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热线征答     
《农村电工》2023,(1):60-60
电力线路防雷的措施编辑同志:请问电力线路防雷的措施一般有哪些?(山西省黎城县李路平)李路平同志:电力线路防雷的具体措施如下。(1)保护线路导线不遭受雷电的直击,具体措施为采用避雷线、避雷针或将架空线路改用电缆。(2)在线路受雷击后不使线路绝缘发生闪络,具体措施为改善接地电阻,适当加强线路绝缘水平,架设耦合地线,在杆塔安装避雷器。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遂川县属山地丘陵地带,雷害天气特别多,输配电线路频遭雷击,严重影响了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而以往采取的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避雷线、提高线路绝缘水平、加装耦合地线等防雷措施,虽然发挥了较大作用,但需要巨额投资,且技术上实施较为困  相似文献   

3.
目前,北京电网输电线路的防雷工作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减小输电线路的保护角;装线路避雷器;安装并联放电间隙;杆塔接地网改造和模块降阻;加装可控放电避雷针;安装耦合地线等综合的防雷技术措施。而日常运行维护工作中则主要是对杆塔接地电阻的检测及改造。  相似文献   

4.
广东德庆35kV线路80%位于高山大岭或丘陵地区,易受雷击,根据对35kV中马线雷害案例的分析,提出线路全线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雷区加装避雷器三种防雷措施,有效地降低了35kV中马线雷击跳闸的事故。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一座35kV变电站正常运行时,断开的进线隔离开关连续两次遭受雷击,经分析原因为雷击输电线路后,雷电进行波沿线路侵入变电站,在隔离开关断口处经反射叠加后形成较强的雷电过电压,造成隔离开关对地绝缘和断口间绝缘击穿。在断开运行的隔离开关线路侧安装避雷器,在输电线路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均为防止雷电进行波侵入变电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1农村电网的防雷和保护 1.1 66 kV架空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按《66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不用全线架设地线,只在线路的两端各架设1.5~2 kM的架空地线即可.但根据运行经验,中间线路落雷、感雷的机率极大.若线路跳闸,将使低压电网大面积停电,损失极大.因此,应全线架设架空地线.若线路经过地区为雷电活跃地区,则每基杆塔应加装球型避雷针,并做可靠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应在10 Ω以下.  相似文献   

7.
应用雷电定位系统,根据雷电监测数据找出岳阳电网雷电活动的规律,考虑路径、地形地貌、杆塔参数、历史雷击跳闸、绕击与反击比例等因素,对岳阳220 kV电网防雷工作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评估,指出岳阳电网防雷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以220 kV沙文线典型雷击跳闸事故为研究对象,提出220 kV输电线路差异化、综合防雷措施。选择220 kV峡坦线为例,介绍山区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技术改造技术原则和差异化防雷技术方案,对防雷保护技术改造后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差异化防雷技术策略切实有效地降低了输电线路跳闸率,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线路避雷器在易击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雷击引起的输电线路跳闸故障日益增多,提出了为减少雷击对输电线路的伤害,将线路避雷器安装在输电线路的易击段,可以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有效降低雷击跳闸事故。  相似文献   

9.
1 农村电网的防雷和保护1.1 66 kV架空送电线路的防雷保护。按《66 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的规定,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30的地区不用全线架设地线,只在线路的两端各架设1.5~2 kM的架空地线即可。但根据运行经验,中间线路落雷、感雷的机率极大。若线路跳闸,将使低压电网大面积停电,损失极大。因此,应全线架设架空地线。若线路经过地区为雷电活跃地区,则每基杆塔应加装球型避雷针,并做可靠接地,其工频接地电阻应在10 Ω以下。  相似文献   

10.
农村供电线路大部分是通过丛山峻岭 ,地形高差较大 ,有的线路还处于雷电活动日平均值较大的多雷区。由于遭受雷电强烈活动的影响 ,常造成线路断路器的频繁跳闸 ,给农网安全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导致供电可靠性下降。1 农网遭受雷击闪络的原因(1) 农村线路的大跨越档距易受雷击的侵害。农村线路大跨越档距两侧的杆塔是线路耐雷的薄弱环节 ,其原因是大跨越杆塔一般均位于山头 ,地势较高容易遭受雷击 ;其次是大跨越杆塔的线间距离较大 ,避雷线对导线屏蔽作用效果较差容易引起雷击闪络。(2 ) 大档距转角杆跳线串易受雷击。转角杆由于要保护塔头…  相似文献   

11.
从利用雷电定位系统的雷电活动信息,精确判定雷击故障点位置,减少查找时间出发,针对线路杆塔在未完成地理坐标定位的现状,通过地图确认雷电活动与线路杆塔的坐标位置,以雷电流对杆塔作用时间、作用位置和雷电流大小等参考数据分析,短时间完成线路在无杆塔坐标情况下雷击故障点的判定,实现对线路雷击故障点的快查和快恢复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电网事故主要来自输电线路的故障,特别是高压输电线路,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中,承受各种雷害、冰害等恶劣的自然气候侵蚀,这些都将严重影响线路的稳定运行。对于贵州地区,因其特有的地质地貌和气象原因,线路故障多数是由雷击跳闸引起的,特别是高压输电线路,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绕击是雷击跳闸的主要原因,所以降低雷电对线路的损害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线路杆塔接地体是为了在线路遭受雷击时快速泄放雷电流的防雷装置。但是由于部分线路的接地电阻阻值过大达不到防雷的效果,导致线路跳闸,就需要对其接地体进行改造,降低杆塔接地电阻,防止雷害事故的发生,达到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减少日常维护工作量、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笔者所在地用石墨接地模块治理接地电阻不合格,在杆塔基础未治理前接地电阻普遍为40—60Ω,经过加  相似文献   

14.
输电线路防雷技术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暴露在自然之中,故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损害,其中最主要的是雷击。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5.
1常见输电线路故障的分类及特点 1.1雷击闪络故障 据统计,全国110~500kV线路雷击造成线路跳闸次数占全部跳闸故障总数的30%~40%,雷击故障跳闸一直占输电线路跳闸的第一位。雷击故障的特点为:一般发生在雷雨季节,如华北地区6~7月份是雷击故障高峰,一般8月中旬以后雷击故障减少;线路重合闸装置一般会重合成功;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呼伦贝尔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对输电线路在确定气象三要素、导线与地线选择、金具和绝缘、杆塔结构、杆塔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述,为高寒地区输电线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季钢  魏三平 《农村电工》2003,11(6):27-27
110kV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1.1防止雷击线路1.1.1避雷线。因线路绝缘水平低,即使架设避雷线对防直击雷作用也不大;但接地避雷线对导线起到屏蔽作用,对限制感应雷有一定效果。1.1.2避雷针。在个别杆塔和易受雷击地段装设独立避雷针可防止线路遭受直击雷;但避雷针的引雷作用又增大了感应雷过电压使线路闪络的概率。1.2雷击后,减少冲击闪络的概率1.2.1加强线路绝缘,提高耐雷水平。雷击线路时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称为线路的耐雷水平。混凝土电杆采用瓷横担可提高线路冲击绝缘水平和耐雷水平;但瓷横担生产质量和机械强度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架设避雷线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措施。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 ,同时还具有以下作用 :1分流作用 ,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 ,从而降低塔顶电位 ;2通过对导线的耦合作用可以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 ;3对导线的屏蔽作用还可以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通常来说 ,线路电压愈高 ,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 ,而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因此规程规定 ,2 2 0 k 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 ,110 k 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同时 ,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 ,减小绕击…  相似文献   

19.
研发的输电杆塔接地引下线专用螺栓,实现了不拆卸接地引下线即可测量接地电阻,避免了拆卸接地引下线时接地引下线弹出伤人,提高了测量时的安全性,也保证了测量接地电阻后接地引下线能够再次连接于杆塔的固定板上,减小维修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保障了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输电线路的雷害引起跳闸逐渐增多,雷击跳闸成为困扰供电安全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有效防止雷击故障的发生,对防雷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尽量降低雷击跳闸率,减少输电线路的雷害故障成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对北京地区历史防雷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对避雷器、并联间隙、避雷针等安装效果进行分析,为后期防雷工作开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