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7,29(3):16-17
“十五”以来,是四川省茶叶产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时期。全省现有产茶县(市)120多个,重点产茶县(市)30多个:2006年全省茶园面积15.53万公顷,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2%;茶叶总产量10.0万吨,其中名优茶产量3.98万吨;茶叶总产值18.0亿元,其中名优茶产值达到11.5亿元,全省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70%的投产茶园通过了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名山县、峨眉山市、洪雅县被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县;21家企业的79个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33家企业的1667公顷茶园获得了有机茶认证:  相似文献   

2.
茶园施用"肥力高"生物固氮菌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溪县茶园面积1.66万hm2,茶叶产量1.3万t,近几年来,积极开展无公害茶园建设,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1852hm2.为解决绿色食品茶叶生产的茶园施肥问题,我们积极引进肥力高生物固氮菌肥在茶树上施用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茶叶》2006,32(1):I0002-I0002
嵊州市是“中国茶叶之乡”,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现有茶园面积1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面积4.5万亩,已发展无公害茶12.8万亩,有机茶认证1.6万亩,茶叶生产已基本实现无公害化。全市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户8.2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35.7%,全市年产茶叶  相似文献   

4.
广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韦静峰 《中国茶叶》2006,28(3):9-10
广西是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60万亩(其中投产茶园48万亩),产量2.48万吨,比2004年同比增长4.5%和2.5%,面积产量均占全国第九位。广西“十一五”规划把茶叶产业列为重点产业。近年来,广西茶叶生产稳步发展,产品结构逐步优化,茶园无性系良种比例达到30%,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是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茶区,现有茶园面积1.5万亩,年茶叶产量1300吨,茶叶已成为茶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建立无公害茶园4000亩,无公害生态茶园1000亩,已初见成效。现根据本县生产实际,笔者对无公害生态茶园建设,作一些粗浅讨论,希望对茶叶生产有所裨益。 1 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的类型 目前,建设的无公害生态茶园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1 立体结构型。这是一种根据生物种群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而合…  相似文献   

6.
浅谈福建有机茶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福建省开发有机茶的概况福建是我国茶叶主产区,产茶历史悠久。2000年统计资料显示,全省茶园面积13万hm2,总产量12.6万t,出口茶叶2.1万t,创汇7000万美元,分别居全国的第三、第一和第二位。由于政府与企业的重视,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全省已有23家企业,36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其中乌龙茶产品22个,绿茶产品11个,白茶及其它产品3个(其中有3个产品获得AA级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茶园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1.2…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福州市茶叶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截至1995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2.7万亩,投采面积8.92万亩,年产4942吨,亩产55公斤。比1983年总产增长180%,亩产增长141%。名优茶已形成规模生产,年产达346吨,产值1727万元。存在问题是:名优茶定型产品少,创名牌意识差;茶叶生产成本高,部分茶园失管;茶叶产品单一,茶叶税赋重达37%,影响生产积极性;市场疲软,生产、加工、出口企业多亏损。措施与对策是:推广新技术降低生产成本;因地制宜发展名优茶;加强茶叶质量与卫生管理,发展绿色食品;创立名牌产品;实行集约经营,获取规模效…  相似文献   

8.
<正>福安是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市),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市)。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0万亩,2016年全市毛茶产量2.57万t,产值12.78亿元,茶叶商品总值36.66亿元。全市现有工商登记注册茶叶企业300多家,其中,有18家茶叶企业的29个产品获得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为了进一步扩大福安市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规模与产品质量的提升,在福建省植保植检总站的统一安排下,2012-2016年,先后在福安社口、城阳、晓阳等乡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害虫综合治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学茂 《中国茶叶》2003,25(4):26-27
福建是我国主要茶叶产区,不仅种茶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而且茶叶品质优良、出口量大,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01年全省茶园面积为12.92万hm2,产量12.60万t,占全国茶园面积的14%,茶叶总产量的16%,分别居全国的第二位和第三位。福建省绿色食品茶叶生产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有23家企业,36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取得了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其中乌龙茶产品22个,绿茶产品11个,白茶及其他产品3个。绿色食品茶叶种植面积1万hm2,总产量为1.2万t,分别占全省茶园总面积和总产量的7.74%、9.52%。随着我国加入WTO,发展绿色…  相似文献   

10.
三明市辖12个县(市、区),是新兴的多茶类生产区,2006年全市茶园面积20.92万亩,产量1.93万吨,毛茶总产值约2.9亿元,分别比增4.7%、13.8%、14.9%。其中名优茶4800吨,产值1.65亿元,分别比增20%和8.6%,茶叶面积与产量居全省第五位。2005年大田县被列为全国茶叶优势百强县,尤溪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县;2006年大田的高峰茶业有限公司和永安天宝岩茶叶有限公司被列为全省首批茶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在2007年界定的福建省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35个县中包括了我市的大田、尤溪、沙县、永安、明溪、宁化、清流等7县(市)。目前,全市千亩以上的产茶乡镇有70余个,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县茶叶的发展,提高我县茶叶出口的卫生质量,我中心于1999年开始,在台资茶业企业山富茶厂建立茶叶绿色食品基地,面积700亩,严格按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标准实施管理,取得一定的成效。三年来,每年随机抽样送检,均达到茶叶绿色食品卫生标准,产量逐年递增,2001年产量可达40吨,产值180万元,其均价较常规茶叶高出40~60%,产品已在港、澳、台、欧盟市场打开销路,最高价达1000元/公斤,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现将实施的情况总结如下: 1 选择和建立生态环境良好的茶园 根据绿色食品生态环境的标准,我们选择四…  相似文献   

12.
杨芳 《福建茶叶》1999,(4):19-20
福建菜区生产开发绿色食品菜叶积极性很高,目前,我省已有11个企业,15个茶叶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见下表),取得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权。本文通过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的茶叶产品的综合考察,提出茶叶产品要达到绿色食品要求的主要综合栽培管理技术。1建立环境条件优良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之一,就是茶园(茶叶生产基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的生态环境标准,其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环境。对大气要求茶园及其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不…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兰岭茶厂位于湘阴县六塘镇,地处洞庭湖滨,新发展福云六号和福鼎大毫良种茶园650亩,茶园平均海拔150米。从1993年开发茶园起,就制定茶园坚决不用化学农药的方针,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茶园已实现八年未喷化学农药,我们的主要措施是: 1.以市场为导向,走绿色茶叶生产之路. 经过细致的市场调查研究,当时全国有很多普通茶卖不出去,但是没有农药残留的无公害茶叶相对较少。我厂领导认识到若干年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一定会走俏市场,因此决定建设无公害的绿色食品茶园. 2.坚决不用化学农药是死命令。 良种茶建园…  相似文献   

14.
许映莲 《中国茶叶》2008,30(6):38-38
江苏省金坛市通过建立茶业三大体系,全市茶叶亩产值比3年前提高了44%;无性系良种茶园持续发展,连续4年换种茶园比例保持在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全市3.5万亩茶园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只茶叶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证书;7400亩茶园通过绿色食品产地认证,11只茶叶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证书;1800亩茶园通过有机产品产地认证,  相似文献   

15.
安溪县是乌龙茶的主产区之一,名茶铁观音原产地,又是被国家列入铁观音原产地保护基地县.近几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积极实施茶叶发展三步走和"优质、精品、名牌"战略,科技兴茶,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园生产,已先后在全县建立无公害生产茶园22万亩,其中铁观音面积12万亩,绿色食品基地7万亩,有机茶1万亩.为了使这些常规茶园的转换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无公害的要求,现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几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孙智敏 《福建茶叶》2014,36(5):37-37
蕉城区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区位优势独特,山海资源丰富,产茶历史悠久。全区茶园面积13.1万亩,茶叶产量10610吨,产值7.06亿元,茶叶商品总值13.89亿元。全区16个乡镇产茶村达216个,全区70%农户经济收入直接或间接得益于茶叶,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2004年以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茶叶品种结构的调整,大力推广高新优品种,加强茶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根据气候和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7.
1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吨以上。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13,(3)
<正>广西:2013年2月5号开始,灵山县大部分的茶园投入生产。由于灵山县头春茶采摘较早,今年头春绿茶的售价稳定,进入春茶生产后期茶叶价格为88元/kg,当地茶青的采摘成本为8元/kg。灵山县是广西省重要的茶叶生产县,2012年茶园面积6.1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5万亩,无公害认证茶园5.6万亩,绿色食品认证茶园0.3万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茶叶标准化工作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建是我国产茶大省,茶叶品质优良,茶类齐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福建茶产业发展迅速,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不断增加,生产加工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水平日益提高。2008年,全省茶叶总产量24.52万t,占全国茶叶总产量的19.8%,居全国第1位;其中乌龙茶产量12.6万t,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的85.7%;茶园面积260万亩,占全国茶园总面积的10.5%,居全国第2位;毛茶产值70亿元,居全国第2位;茶叶单产99kg/亩,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0.2%,居全国第1位;茶叶出口创汇6773万美元,居全国第3位。此外,福建在茶树良种选育与推广、对台茶叶交流与合作、茶叶品牌创建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茶叶生产已成为福建省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物质基础,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多元载体。  相似文献   

20.
建阳是我省特种茶区,盛产乌龙茶、绿茶、白茶和红茶四大类。据2003年统计,全市现有茶园面积3146hm^2,产量1774t,产值1616万元。茶叶已成为我市茶农收人的一大经济来源,也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茶叶生产现状是,高产茶园面积少,低产茶园却达213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67.8%。低产茶园严重地制约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加强茶园管理显得非常重要。现就目前这一现状,特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