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田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后茬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对后茬水稻生长的影响胥爱连(江苏省阜宁县植保站224400)近几年来,我县在麦田化除中使用了麦草完、麦草敌1号、麦草灵、甲·绿黄隆等磺酰脲类高效除草剂,这些除草剂在防除麦田阔叶杂草与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一度...  相似文献   

2.
吴嵩 《植物保护》1995,21(4):48-48
麦田用绿、甲磺隆复配剂对后茬作物的危害及控制对策吴嵩(江苏省东台市植保站224200)1991年我市推广应用绿、甲磺隆复配剂麦草灵(麦草完)防除麦田杂草,效果虽好,但对后茬作物药害严重。据受害乡镇调查,秋播后每667m2用麦草灵有效成份1g,药后4个...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效除草剂绿黄隆、甲黄隆、麦草灵(宁)等品种的大量使用,麦田草相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硬草、枯草等难以防除的恶性杂草局部地区日趋严重。为了更好地筛选出高效、安全的除草剂,解决麦田草害,降低高残留农药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如东农药厂对麦田除草剂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合理、科学的配方,通过在江苏、上海等省(市)两年的试验示范,1996年已获得农业部农药登记。一、麦无草的特性1.中文名称:绿麦隆、绿黄隆。2.通用名称:Chlortoluron+Chlorsslfuron3.适用范围:后茬为水稻的麦田。4.防除对象:能有效地防…  相似文献   

4.
10%骠灵是江阴农药厂开发的与进口骠马类似的新型麦田高效除草剂。本试验旨在探索骠灵的用药量、用药适期、安全性及除草效果,为麦田应用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药剂10%骠绿合剂(江阴农药厂产),10%源灵(江阴农药厂产),70%麦草净2号(吴县农药厂产),21%麦田净(江阴农药厂产),6.9%骠马(进口)。1.2试验方法田间试验分秋季用药与春季用药。试验设在本市市闭镇经西村,土质为沙壤,前茬水稻,肥力中等,麦苗长势较好,杂草基数偏高的麦田。小麦品种为扬麦158,10月24日左右播种。田间杂草种群,秋季施药田以看…  相似文献   

5.
麦草灵(宁)对元麦及后茬作物的影响蒋玲秀,许志芬,陈益新(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1)(南通市植保站)为克服超高效磺酰脲类除草剂绿黄隆、甲黄隆单剂使用安全系数较低的弊病,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复配剂麦草灵(宁)最优化配组及对元麦及后茬作物的影...  相似文献   

6.
麦草净不宜在稻麦两熟区连续使用我乡位于苏北里下河腹部,系湖相沉积平原,为稻麦两熟区。近年来,3%麦草净在我地麦田使用,具有杀草谱广、除草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但经过近几年连年使用,给下茬水稻生长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据今年水稻本田插...  相似文献   

7.
棉旱粮区麦田用麦草灵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乡属棉旱粮套种地区,土壤沙性,偏碱。1991年秋播推广了绿磺隆与甲磺隆混配而成的麦草灵防除麦田杂草1.4万亩。取得了良好的防除效果,株防效达87.1%,鲜重防效达91.2%。施药后麦苗虽有一段时间发黄,生长受抑制,但到返青后仍能恢复生长。然而,麦草灵在土壤中的残留对后茬多种作物造成了严重的药害。据初步统计,全乡春播作物发生药害面积1000多亩,占使用面积的8~10%。其中,绝收250亩,农民反映强烈。为此,我站对部分受害作物进行跟踪调查,并实施了一些补救性措施。现将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绿黄隆在河北省麦田的除草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贵启 《杂草科学》1997,(2):13-14,22
绿黄隆属超高效麦田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好,成本低,对小麦安全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但其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在河北地区一直没有定论,尤其是在我国北方,麦田施用绿黄隆后下茬玉米、大豆等作物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药害。为了给生产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特进行本试验。一、材料及方法(一)试验设计1.绿黄隆供试剂量力《).5、1.()、2.()g/亩(有效成分,不同),万没空白付照,三次重复,小区面积月)m’,小区之间用汕毡等防渗物隔离。2.上茬小发扶_L述剂负施用绿茸隆。施药时间为1994年3周匕u,此时小麦处于起身期,…  相似文献   

9.
《杂草科学》1993,(3):16-18
绿黄隆用于麦田除草,由于其活性高,残留毒性大,对当茬麦子和后茬水稻的药害随施药量的增大而加重,故目前仍应限在稻麦连作地区的小麦田苗期(麦苗1~2叶期)施用。元、大麦田,尤其是留作秧田茬大麦田和水稻为小苗移栽的麦田应慎重使用或暂不施用,麦田后作为经济作物应禁用。绿黄隆与绿麦隆或骠马混用,不仅可以减少麦田绿黄隆的施用量,减轻其残留毒性,而且可扩大杀草谱,提高总体防效。绿黄隆单用有效量不能超过1克,并进行交替和间歇使用,以减少土壤的累积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田芦苇于3月中旬开始萌发,小麦孕穗前后芦苇株高增长最快。芦苇在水稻田能完成全生活史。水旱轮作和免少耕栽培技术的推广是导致芦苇发生的主要原因。小麦蜡熟中期每亩喷施草甘膦140g(纯品),防除麦田芦苇和控制后茬芦苇发生均有良好的效果。对小麦灌浆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麦草净Ⅱ号防除麦田又草、硬草的效果陈雪林,周昭瑜(昆山市植保植检站215300)90年代初以来,绿黄隆及绿甲黄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发现绿黄隆系列一方面对草、硬草等杂草防效差,致使草、硬草、棒头草迅速漫延,另一方面是对后茬的残留影响,尤其是...  相似文献   

12.
巨星对后茬花生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厂院 《植物保护》1998,24(1):46-47
巨星对后茬花生产生药害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巨星(阔叶净)作为小麦田除草剂,以其用量少、药效高、杀草谱广、适药期长,特别是小麦拔节期使用对小麦安全,倍受农民欢迎。但根据1992~1995年连续观察,巨星除草后的麦田、后茬麦垄点种的花生有60%以上出现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沛县位于江苏北部,苏、鲁、豫、皖4省交界处,东临微山湖,西靠大沙河。土壤有沙土、黏土、两合土。常年种植冬小麦4万多hm2。前茬有水稻、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免耕、浅旋耕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年使用同类除草剂,致使本县麦田杂草抗药性增强,草相变化大,草情趋于复杂,防治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尤其是优势种的演变已成为化除工作的难点。1发生特点1)硬草发生逐年加重。硬草是本县主要禾本科杂草之一,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主要发生在本县东部稻茬麦田。近年来随着麦种串换,…  相似文献   

14.
70%麦草净2号可湿性粉剂防除麦田草害效果的研究钱永康,程功 (吴县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15128)70%麦草净2号可湿性粉剂(异绿隆)是吴县市农科所农药实验厂根据近年来麦田杂草群落变化而研制的新型麦田除草剂,为了安全有效的推广应用,进行了应用技术和适...  相似文献   

15.
稻茬麦田硬草的发生特点及其化除对策袁树忠(江苏农学院植保系杨州225001)赵成美,魏强,顾立元,颜国强,袁英(江苏省国营大中农场大丰224135)硬草为越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江苏部分麦田危害严重。春季硬草田间密度达2000-6000茎/米2,可使小麦...  相似文献   

16.
麦田套播水稻是在小麦收割前播种水稻的一种轻型栽培技术,具有麦草全量还田和省工、节本、产量高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但是由于田间杂草发生严重,并且防除难度大,阻碍了“麦套稻”的发展。为攻克这一难题,于2002年起连续3年对麦套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除技术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7.
水稻对绿黄隆残留的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绿黄隆自90年代初推广以来,以其除草活性高、杀草谱广、用量低、药效好、运输方便等突出优点而风糜我省,成为我省麦田主要除草剂品种及复配剂的主要成分。但其在土壤中的环境化学行为对后茬水稻的影响如何,不同水稻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如何,尚未有大田、小区试验报道。1995年我们进行了水稻品种的敏感性试验,不同残留水平对水稻生长影响小区试验(添加法),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不同水稻品种对绿黄隆的反应试验1.供试品种:武育粳3号、“9-92”、“9380”、“9325”、汕优63。2试验方法:用精选种在28C恒温…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宝应县植保植检站于1999~2000年进行了美国富美公司研制开发的40%唑草酯干悬浮剂(商品名快灭灵,下称)防除麦田(1999年11月15日播种,品种为扬麦158)阔叶杂草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试验,其结果表明,快灭灵可有效地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用量以4g/667m2为宜。于小麦二叶期(冬前)或春季(3月上旬)施药,对猪殃殃、繁缕等阔叶杂草的综合防效达85%以上,且持效期可达30d左右。但快灭灵单用或与骠马混用对小麦均有一定程度的药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产生接触性灼伤斑点,药后30~40d恢复。就其药…  相似文献   

19.
水稻旱育稀植可减轻病虫危害王新林,刘宝华(江苏省如东县潮桥乡农技站226401)戴卫东,钱宗华,丛铃(江苏省如东县农业局)如东县潮桥乡1992年开始示范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1994年全乡已推广5230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35%,平均亩产稻...  相似文献   

20.
麦田施用绿麦隆后,后茬水稻秧苗有时会出现药害,高温年份尤其明显。异丙隆与绿麦隆同属取代脲类除草剂,因此异丙隆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问题自然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明确异丙隆对后茬水稻的影响,为在麦田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我们自1987年起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