来的有机体,研究在雨水侵蚀力和坡面径流侵蚀力作用下,不同根系分形特征对土体位移场的影响。根据根系分形维数与表层位移关系曲线,建立分形维数与边坡土体稳定性的相互关系,明确边坡植入狗牙根根系对表层土体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形维数与数值计算相结合,能够反映植物根系形态对边坡表层土体位移的影响,对于植物生态边坡的设计与施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松材线虫是具有严重危害性和重大危险性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松树一旦染病,便无法救治,致死速度快,最快40天即可枯死,3~5年时间可造成整片松林毁灭,被称为松树的"癌症",而且传播迅速、防治难度大。  相似文献   

19.
松树根腐病是一种危害松树地下部分,引起松树枯萎死亡或减弱树势后造成其它病虫害危害的毁灭性病害。1976年以来,我县老甘林区的五万余亩马尾松、华山松林相继出现了不规则的块簇状死亡,受害面积不断扩大蔓延。经西南林学院任伟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周仲铭副教授等国内有关专家取样调查,确定其为松树根腐病,但未能确定其病原。为摸清该病的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选择了5种水生植物,利用塑料水培箱模拟人工湿地,于2016年10月底开始进行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水麦冬和三棱水葱在越冬过程中植株生长情况较好,地上部分的越冬存活率较高,分别为85.37%和80.48%;且翌年出苗率也较高,分别为85.37%和88.31%.而石菖蒲、香蒲、芦苇在越冬过程中,株高和侧芽数较小,生长衰退,叶梢发黄干枯,到2017年1月至2月,地上部分逐渐枯死,翌年出苗率分别为75.79%,82.66%和84.81%.此外,通过测定5种植物根系生物量的变化发现,在温度较低的2017年1月和2月,水麦冬和三棱水葱根系的生长情况更好,抗寒性更高。因此,笔者认为5种水生植物的抗寒性依次为:三棱水葱水麦冬芦苇香蒲石菖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