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原因 母猪怀孕期间营养不足,公母猪年龄衰老或配种过早,使仔猪在胚胎期生长发育不良,初生体重轻,导致成僵猪. 哺乳期母猪饲料营养不足,蛋白质缺乏,不能满足泌乳需要,导致母猪泌乳量很低,乳质差.  相似文献   

2.
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内易发生泌乳不足的现象.母猪产后乳房不充实,仔猪被毛不顺,每次喂奶后,仔猪还要拱奶,而母猪趴卧或呈犬坐,不肯哺乳,这些就是缺奶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无奶和少奶是养猪业中的一种常见产科病。此病发生后 ,因无特效的西药治疗 ,畜主束手无策 ,眼看仔猪逐日消瘦而死亡痛心。笔者为了解决母猪产后无奶少奶的有效诊疗技术。在长期的基层兽医实践工作中 ,收集总结了民间中草药特效验方 :“下奶方和增奶方” ,治疗母猪产后无奶和少奶。从 1994~ 2 0 0 0年共治疗母猪产后无奶和少奶 85头 ,有效率达 10 0 % ,效果显著。病 因 母猪产后无奶和少奶的病因很多 :一是母猪在怀孕期和哺乳期饲喂饲料营养不全 ,二是母猪患热性疾病 ;三是母猪过早交配 ,乳腺发育不全 ;四是母猪过老生理机能减退 …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怀孕母猪的胚胎着床率,也为了通过控制怀孕母猪的体况,来提高母猪哺乳期的采食量,我们对怀孕母猪实行"限饲"的饲喂模式。怀孕母猪料的设计其实是一个难点,一方面,母猪怀孕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的营养需要有所差异,经过哺乳期营养消耗重新怀孕的母猪的体况又各有差异,用统一的标准来饲喂怀孕母猪显然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因此,要加强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母猪在喂乳期易出现产后恶露排不净、产后无奶或者少奶、产后不食或者少食、产后拒绝哺乳以及断奶后发情异常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发挥,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使母猪顺利的度过喂乳期。  相似文献   

6.
1食醋的作用1.1食醋原液可改善母猪体质在母猪临近哺乳期和哺乳期以食醋原液供其饮用,可改善母猪泌乳性能,防止乳房炎的发生,防止酸败奶的出现,从而保证母猪有优质乳哺育猪仔。  相似文献   

7.
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的生产环节,也是解决猪源的关键.其任务是保障母猪安全分娩,尽可能提高仔猪存活率.分娩后,母猪进入哺乳期.泌乳是母猪重要的生理功能,母乳中含有仔猪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是仔猪出生后20日龄前最主要的营养来源.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既能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仔猪的哺育率,又可避免母猪在哺乳期内减重过多,是饲养泌乳母猪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发展养猪生产需要更多更好的苗猪,提高母猪产仔成活率和仔猪断奶重是搞好养猪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使母猪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研究母猪哺乳期的营养需要很有必要。至于哺乳仔猪,除靠猪乳的营养外,尚依赖补料供给的营养,研究哺乳仔猪的营养需要,不仅对合理饲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的 2 0年中 ,母猪的繁殖能力发生了巨大变化 ,平均产活仔率和断奶成活率分别提高了9%和 1 4% (ML C,1 979,1 998)。同时 ,随着早期断奶的实行使胎间距降到了最低的生物学限度 ,因此使得母猪在空怀期恢复营养的机会显著减少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母猪繁殖周期各阶段给以适当的营养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从理论上讲 ,母猪饲养是一个简单的对所摄入的营养和因维持和繁殖而消耗营养的平衡过程。但是 ,实际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系统 ,主要包括营养从日粮到母体组织、胎儿和奶中的复杂转运过程。在哺乳期为了维持产奶的需要 ,进入此动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和北卡罗来那州立大学的有关专家M.T.Coffey、J.A.Yatzs和G.E.Combs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比较用脂肪或果糖作为母猪怀孕后期和21天哺乳期内的补充能源。试验中测定母猪的葡萄糖和胰岛素状态、奶的产量和成分、以及仔猪本身影响其存活率的有关特点。用24头杂种母猪在怀孕88天时分为三个日粮处理组。每一处理有三头初产母猪和五头经产母猪。三种日粮处理为:  相似文献   

11.
1营养需求 通常情况下,哺乳母猪的哺乳期为30~42天,为了保证哺乳母猪在哺乳期既能产生足量的乳汁哺乳仔猪,也能保证在断奶之后母猪的体重减少幅度较小,奠定下一繁殖周期的基础。因此,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水平高,既要满足母猪自身的活动需求,又要确保乳汁的分泌量。母猪在两个月中可以产生200~300千克乳汁,但是母猪分娩后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若食中的营养不能满足母猪的需要就会导致猪体重下降,对后续哺乳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内易发生泌乳不足。如果母猪产后乳房不充实,仔猪被毛不顺,每次给仔猪喂奶后,仔猪还要拱奶,而母猪趴卧或呈犬坐,不肯哺乳,这是缺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正母猪哺乳期饲养好坏对后期的泌乳、围产和生产力非常关键,现阶段的养殖场在母猪哺乳期的营养与管理上,只是笼统的提供一个哺乳阶段的营养方案和饲养管理,不能很好的保障母猪的健康饲养,现就母猪在哺乳期的关键饲养技术进行如下分析。1母猪在围产期的饲养管理围产期对于怀孕母猪是非常关键的。围产期母猪体内雌激素水平发生严重变化,容易导致母猪食欲下降,这也成为困扰母猪哺乳期饲养的难题。母猪和仔猪的部分疾病与围产期综合症有密  相似文献   

14.
前言为探讨饲粮营养水平对浙江中白猪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及母猪繁殖期营养需要,我们按不同蛋白水平饲粮对浙江中白猪母猪的培育期、妊娠期及哺乳期进行了饲养试验和泌乳性能测定。主要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现代母猪的繁殖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由此增加了每头母猪需要哺乳、保育和断奶的仔猪数量,母猪的营养需要量也必须提高,这样才能支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泌足够的奶水养育哺乳仔猪。作者从多个方面阐述了研究人员对高产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的营养需要和饲喂方案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帮助猪营养师和养猪生产者合理管理母猪的营养需要,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是《高产母猪饲喂策略最新研究进展》的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母猪围产期、哺乳期的营养需求以及后续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饲料工业》2019,(18):5-10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密集或限位栏饲养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营养调控是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母猪后备期、妊娠期及哺乳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探讨不同生理阶段母猪的营养调控策略,旨在为养猪生产者对母猪的全程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 近代畜牧业重视猪营养的研究,尤其妊娠母猪的饲养。国外母猪妊娠期多采用限制饲养,因妊娠代谢要比非妊娠代谢率高,而哺乳期母猪则又多采用充分饲养,以满足维持和生产的需要。 我国农村一般采用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的饲养方法,日粮中能量和蛋白水平偏低;而国营农牧场则较高,但多未根据母猪不同时期的代谢特点分阶段饲养,如妊娠前期能量水平偏高,反而导致母猪繁殖力的降低。 为此,我们于1979年结合猪种质测定工作,对内江,成华母猪妊娠、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不同营养水平对繁殖力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正>1母猪哺乳期的饲养特点母猪在哺乳期具备一些特点,因此在养殖户进行饲养时也具备一些特点,掌握母猪在哺乳期各个方面的特点,有助于养殖户更好地把握饲养哺乳期的母猪所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更好地饲养哺乳期的母猪。母猪在哺乳期具备以下几类特点:1母猪在哺乳期身体虚弱。分娩期的母猪生育仔猪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身体极度虚弱,容易患染各种常见的疾病;2母猪分娩后,在哺乳期需要泌乳养育  相似文献   

19.
母猪分娩后不能分泌奶的情况是很少的,但分娩后所产的奶常常不够一窝仔猪吃饱和满足不了仔猪的营养需要。美国俄勒罔州大学博士布沸德·史密斯指出,母猪产后缺奶不仅是疾病引起,而且  相似文献   

20.
1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大体分为三大类。1.1“抓两头顾中间”这种方式适用于断奶后体瘦的经产母猪。这一类母猪经过分娩和一个哺乳期后,体力消耗很大,为使其能担负起下一阶段的繁殖任务,必须在妊娠初期加强营养,使其恢复繁殖体况。待体况恢复后,逐步过渡到以青粗饲料为主,直到80d后,再加喂精料,以适应胎儿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这种饲养方式,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但妊娠后期的营养水平应高于前期。1.2“步步高”这种方式适用于初产母猪和哺乳期配种的母猪。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按胎儿体重的增长而逐步提高。一般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