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柰李是我省自实施果业工程后新兴起来的一种夏季渡淡水果,因其生产快、投产早,见效快而深受广大果农青睐。由于广大果农对柰李生产技术掌握程度不够,加上受厄尔尼诺大气候的影响,近几年来,部份柰李出现生产“旺长不实,”小年“空怀”的现象,柰李生产没有充分发挥经济优势,致使有些果区干群对柰李生产信心不足。为了把柰李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1997年省果业办、省经作局成立了柰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协作组,决定在全省推广适用技术的同时,广泛开展选种工作,从而选出性状稳定、优质大果、丰产稳产或具有特殊性状的柰李品种,…  相似文献   

2.
柰李是原产福建省的晚熟优质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南方许多省、市迅速发展,经济效益显著。但由于奈李开花结果习性的缺陷,以及栽培管理粗放等原因,致使部分产区奈李产量高而不稳,大年产品多而不优,严重影响这些地方果农的生产积极性。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工作实践和大量典型调查,总结出山区柰李优质高产稳产配套技术,供生产与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熊进 《现代园艺》2000,(3):10-11
柰李以其适应性强、生长快、结果早、易丰产且果实营养丰富,口感好而备受人们的青睐,也因此而成为90年代以来各地争相引种的对象。我县从1992年开始有少量栽培,到1995年栽培面积达387hm2(5800多亩),并有部分果园开始挂果。按道理,以后几年柰李面积会有所增加,群众对柰李生产的积极性会更高。但事实是: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就有部分柰李园被毁,至今年,全县只有近133hm2(2000亩)柰李树,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局面呢?通过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原因:1 肥料不足导致产量低下1.1 按照柰李树对肥料的需求,结果树一年至少应该施4次肥料,即基…  相似文献   

4.
柰李在八十年代全国杏与李资源考察中被鉴定为中国李的一个变种,是极罕见的稀优李资源。近年来随着价格升高,种植柰李成了致富的门路,只要气候适宜,有地可种,发展柰李生产即可收到投产快,效益高的好效果,是乡镇企业的无烟工厂和绿色产业。现就柰李的发展前景,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柰李栽培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廖洋生(江西省新干县黄泥埠水库管理局331306)近几年来,赣中一带发展柰李,大多数果园反映,肥并不少施,但却不能早结丰产。据笔者通过对一些柰李园的观察,认为不能早结丰产的主要原因是一些看来似乎简单却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认真加以...  相似文献   

6.
奈李速生丰产示范初报尹集梁(江西省新余市农牧渔业局336525)柰李在我市属新栽果树种类。从1990年以来,即开始大量发展。由于未掌握柰李生长发育特性,管理不当,有些地方反映:“奈李只长树,不结果”;“柰李生长快,开花多,座不住果,产量极低”等等。为...  相似文献   

7.
在解放初期,安义县的黄柑李、早李、苦毛李等就有较大生产规模,产量曾达10多万公斤。自70年代后期以来,安义县李生产发展较快,并在丘陵山地建设李园,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安义县李生产现状1.李面积和品种70年代末,在万场建立了53公顷集中成片的朱砂李基地;80年代中期,栽植了近百公顷芙蓉李;90年代初期,栽植了大面积柰李,30公顷以上基地有4个;400公顷以上柰李乡有1个。全县现有李1600公顷.各品种面积:柰李1333公顷,朱砂李147公顷,芙蓉李87公顷,珍珠寺20公顷,其它李(天目蜜李、刺李…  相似文献   

8.
赣北地区是江西柰李栽培新区之一,有4100hm2栽培面积,自1992年建园后,普遍进入盛果期。然面,由于粗放管理等各方面的原因,柰李产量低、大小年明显,常出现异常落花落果的现象。减产或绝收后,部分果农开始放弃果园的管理,甚至毁园更换其它树种。柰李在赣北地区是否能够丰产丰收,异常落花落果的现象能否克服,笔者就这个问题调查分析如下:1 柰李异常落花落果的成因11 肥水缺乏,树势衰弱赣北地区属红壤丘陵山区,立地条件差,不少柰李园建在风化岩山丘或红壤坡地上。风化岩土层薄,保肥保水性差,有机质含量不足0…  相似文献   

9.
<正> 新建县自1991年春至1993年春3年共引进发展油柰40公顷。按柰李结果特性,3年可投产,5年可盛产。但我县柰李实际上存在隔年结果的现象。本人自1995年春开始对柰李座果、产量情况及柰李花期气象因素进行了记载分析,拟探讨柰李隔年结果与花期气象因素的关系。观察园选在县农技中心柰李园、生米副乡村柰李园、草山村个体户柰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具有营养丰富、粮菜兼用、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市马铃薯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生产管理粗放、关键技术措施不到位,影响产量和效益。因此,生产中应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注意防治柰李根癌病近几年来,我省在发展柰李过程中,多数果园由于没有注意防治根癌病,以致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根癌病是一种细菌病害,病树轻则生长发育受阻,植株矮小,重则死树毁团。为了减少损失,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防治工作。一、苗木检查在苗木出圃或调运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柰李建国及幼龄果园管理技术桂训跃,梅国煌(江西省德安县农牧局经作站330400)柰李是中国李的一个变种,果大,形似桃,含糖量高,糖酸比适中,风味独特。近年来,江西已建成万亩基地数十个。我们对柰李建园及幼龄果园的管理作I一些工作,现将我们的工作和体会介...  相似文献   

13.
柰李的传统修剪方法仅是冬季短截1年生枝条,其缺点是树体上部剪口芽易发旺枝,树姿较直立的树,不易形成良好的自然开心形,进入结果期晚,早期产量低,且技术复杂,费工费时.笔者于1999~2000年对柰李进行了夏季修剪试验,现简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食用部分为花球,脆嫩可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广大消费者喜爱的蔬菜。同时花椰菜适合速冻加工出口,在国外市场有一定的需求量,江淮地区种植面积较大。但在花椰菜生产中,由于品种选择和栽培措施不当等原因,容易出现花球不白、长毛、冻害等现象。为了提高花椰菜的产量、品质和种植效益,在栽培管理上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柰李是夏季的重要水果之一.过去由于技术推广乏力,柰李病虫害严重,导致果实大小不一,着色不匀,中途落果多,产量极不稳定.近年来新邵县农业局开展柰李套袋技术示范.示范表明:套袋可防止吸果夜蛾等病虫危害;套袋后的柰李,果皮变薄,嫩黄鲜亮,含糖量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达7.9%,单果重119~127克;着色均匀,日灼病、机械伤减轻,光洁度高;农药用量减少,农药残留量低,可达到无公害果品标准,明显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档次;套袋还可拉长成熟期10~20天,避开上市高峰,因而市场价格大幅度上升,套袋果均价每千克5~6元,增价50%以上.柰李套袋特别适宜丘陵区吸果夜蛾发生严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蔬菜质量、增加菜农收入,保证蔬菜食品安全,根据无公害生产技术规则,总结了几项无公害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嫁接技术是温室瓜菜栽培中的主要配套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防病措施,能解决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问题,并增强植株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及抗逆性,延长生产时间,从而增加产量和效益。具体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黄瓜嫁接技术是提高黄瓜产量和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目前在生产中应用非常普及。但近年来嫁接黄瓜根腐病的发生逐渐增多,已严重影响了黄瓜生产。下面介绍一下嫁接黄瓜根腐病的为害特点、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柰李引入我县是80年代后期,全县种植面积有133hm~2,但由于管理较差,虫害严重,普遍存在低产甚至无经济产量,出现过砍树毁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首先对本县农业局柰李园实施了强化管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柰李园面积1.08hm~2,树龄4年,桃砧,平均每666.7m~2植74株,树冠紊乱,生长偏弱,从1995年到1997年,通过3年强化管理,由1994年总产不足50kg,增加到1995  相似文献   

20.
柰李是原产福建省的晚熟优质李 ,具有果大形美 ,质脆味甜 ,淡季上市等特点。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柰李在南方许多省、市迅速发展 ,成为福建、湖南等省落叶果树中的主栽品种之一。但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表现 ,柰李开花结果习性有两点缺陷 :一是开花座果期抗逆性差 ,对低温阴雨天气敏感。而江南春季寒潮频繁 ,开花座果期常遭遇低温阴雨危害 ,致使授粉受精不良 ,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二是柰李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 ,大年座果过量 ,优质果率低 ;小年座果率低 ,大幅度减产 ,管理粗放和技术措施不当的柰李园尤为突出。若管理不善加遇低温阴雨灾害 ,则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