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病因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日益增大,鱼类病害的发生也日益严重,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强化投饲、乱用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饲料腐败变质,以及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2.
杨琼 《现代农业》2009,(2):45-4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鱼类产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生产健康、优质、无公害鱼类产品,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水产品,成为鱼类养殖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3.
浅析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淡水网箱养殖的规模和养殖的强度也在日益增加,由于鱼类饵料的利用率较低,且鱼类自身的代谢产物,这给周围的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影响,水质出现了恶化的现象。本文从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入手,探讨淡水网箱养鱼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随着消费者和食品加工业对水产品肉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鱼类肌肉品质的改良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国学者已从多方面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对鱼类品质改良的研究进展、方法、影响鱼类品质的各种因素进行综述,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旨在为鱼类品质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鱼类消化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消化酶是鱼类消化生理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类消化生理及其影响因素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综述了鱼类消化酶的分布,以及各种因素对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并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广泛研究的各种营养因素与鱼类消化酶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7.
天然经济鱼类小型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类,既是自然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和人类主要食物蛋白源之一;同时也是天然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护水域生态平衡等多方面起重要作用。故保障鱼类资源的永续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随着人口膨胀和社会发展,鱼类资源因人类频繁的水利活动、环境污染和过度开发利用而遭严重影响。各种鱼类种群被迫在日益改变的环境中进行残酷的生存斗争,以求物种延续。鱼类资源小型化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渔业生态学现象。鱼类小型化,是我国渔业工作者对渔获物中小型鱼类比例不断增加的通称,是鱼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蒜作为二种植物性中药添加剂日益受到养殖业的关注和重视,在鸡.牛.猪、兔、鸽及鱼类中庸用,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小型中上层鱼类在世界所有鱼类和水生生物的渔获量中约占50%这样重要的位置。在世界鱼类资源日益衰退和捕捞力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一些渔业国家寄希望于这些小型鱼类,以满足人类对于鱼品的需要。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在1981—1985年期间的世界渔获量中,就鲱、鯷和沙丁鱼这三种鱼类而言,其产量已增长26.5%,达到2120万吨。近年来,北大西洋地区对小型中上层鱼类的兴趣有增无减,不断建造带有冷却海水保鲜设备、长90米的大型拖网船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0.
近年随着养殖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精养鱼塘发展较快.但是精养水体鱼类一旦发病,往往难于治疗.损失极大。随着精养鱼塘的日渐老化.鱼类发病的机率也日益增加,鱼病防治成本越来越大。下面就如何在养殖中预防好鱼病谈几点用药技巧。  相似文献   

11.
鱼类的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资料显示,我国鱼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率非常高,一般水产养殖领域用于对抗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药物。药物使用缺乏科学性,导致鱼类病原菌的耐药性日益增强。本文以鱼类的抗药性研究为出发点,系统的阐述鱼类耐药性机制和耐药性来源以及扩散途径,以期为我国的鱼类养殖行业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鱼类疾病的不断暴发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鱼病的免疫防治变得日趋重要。作为机体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免疫因子日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已发现了多种鱼类免疫因子。本文对现目前已报道的鱼类免疫因子,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Toll样受体、抗菌肽、溶菌酶及凝集素等结构与功能、作用机制及它们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并对部分免疫因子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在鱼类免疫学研究中,一些现代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转录组技术在快速鉴定和筛选鱼类免疫相关基因、鱼类免疫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并对鱼类免疫因子的研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更深入研究鱼类免疫系统的发生、探讨免疫因子在鱼类免疫中的作用和应用提供文献依据和参考,促进鱼类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需求量日益增大,加之科技进步,使捕捞手段更先进,捕捞强度大大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鱼场越捕越远,鱼网越来越密,捕获个体越来越小,捕获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养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和鱼类福利关注度的提升,对养殖条件下鱼类生理和行为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大脑和外周组织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在相应受体的介导下,参与调控鱼类的攻击、摄食、认知、社会等级及情绪调节等多种行为和生理过程.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生物入侵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受到关注,而鱼类入侵所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日益显现。鱼类入侵不仅会造成生物多样性不可弥补地消失,而且其对入侵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更是深远而不可估量。为减少鱼类入侵的负面影响,一是要尽快开展预测预警研究,二是采用管理手段控制入侵的发生及发生后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本文在综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基础上综述了鱼类入侵所能引起的各种效应,初步提出了鱼类入侵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朱钦龙 《饲料博览》1994,6(1):28-29
各种鱼类的营养需要朱钦龙摘译各种鱼类之间的营养需要量虽然没有悬殊的差异,但是也有例外,如必需脂肪酸和甾醇的需要量以及对碳水化合物同化能力的差异较大。已知几种鱼类的营养需要量是估计其他鱼类营养需要量的可靠依据。随着对鱼类营养的深入研究,各种鱼类的营养需...  相似文献   

17.
鱼类标志放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标志放流(tagging)技术是一种研究鱼类洄游和鱼类资源的方法,先在鱼体做上标志,然后通过重新捕获标志鱼,根据标志放流记录和重捕记录,绘制鱼类标志放流和重捕的分布图,以推测鱼类游动的方向、路线、范围和速度等;若进一步结合鱼体长度、重量和年龄资料,则可研究鱼类的生长和死亡规律,以及检验增殖放流的效果等。此外,根据鱼类标志放流的结果还可估算鱼类种群数量的变动。我国的鱼类标志技术研究起步较晚,有关报道较少,因此,开展这方面的工作非常迫切。本文对鱼类标志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促进我国鱼类标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获取上海市陈行水库鱼类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19年4月17日、8月15日和11月13日,采用双频识别声呐(Dual-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onar,DIDSON)对陈行水库进行鱼类资源探测,利用ECHOVIEW水声数据处理软件构建鱼类目标分析模型,开展鱼类目标的提取与计数,分析并绘制鱼类资源密度的水平和垂直分布图,揭示水库鱼类数量和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陈行水库中小型鱼类(其体长<0.6 m)居多,占比达80.9 %;2)春季至秋季库区鱼类体长逐渐增加,密度不断增大,数量和总重量也在增加;3)水平空间尺度上,库区鱼类个体主要集聚在水库南部,夏季分布相对集中,秋季相对分散;4)垂直空间尺度上,库区鱼类主要分布在水深2~6 m区间,占比达84.85 %,春季鱼类分布平均水深为3.89 m,夏季为4.34 m,秋季为5.12 m,库区鱼类垂直分布随季节有向底层移动趋势。本文所研究的水声探测方法和鱼类目标分析模型,为类似的鱼类资源调查分析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探测结果为水库采取合理的鱼类资源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鱼类遗传育种学”是高等农业院校水产养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鱼类遗传变异基本规律、鱼类育种基本原理和应用技术的一门生物科学学科,其教学内容随着科技的发展日益更新并逐渐向更深层次延伸。为适应鱼类遗传育种学的迅速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将鱼类遗传育种学发展的科研成果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专业兴趣,有利于增强知识点的系统性,有利于把握知识面的整体性。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科研素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需求量日益增大,加之科技进步,使捕捞手段更先进,捕捞强度大大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鱼场越捕越远,鱼网越来越密,捕获个体越来越小,捕获量也越来越少,全球性的渔业资源持续衰竭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