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稻免耕栽培(旱栽水管)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少免耕能改善土理化性状 ,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 ,增强生物和酶活性 ;能减少土壤侵蚀 ,蓄水保墒 ,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利用率 ;能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等作物生长环境。目前油菜免耕技术已在绥阳县大面积推广 ,在稻田免耕栽培油菜的基础上 ,为更进一步的探索完善稻田免耕栽培技术 ,特设置了水稻免耕栽培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试验安排在绥阳县洋川镇石子垭村 ,海拔 85 0m ,平均气温 15 .6℃ ,试验地粉沙泥田 ,肥力中等 ,排灌方便 ,前作为油菜 (免耕栽培 )。1.2 供试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菲优多系 1号 ,供试肥料为 2 5 %的N ,P…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86 A与恢复系69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益油1号(原名NR 168,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0.88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4.44%(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3位和2009年A组第5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18%,15点次试验,13点增产,2点减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0%;平均产油量77.34 kg/667m2,比对照平均增产11.57%,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油7.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61.8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6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5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2.5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2.8 d,比对照油研10号早熟5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67.7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4.3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6个,主序长58.1 cm,主序有效角80.2角,着果密度1.4个/cm,单株有效角434.0个,角粒数19.95粒,千粒重3.74 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2.76%,芥酸平均0.3%,硫苷28.3 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4.82%.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上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 A(原118 A)与恢复系5958 R(又简称58 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 -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9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省区试中平均单产185.91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平均增产17.63%(极显著),分别居2008年B组第2位和2009年A组第1位,最低年份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2.05%,15点次试验,15点增产,增产8%以上点次达86.7%;平均产油量76.34 kg/667 m2,比油研10号(ck,下同)平均增产10.13%,最低年份比油研10号增产4.9%.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59.39 kg/667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8.95%.全生育期区试平均219.4 d,比油研10号早2.6d,生产试验全生育期223.3 d,比油研10号早熟4.5d.植株紧凑,株高适中,在贵州省生态和耕作栽培条件下,株高177.1 cm,一次有效分枝位68.5 cm,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主序长61.5 cm,主序有效角80.8角,着果密度1.34个/cm,单株有效角438.8个,角粒数20.9粒,千粒重3.9g.抗倒性强、抗寒性强,抗(耐)菌核病、病毒病能力与对照油研10号相当.含油率41.06%,芥酸平均0.4%,硫苷26.97μmol/(g·饼),种子蛋白质25.88%.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的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最需要和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冯文豪  曾令琴  刘垚  冯泽蔚 《种子》2016,(3):104-107
为推动贵州省以地块破碎、山高坡陡的喀斯特地貌为主条件下的油菜生产,筛选适宜轻简直播的杂交油菜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试验以油研50为对照,引进了11个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直播试验,筛选出了油研817、种都油998、川油21和卓油11号等杂交油菜品种,产量表现好,综合抗性强,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5.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菜是遵义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近年来 ,由于品种退化 ,产量徘徊不前 ,为探索适应本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下 ,丰产性好 ,抗逆性强 ,生育期适中的杂交优质油菜新品种 ,推进全市优质油菜产业化建设 ,为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0 0 1年进行了优质油菜品种比较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品种及来源品种     供种单位遵油一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遵油二号   贵州省遵义市种子公司油研九号   贵州省油科所杂选一号   贵州省种子站油研七号 (ck) 贵州省油科所1.2 试验方法采用随机区组排列 ,以油研七号为对照 ,设 5…  相似文献   

6.
由于种植年限过长 ,我县原油菜主推品种秦油二号品种特性退化严重 ,严重影响了我县油菜单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优质油菜的发展 ,秦油二号将被新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所取代。为加快我县优质油菜的发展步伐 ,搞好我县油菜栽培品种换代更新 ,结合省百万亩油菜优质高产综合配套技术应用与研究项目实施 ,我县于 1997~ 1998年度进行了油研七号与秦油二号同田对比栽培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 油研七号、秦油二号1.2 参试单位及试验地点 试验设计 5个试点 :县农技站试点 :何坝乡塘堡村二组 ,海拔 74 0m ;何坝乡农技…  相似文献   

7.
双低油菜“油研6号”栽培试验刘富久(贵州省黔南州农技站)“油研6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制度及耕作水平条件下相应的栽培技术,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1993年秋在福泉县凤山镇羊老村进行栽培试验。1.材料...  相似文献   

8.
油菜不同密度轻型栽培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韦崇崴  张建攀 《耕作与栽培》2002,(4):44-44,F003
通过油菜不同密度免耕栽培与翻耕栽培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以6000株/667m^2免耕栽培群体结构合理,经济性状好、产量高、效益佳,证明油菜轻型(免耕)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在道真县肥力水平较高、蔬松透气的砂壤田和潮泥田中可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9.
秦油二号是我县 80年代引进的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 ,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的优点 ,90年代初成了我县油菜当家品种 ,但生育期长 ,茬口矛盾突出 ,不育株率高。油研七号是贵州省油科所研究培育的双低杂交油菜品种 ,具有品质好、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等优点 ,深受我县广大农户的欢迎 ,在我县推广较快。为了进一步科学的鉴定油研七号在我县的种植优势 ,1997年我县承担了省项目组安排的秦油二号与油研七号同田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点为了摸索我县不同海拔、不同气候条件下油研七号的产量优势 ,1997年秋 ,…  相似文献   

10.
油菜是湄潭县经济的主要农产品支柱产业之一 ,也是湄潭县的农业特色 ,全县年种植面积达到1.33万hm2 ,约占全县稻田面积的 80 %~ 90 % ,年产量达 2 0 0 0多万kg。为了更好地发展油菜生产 ,拓宽销路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997~ 1998年我县引进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试验 ,比较筛选出在我县自然地理条件和耕制度下适应性广、抗性强、高产优质的油菜品种 ,为今后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参试材料 油研 7号、油研 8号、双五、双一(即遵油一号 )、蜀杂 6号、油黄 116 2、油 157和油2 71等 8个品种。1.2 试验方法 …  相似文献   

11.
优质油菜新组合品比试验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秉县是贵州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县 ,为推进高产优质油菜产业化基地的建设 ,把握优质油菜品种推广动向和生产力 ,从而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上形成优势 ,特就 5个优质油菜组合进行田间品比试验 ,为引种栽培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概况1.1 参试品种名称及来源 品  种     来  源油研五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七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八号贵州省油科所油研九号贵州省油科所黔杂 93114 (ck)省农科院油科所1.2 试验点概况本试验地位于贵州省施秉县城关镇观音坝 ,地处东经 10 8°0 7′16″ ,北纬 2 7°0 2′4 5″ ,海拔高度为52 4m ,年平均…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一号双株移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油菜育苗移栽为单株移栽,致使油菜移栽密度低,是生产上大面积油菜产量上升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提高油菜单产及生产效益,本试验对高产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一号采用一穴双株栽培方式、设5种不同密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高产栽培水平下,翔油一号一穴双株移栽适宜密度范围3 500 ~4000穴/667 m2,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冯文豪  曾家玉  冯泽蔚 《种子》2016,(6):115-117
为进一步筛选适合喀斯特地貌条件下直播种植的油菜品种,本试验选择了黔油28、油研57等13个品种在金沙县进行直播试验.结果表明:黔杂ZW1255、黔油28、油研10号等产量较高,黔油早2号、油研10号和黔杂1255等生育期较短,在13个品种中黔杂ZW1255、黔油28、黔油29、油研10号和早2号相对适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14.
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方式和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决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油菜在一定程度上对西南山区旱地直播油菜由于播种期土壤水分不足、地温偏低,劳动力普遍短缺,田间管理粗放的问题,通过对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和效益比较分析,评价地膜玉米田免耕直播油菜的种植模式和可行性。结果表明,以常规翻耕栽培方式作为对照,对利用前作玉米地膜进行揭膜、破膜、留膜3种免耕栽培方式进行同田对比研究。地膜玉米田播种油菜采用破膜点播,利用残膜的保温保湿能力可达到保证全苗、促进幼苗生长的效果。苗期去除残膜中耕的免耕直播栽培方式,每公顷商品油菜籽收获产量可达4023.00 kg、产值达18103.50元、纯收益8053.50元、投入产出比1:1.80。产量产值和纯收益分别比常规翻耕栽培提高18.95%和92.01%。利用破膜点播及揭膜免耕技术在干旱、低温油菜产区栽培油菜是可行的,与常规栽培方式相比,具有劳资投入少、省时省力、高产量、高产值的特点,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不同品种、栽培密度、施肥配方及油菜秸秆还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完善杂交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组装配套 ,为玉米最佳栽培模式提供依据 ,特进行了试验研究。1试验材料及方法1 1试验材料1 1 1 杂交玉米组合安单 136、黔单 10、高油 115及绵单 4号。1 1 2 其它材料生物有机复合肥 (总有效养分 2 4 % ,N∶P∶K =7 5∶6∶10 5 ,有机质含量 2 5 % ) ;赤天化尿素 (有效养分 4 6 % )。1 2 试验地点试验选择在本县冯三镇马江村肖万军家责任土中进行 ,前茬油菜 ,肥力中等。1 3 试验方法试验采取 4因素 4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 ,共计 16个处理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优质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7号不同免耕栽培密度单因子试验的研究,主要探索黔油17号在贵州油菜主产区遵义推广稻田免耕种植的最佳适宜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条件下,黔油17号移栽密度在6000-8000株/667m^2范围内,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协调统一,综合性状良好,有效分枝数及有效角果数较多,可获得230kg/667m^2以上的较高产量水平;其中,黔油17号在遵义稻田免耕移栽的最佳密度为7000株/667m^2左右,在该密度下可获得278.29kg/667m^2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走向一体化以及农村劳力转移,以往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益的油菜翻耕移栽的精耕细作模式将逐步淘汰,而省工、节本、增效的油菜免耕直播轻型栽培技术,将成为当今油菜主要栽培模式.免耕直播包括撒播、条播、穴播等3种方式,产量效果有异.为此,我们进行了油菜免耕3种直播方式的比较试验,以求选择适宜当地的免耕直播方式.  相似文献   

18.
田洪刚  郭仕平  陈林书  周天琴 《种子》2006,25(5):73-74,76
通过对杂交油菜新品种进行随机区组试验研究其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参试的6个品种产量均比对照油研七号高,增产率达1.3%~17.8%,增产8%以上的有黔油16、华油2790、油研10号等品种。其中黔油16号产量高达182.09kg/667m^2,抗性、生育期都适应当地的要求,可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核不育系81A(原118A)与恢复系5958R(又简称58R)组配育成的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翔油1号(区试代号为油06-3,下同)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区试和生产试验,同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一个既适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又适宜免耕或半免耕直播(密窝点播、条播、撒播)等轻简高效栽培的典型的高效型杂交油菜新品种,也是目前油菜生产最需要和很受欢迎的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油菜换代新品种(组合)的引种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黔中地区油菜品种长期多、乱、杂所导致的单产不高、不稳的问题,近几年通过广泛引种和严格筛选提出了如“杂101”“蓉油3号”“油研一号”“油研6号”“89—2038”“绵杂905”“绵杂907”“贵油7号”等为代表的新组合(品种)可大面积示范推广,争取使油菜单产在本世纪末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